生命科学专题集训(三)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依次为葡萄、马铃薯、酵母菌、水蜜桃四种生物的无性生殖,其中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
解析 出芽生殖是指在母体上长出芽体(不是高等植物上真正的芽),待成熟后在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细胞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故本题选C。
答案 C
2.“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下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解析 树叶是由多个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所以属于器官。
答案 B
3.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健康成年人合理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的是( )
解析 糖类是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因此应该以富含糖类的谷类作为主食;蔬菜水果类食物富含维生素、粗纤维,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此外粗纤维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成年人已经过了生长发育期,因此只需适量补充一些蛋白质,满足细胞新陈代谢所需即可,油脂类只需少量便可。故本题选A。
答案 A
4.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B.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
C.神经系统功能显著增强
D.心肺功能显著增强
解析 青春期发育最显著的特征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故B不正确。
答案 B
5.有些人吃了虾、蟹等海鲜食物时,会出现全身发痒、起疙瘩等过敏症状,引起这种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过高
B.免疫力下降
C.免疫系统的自身稳定功能异常
D.免疫监视功能异常
解析 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入侵过于灵敏(过敏),而作出的免疫反应,有些人吃了虾、蟹等海鲜食物后,海鲜中的一些物质进入人体内,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作出防御的反应,因此选A。
答案 A
6.近年来,在我国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人数急剧上升。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B.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
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
解析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从而导致抗生素对超级细菌失去作用,最终导致有害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导致死亡率上升。
答案 D
7.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属于抗原的是( )
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抗原指的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可来自体内,也可以来自体外。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会引起患者体内血清中的抗B凝集素与B型血细胞中的B凝集原的凝集反应;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会使人体产生抗体;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不会引起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不属于抗原。故选A。
答案 A
8.“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快乐的”,它们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下列人们日常行为习惯中,需要作出调整的是( )
A.在购买食品时,我会注意查看保质期
B.在饮食中,我会吃喜欢的牛肉,但我也不忘记吃青菜
C.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时,我会抛弃所有、废寝忘食地连续数日去攻关
D.公共汽车上发现有人吸烟时,我会友善提醒“禁止吸烟”
解析 沉迷网络,抛弃所有、废寝忘食地连续数日去攻关,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时这样也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作出调整。
答案 C
9.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解析 植物中最高等的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故本题选A。
答案 A
10.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加大了对醉驾的处罚。“醉驾”易发生事故,其主要原因是过量饮酒会抑制以下哪一系统的功能( )
A.神经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泌尿系统
解析 过量饮酒会抑制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在驾驶过程中不能正确及时地作出判断,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 A
11.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天作物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一定的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适度的光照 D.充足的空气
解析 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答案 D
12.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绿色食品指的是安全的、无害的食品,并不一定是以绿色植物为原料的食品。故选D。
答案 D
13.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约为122米~130米。下列关于树木长高有极限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
B.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
C.树木长高有极限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
解析 在几百米的高度内,空气谈不上稀薄,更谈不上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因此本题选A。
答案 A
14.2010年5月,美国科学家将人造DNA植入到一个细菌中,用人造DNA“取代”了原细菌中的DNA,且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从此,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DNA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辛西娅”属于多细胞生物
B.“辛西娅”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
C.“辛西娅”的性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
D.此实验表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
解析 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A错误;由题意可知,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它属于生物;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C错误;本题并不能说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因此合理的是B。
答案 B
15.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有的物种只生存了极短的时间就灭绝了,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该物种失去了繁殖能力
B.该物种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C.该物种没有发生变异
D.人为因素造成其灭绝
解析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它不适应环境而遭到淘汰的结果,因此本题选B。
答案 B
16.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下图能正确表达基因、DNA、染色体之间关系的是( )
解析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故本题选D。
答案 D
17.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
B.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体
C.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D.注射狂犬疫苗让人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析 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所以也没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能使人产生抗狂犬病的抗体,因此它属于抗原;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注射狂犬疫苗只能让人对狂犬病产生免疫,所以它属于特异性免疫。故正确的是D。
答案 D
18.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从关注人类健康角度看,下列关于吸烟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吸烟可以诱发心脏病
B.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
C.吸烟是时髦的表现
D.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
解析 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并不是一种时髦的表现。
答案 C
19.动脉硬化的病人,血管变硬的直接原因是由于( )
A.血管老化
B.年老体弱
C.营养过多
D.胆固醇等物质在动脉管腔内堆积
解析 胆固醇等物质在动脉管腔内堆积使管腔变小变窄,进而使血管变硬。
答案 D
20.对一氧化碳中毒而休克的人进行抢救的正确顺序是( )
①送医院治疗;②进行人工呼吸;③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④松解病人的衣服、裤带,使呼吸道畅通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解析 首先应该排除致死因素即远离一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接下来应该松解病人的衣服、裤带,使呼吸道畅通;若病人停止呼吸,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最后应该送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因此本题选D。
答案 D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小明和外祖父母属于 关系,小明和他的堂、姑表、舅表、姨表兄弟姐妹之间属于 关系。如果小明与一姨表妹结婚就属于 结婚,违反了我国的婚姻法。
答案 直系血亲 旁系血亲 近亲
22.下图为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去,结果使出生的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胞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
(1)以上研究过程利用的技术叫________。
(2)该研究成果说明,小鼠的大小这一性状是由 控制的。
答案 (1)转基因技术 (2)基因
23.被世人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荣获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组委会称赞他“帮助全球10%的夫妇免受无法生育的困扰”。
(1)“试管婴儿”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________,其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填“试管”或“子宫”)。
(2)胎儿通过________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3)婴儿从母乳中获得促进其生长发育、细胞修复更新所需要的________。
答案 (1)受精卵;子宫 (2)胎盘 (3)蛋白质
24.今年入春以来,我市部分学校发生了风疹、水痘等聚集性病例疫情,为有效防止我市学校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卫生部门要求学校教室开窗通风、开展卫生大扫除等防控措施,并用含氯消毒剂做好宿舍、教室、餐厅及公共场所的消毒,同时,对未发病的同学可接种风疹、水痘等疾病的疫苗。用含氯消毒剂做好宿舍、教室、餐厅及公共场所的消毒,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 。对未发病的同学可接种风疹、水痘等疾病的疫苗,从免疫的角度讲,注射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发挥机体的 免疫。
答案 切断传播途径 抗体 特异性
25.2006年5月,法国研究机构对市场出售的200多种染发剂进行试验,结果证明90%有致癌性,染发的人群与不染发的人群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5倍。癌症是一种 (填“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疾病,它的细胞会 并 新的组织。
答案 恶性肿瘤 转移 侵犯
26.如图显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肥胖患者的饮食中粮谷类和 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
(2)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 病,因为铁是红细胞中 的重要成分。
(3)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里,成为人体能量主要来源的是 。
(4)下列饮食习惯合理的是( )
A.经常吃“洋快餐”
B.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
C.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D.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
答案 (1)肉类 (2)贫血;血红蛋白 (3)糖类 (4)D
27.刘明同学打开水时不慎烫伤了脚,因处理不及时而感染,后经医生诊断,对刘明同学进行输液治疗。
(1)刘明同学的脚因烫伤而感染,原因是皮肤受损,人的 (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2)药液进入刘明同学手背的小静脉后,通过血液流动到达脚部患处,需要经过心脏2次,其中第1次将药液送入心脏的血管是 。
答案 (1)非特异性免疫 (2)上腔静脉
28.2009年8月8日,某同学在自家菜地劳动时,左臂不慎被毒蛇咬伤,他马上用砖头砸死了这条蛇,并边用力挤伤口的血,边用自来水冲洗。
(1)冲洗后,他用绳子在左臂上紧紧缠了几圈,缠绕的位置应位于伤口的 (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
(2)接着他寻求帮助,此时不能快跑,如果快跑将会导致 加快,蛇毒扩散加剧;
(3)去医院的时候,他还提醒家人把蛇带上。医生判断是剧毒的蝮蛇,马上给他注射了相应的抗蛇毒血清。这种治疗方法属于 免疫。
答案 (1)近心端 (2)血液循环 (3)人工被动(或人工、特异性)
29.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花盆
菜豆
放置环境
温度
水
1号
100粒
光照
20℃
适量
2号
100粒
暗室
20℃
不适量
(1)此实验能否证明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实验中,应该修改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养料由________供给。
(4)菜豆种子的胚是________发育成的,胚中的胚芽能发育成幼苗的________。
答案 (1)不能 (2)2号花盆应该给予适量水 (3)子叶 (4)受精卵、茎和叶
三、实验探究、分析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1.5分,共30分)
30.刘芳同学要探究某种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设计方案如下,请你帮她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含氮的无机盐影响植物的生长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配制各种比例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甲中。
②配制与甲相比缺少 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乙中。
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同时分别培养在甲、乙中,过一段时间后长势情况如右图。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含氮的无机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或含氮的无机盐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3)含氮 (4)含氮的无机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31.下表是某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据下列处理分析回答。
编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式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
10粒种子,加较多的水,拧紧瓶盖
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
室温
室温
室温
低温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起对照的作用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是水分、空气和温度 (3)根据实验结果,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2.为了感知传染病传播的途径和预防措施,小科利用煮熟的马铃薯变质后会长出红色血细菌的现象(此菌不是人体的病原菌,对人体无害)作如下探究:①将若干个马铃薯去皮煮熟,分成相同的3组(分别标为A、B、C)并进行高压灭菌处理;②给B、C组马铃薯戴上消毒口罩,A组不戴;③把A、C组放置于喷洒了含有马铃薯血细菌水的空气中,B组放置于喷洒蒸馏水的空气中,一定时间后放到恒温箱中培养。
实验结果:A组长出马铃薯血细菌,B、C组没有长出马铃薯血细菌。
(1)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表明: 措施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病原体对人体的感染。
(3)长了血细菌的马铃薯相当于 (填“传染源”或“易感人群”)。
(4)实验中,B组起 的作用。
答案 (1)排除马铃薯上原有细菌等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 (2)戴消毒口罩 (3)传染源 (4)对照
33.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
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A组
B组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mg/kg
10mg/kg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1
第一次(g/L)
53
50
第二次(g/L)
47
40
第三次(g/L)
35
29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 含量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血红蛋白 (2)将质量2.0~2.5千克的10只家兔用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血铅含量(或醋酸铅浓度)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少 (4)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使用环保装修材料;不吃或少吃含铅食品;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34.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等。
实验方案:
Ⅰ.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为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 ,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 。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
(4)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 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 。
答案 (1)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或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2)对照;水分(或萌发条件) (3)不能 (4)2;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