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生态平衡
一、单选题
1.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类把草的种子吃掉,试着将某块草地用网罩上。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加网罩的草地的草生长良好,而加网罩的草地的草数量却比前者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加网罩草地的( ??)
A.?草的光合作用减弱??????B.?食物网发生变化??????C.?土壤结构被改变??????D.?消费者的种类和数目增多了
2.最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地质灾害,导致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有( ??)
①植被的破坏? ②森林的锐减? ③过度的开垦? ④物种的灭绝? ⑤人口的膨胀
A.?①②③??????????????????????????????B.?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B.?????????????C.?????????????D.?
4.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罩的草地反而生产良好,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
A.?昆虫过多?????????????????????????B.?鸟类减少?????????????????????????C.?光线不足?????????????????????????D.?食物链被破坏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过度放牧造成草原的土地沙化,能通过草场的自动调节快速恢复原样
C.?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D.?建立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6.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表格中为科研人员对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种类
数量
生态系统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A
0
90
0
0
30
30
0
0
40
B
200
350
0
0
30
0
0
0
40
C
150
250
100
800
40
30
50
20
1
D
300
200
0
0
0
0
0
50
50
A.?A???????????????????????????????????????????B.?B???????????????????????????????????????????C.?C???????????????????????????????????????????D.?D
7.下列图中可表示在食物网中,草与食草昆虫关系的是(纵轴为种群个体数,横轴为时间)( ??)
A.???????????????B.???????????????C.???????????????D.?
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9.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
C.?因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故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D.?图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杂草→昆虫→鸭
10.今年年初,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沙漠蝗灾。下列关于沙漠蝗虫说法正确的是(??? )
A.?沙漠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沙漠蝗虫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C.?沙漠蝗虫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是非条件反射???????D.?沙漠蝗灾的发生说明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二、填空题
11.在以“植物→美洲兔→猞猁”为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美洲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状态是____。
A.永不平衡
B.永远平衡
C.短暂动态平衡
D.较长时间的动态平衡
(2)猞猁被大量捕杀后,美洲兔的数量变化曲线会____。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不断上升
D.不受影响
(3)猞猁被大量捕杀后,美洲兔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_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估计
(4)图中所示的数量变化曲线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程度的________能力,如果向某一生态系统内部引入或引出一个或几个物种,受影响的将是________。
12.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士奖”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5年来,塞罕坝人变茫茫荒原为郁郁林海,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目前塞罕坝森林公园总面积四十余万亩,物种丰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一展北国风光,成为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有人说:塞罕坝林海属于中国,而中国的环保行动则属于世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塞罕坝森林公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________成分组成的,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_。
(2)塞罕坝森林公园中丰富的物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如图为塞罕坝森林公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
(3)若不法分子大量猎捕山雀,短期内________数量会大量增加,导致松树林受到的危害加大,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是有限的。
13.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沙化等。
(1)根据生态因素分析,要在沙漠地区种植植物,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________(选填“动物”“植物”或“细菌”)。
(4)专家认为,生态林不应是单一林,树种应多样化,乔木树下应有灌木,灌木下应有草,实行乔、灌、草结合,其原因是________;树种多样化可以引鸟回林,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请你写出植物、鸟、昆虫之间的食物链:________。
(5)植树种草能调节气候的原因很多,请你说出其中的两个原因。
14.某水域被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经检测发现该水域中该农药的含量为5×10-12(农药含量是指质量分数),该水域生态系统中A、B、C、D、E五种生物体内也均有不同含量的农药,经检测其含量数据见表。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监测物种
A
B
C
D
E
农药含量(×10-6)
0.0005
2.0
0.5
25.5
0.04
(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________。
(2)该农药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上述生物中受危害最严重的是________。
(3)如果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B全部死亡,则首先受到损害的是________。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经逐级流动,到________生物体的能量最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解答时从生态系统平衡观点切入。
【解答】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儿,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儿又吃昆虫;吃草籽儿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鸟不能吃虫,虫吃草,破坏了食物网的结构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D
【解析】【分析】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据此思考解题。
【解答】①沙尘暴频发的原因是植被稀少,植被的破坏,因此最有效的减轻这种灾害的人类活动是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②森林锐减,由于人们不重视森林资源,乱砍乱伐,引发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多发等自然灾害。
③过度开垦,过度开垦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土地荒漠化后而产生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农业的危害特别大,风沙变大将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
2.过度开垦导致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
3.过度开垦导致的沙漠化可以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
4.其他:过度开垦导致的沙漠化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和降落。风沙活动还会破坏通讯、输电线路和设施,由此产生的灾害威胁居民安全。沙尘污染着广大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了人民健康。
④人为的活动滥捕滥杀加快物种的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
⑤人口膨胀加快资源使用速度,同时增加社会经济的压力,因此导致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有①②③④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及其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解答】在食物链“草→兔→狐”中,如果“狐”全部灭绝,兔子没有天敌将会大量繁殖,因此兔的数量会增加,但是兔草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后来兔的数量又因草的数量减少而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连接起来,可以从生态平衡和食物链方面来切入。
【解答】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农作物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分析】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不合理,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因此,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环境污染,一方面要对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解答】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A不符合题意;
B、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符合题意;
C、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髙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C不符合题意;
D、建立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6.【答案】 C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
【解答】C选项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A
【解析】【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图示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种群个体数,如果食草昆虫太多,草的数量就会减少,而草的数量减少又会导致食草昆虫的数量随之减少,这时草又会慢慢增多,因此二者维持在动态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A
8.【答案】 C
【解析】【分析】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有绿色植物。它们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称为消费者。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所以被称为分解者。
【解答】A、 虫和鸟属于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故说法正确。
B、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故说法正确。
C、若消灭所有的虫,鸟将会因为没有食物而死亡,植物反而会大量生长,从而会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故说法错误。
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图中未能体现 阳光等非生物成分,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
9.【答案】 D
【解析】【分析】(1)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食物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称为食物网。
(2)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有绿色植物。它们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称为消费者。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所以被称为分解者。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相反,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稳定性也就越低。
【解答】A、 该生态系统中固定的能量是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的,所以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故说法正确。
B、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故说法正确。
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因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故说法正确。?
D、水稻和杂草都属于生产者,不存在食物关系,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1) 节肢动物是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异型体节(如头、胸、腹)和分节的附肢,体表有几丁质、石灰质构成的外骨骼,体腔不发达,肌肉分离为肌束,循环系为开管型,已知约有92.3万种,为动物界中第一大门。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A、 沙漠蝗虫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身体分节,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故A正确。
B、 沙漠蝗虫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中的卵生,故B错误。
C、 沙漠蝗虫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是神经调节,故C错误。
D、 沙漠蝗灾的发生是因为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
二、填空题
11.【答案】 (1)D
(2)A
(3)B
(4)自动调节;整个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1)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将处于动态平衡,因此在图象上呈现波浪状的变化。
(2)猞猁被捕杀后,美洲兔没有天敌,数量将短时间内增多,但由此带来食物的缺乏又使其数量会重新下降。
【解答】(1)由图分析可知,虽然在不同的时间内美洲兔和猞猁数量在发生变化,但从长时间来看,还是处动态平衡的状态,D符合题意。
(2)美洲兔的天敌是猞猁被捕杀后,美洲兔没有天敌,数量将在短时间内增多,但由此带来食物的缺乏又使其数量会重新下降,B符合题意。
(3)由图可知, 猞猁捕食美洲兔根据自然选择论, 猞猁存在的环境条件下,奔跑速度慢的美洲兔将被淘汰,从而促使美洲兔向快速奔跑这一性状方向进化, 猞猁被捕杀将改变这一进化方向,从而使美洲兔的平均奔跑速度下降,B符合题意。
(4)由图可知, 猞猁和美洲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向某一生态系统内部引入或引出一个或几个物种,那么受影响的将是整个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1)D(2)A(3)B(4)自动调节;整个生态系统
12.【答案】 (1)非生物;生产者
(2)5;松树→松毛虫→山雀→蛇→鹰
(3)松毛虫;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捕食和被食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中,往往有许多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了食物网。
(2)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并释放氧气。(腐生的细菌)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
【解答】(1)塞罕坝森林公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
(2)塞罕坝林公园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鼠→蛇→鹰,草→鼠→鹰,松树→松毛虫→山雀→鹰,松树→鼠→鹰,松树→松毛虫→山雀→蛇→鹰。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即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松树→松毛虫→山雀→蛇→鹰。
(3)由食物网可知山雀以吃松毛虫为食,若大量猎捕山雀,松毛虫没有天敌便会大量繁殖,导致松树林受到的伤害加大,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1)非生物;生产者(2)5;松树→松毛虫→山雀→蛇→鹰(3)松毛虫;自动调节能力
13.【答案】 (1)水
(2)自动调节能力
(3)植物
(4)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植物→昆虫→鸟
(5)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调节大气的成分比例;能吸收水分,阻挡风沙,固化水土等
【解析】【分析】食物链的起始是植物,而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解答】(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若要在沙漠地区种植植物,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还以植物为食,食物链的起始是植物,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而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和水等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因此“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植物。
(4)生态林不应是单一林,树种应多样化,乔木树下应有灌木,灌木下应有草,实行乔、灌、草结合,其原因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树种多样化可以引鸟回林,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植物、鸟、昆虫之间的食物链:植物→昆虫→鸟。
(5)植树种草能调节气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调节大气的成分比例;能吸收水分,阻挡风沙,固化水土等。
故答案为:(1)水(2)自动调节能力(3)植物(4)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植物→昆虫→鸟(5)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调节大气的成分比例;能吸收水分,阻挡风沙,固化水土等
?
14.【答案】 (1)A→E→C→B→D
(2)D
(3)D
(4)D
【解析】【分析】(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表示食物链,(表示方法:生产者→消费者),多种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形成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解答】(1)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凶猛的肉食动物,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则此食物链的写法是:A→E→C→B→D.
(2)从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就可以确定,位于食物链最前端的应是A,往下依次是E、C、B、D,因为在食物链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会随着食物链浓度级别的升高而增加,越到食物链的末端,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受危害越严重,这叫生物富集现象。农药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食物链“A→E→C→B→D”,D的营养级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因此上述生物中受危害最严重的的是D。
(3)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A→E→C→B→D,因此若是B生物全部死亡,D生物将没有食物来源,因此首先受到损害的是D。
(4)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经逐级流动,到D生物体的能量最少。
故答案为:(1)A→E→C→B→D(2)D(3)D(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