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唐诗五首-石头城》课件(2课件打包)(粤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4-14《唐诗五首-石头城》课件(2课件打包)(粤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04 20:14:42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
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
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
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南常德)司马。元和十年(815年),被召至京,游玄都观,写诗讽刺新权贵,复出为连州(现在广东连县一带)刺史。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徽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时,漫游了这六朝古都。诗人目睹金陵的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今,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诵读指导
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以凄凉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前两句“故国”“空城”后宜作一顿,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在”“回”二字系诗人感慨所在,宜重读。后两句借月抒怀,重音须落在“旧时月”和“还过”上,要有讽喻现实的意思。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
江潮一次次地扑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回。
从秦淮河水东边升起的那轮明月依旧和六朝时一样
深夜穿过女墙 照着这荒凉残破的故都。
赏析:
古城的四周依旧绵亘着高大起伏的群山,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那潮打空城的声音仿佛在叹息着昔日的繁华已化为乌有。在这苍茫凄凉的氛围中,读者不仅要问:山川形胜的六朝之都为什么会变成一座空城
那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明月就是历史的见证!它照见过六朝统治者当年繁华的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今夜呢 你看它又逐渐移到城上短墙上来,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诗人含无尽慨叹于其中。
鉴赏
《石头城》写了那些景象?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空城



物是:
人非:
故国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石头城》用写景寄寓感慨。
沉寂的群山、带着凉意的潮声、清冷的月光,颓败的女墙,全诗句句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鉴赏
1、简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描绘沉寂的群山、寂寥的潮水、清冷的月光、颓
败的女墙,句句是景物,又句句是情,景中融合着诗人
对故园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黍离之悲)。
2、末句的“还”字,有怎样的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昔日的春风吹
送、灯红酒绿、彻夜笙歌(烟柳繁华景象)已一去不
复返了。
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
此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 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
诗歌鉴赏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共13张PPT)
石头城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中唐诗人,洛阳人。字梦得,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诗歌创作主要成就:
乐府诗(《竹枝词》)
怀古诗(《金陵五题》)
“刘白”、“诗豪”、“刘柳”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凭借古迹咏史抒怀之诗被称为怀古诗。就古迹,怀古人,咏故事,抒写对前人优劣得失的褒贬,对天下治乱兴亡的见解,有的还寄托着自己的身世怀抱。
怀古诗
常见内容:
感慨历史,刻画人物,描绘景象,发表议论。
常用手法:
以小见大、寓虚于实、今昔对比
鉴赏方法:
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典故
抓住所咏史事与现实的联系
怀古诗的鉴赏
意象——意境赏析
石头城——故国——空城
“这首诗借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沉寂的群山,冰凉的潮水,凄清的月色
昔日繁华富贵,而今没落荒凉
山水明月依旧,而昔日的繁华不再。
在——回——还过
白居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
六朝旧事随流水
——其他怀古诗赏析
西河·金陵怀古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李白
昔日之繁盛——今日之凄凉
性情刘禹锡
——其他诗作赏析
竹枝词(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热烈而忐忑的少女情怀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羁旅之情,思归之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惆怅——达观——坚忍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