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狮王进行曲》
学习目标:
能在聆听、律动、表演中感受乐曲的主题,用“beng”哼唱出乐曲的主题旋律。二、通过乐曲,初步了解弦乐器及感受音色特点。
三、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模仿狮子威武的形象,随音乐走一走,鼓励编创动作,表现狮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
学习重难点: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体验乐曲主题以及各乐段不同的节奏及音乐特点。
教材分析: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圣-桑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这首雅俗共赏的标题性音乐作品由1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
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这个主题重复一遍后,出现了由低音区的半音阶经过句组成的模仿狮王吼叫的对比中段。然后,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主题,最后在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
学生情况分析: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同时活泼好动,思考问题大多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尽量直观、生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
课前准备:课件 钢琴 黑板
学习过程:
聆听全曲,以问题,导入新课:
问:感受聆听乐曲中表现的小动物是谁。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带着有趣的问题聆听音乐,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揭示课题《狮王进行曲》
聆听乐曲引子部分
问:用一个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这段音乐的气氛或情绪?
【设计意图:聆听音乐,用线条表现听到的音乐情绪,尊重学生想象力,有利于其艺术个性发展。】
四、聆听第一乐段
1、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狮王?
2、鼓励学生创编动作,用动作去表现威风凛凛的狮王。
3、出示弦乐器图片,简单介绍弦乐器及演奏姿势,并试着让学生听旋律模拟演奏。
4、用“beng”模唱主题旋律。
5、在表演中升华,感受狮王威风凛凛的出场。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唱、表演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感受乐曲,体验狮王的威风,有利于学生音乐情感的发展。】
五、聆听第二乐段
1、初听第二乐段,在乐曲中寻找狮王吼叫了几声?
2、复听引导学生体会狮王吼叫的力度变化。
3、结合力度音乐特点学生创编表演。
六、聆听第三乐段
1、初听第三乐段
问:和第几部分相似?不同之处在哪里?
出示钢琴图片,试着让学生听旋律模拟演奏。
3、结合第三乐段音乐特点,表演活泼可爱的小狮子。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从狮王出场、吼叫、小狮子跟随,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及好奇心进行聆听和表演。】
七、聆听全曲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全曲表演。
【设计意图:教师与学生进行即兴式表演进行探究与创造,不仅拉近了师生
之间的情感距离,也重视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八、课堂小结及作业。
师:同学们圣桑爷爷不仅为狮子创作了《狮王进行曲》,还为很多小动物创作了音乐,如天鹅、乌龟、大象等,都收集在了《动物狂欢节》中,请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些圣桑爷爷的其他作品,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分享。
参选:希望杯
《狮王进行曲》
授课教师:刘如
授课年级:二年级
学校: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