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4-7节单元测试题
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射灯射出的光柱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雨后的彩虹
A B C D
2、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雨后彩虹 B.海市蜃搂 C.水中倒影 D.小孔成像
3、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橡皮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实像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C.橡皮泥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D.把橡皮泥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会面镜
4、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
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5、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6、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这其实是( )
A.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 B.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低
C.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 D.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低
7、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8、在图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斜
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与折射的光线,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a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 B.bO可能是入射光线
C.cO可能是入射光线 D.Ob可能是反射光线
9、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
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10、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
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
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
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
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12、如图所示,物体AB长1.6m,平面镜CD长0.6m,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6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1.6m
13、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图甲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
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下面乙图中的( )
14、小杨同学在商场买了一双皮鞋,站直身体后,发现自己看不到试鞋镜(在贴近地面的柜子上)中的像,下列措施中能使小杨看到试鞋镜中的像的是( )
A.弯下腰去看 B.退后几步看 C.脚抬高一点看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15、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她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图中哪幅图能正确反映实验时的光路( )
16、如图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在入射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成为C′D′,则C′D′与CD关系为( )
A.不相交,同向平行 B.不相交,反向平行
C.相交成60° D.相交成30°
17、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18、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
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 )
A.虚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
19、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
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小于10cm D.大于20cm
20、科学老师在实验室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
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
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
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白糖在水中分布不均匀的 B.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C.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D.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5分,共33分)
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该物体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www.中考资源网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决定。www.中考资源网白色物体反射 ;黑色物体吸收 。
3、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 色,裙子是 色。
4、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5、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
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7、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
传播;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 。
8、近视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 或晶状体的
过大,来自远方的光线聚焦在视网
膜 。www.中考资源网需要配戴 来矫正。
9、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 。站在河岸上的人看到的水中的鱼,实际是鱼的像,这是因为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发生 的缘故。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 分,共16分):
1、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刻度处的 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 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第1、2题各3分,第3题4分,共11分):
1、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2、如图所示,大致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
3、完成图中光路图.
(2) (3)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D C C D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A C A A A C C
二、填空题:
1、大 3ⅹ108 2、透过光的颜色 反射光的颜色 所有色光 所有色光 3、红色 黑色 4、镜面反射或光的反射 5、60° 10° 6、(1)直线 (2)反射 (3)折射 7、直线 A 8、长 曲度 前方 凹透镜 9、光的直线传播 折射
三、实验探究题:
1. 缩小 左 照相机
2. (1)① (2)重合 (3)不能接收到像
3.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四、作图题
1. 作图略
D
B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