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理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导致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3.认识到宋代经济的高度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预习热身的填空题。
组内探究:针对课本及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内解难答疑。
自
主
习
学
1、粮食作物
引进占城稻,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而得名。它是早熟、耐旱的稻种,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一、农业的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经济作物
一、农业的发展
宋代农业的发展空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思考题:
1、纺
织
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蜀
锦
北宋时期,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的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经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
宋朝是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瓷器给人别致美感。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瓷都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很高,领先世界。宋代海船规模大,载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设计科学设置水密隔舱、配备有指南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3、造船业
开封、临安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最大的商业都市:
材料二: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对比下列四则材料,概括出宋代商业与唐朝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探究思考
唐长安城平面图
材料一:
1、市坊分开
2、商业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唐朝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材料三: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东京梦华录》
1、店铺不再受到“市”的空间限制。
思考:材料中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潘楼东区十字街,谓之土市子(闹市)……茶坊为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夜市)”。——《东京梦华录》
2、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
探究思考
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探究思考
看图学史
市舶司
请你说说宋代海外贸易有何发展?
(3)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1)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海外贸易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4)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何破解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问题?
试一试,
你能行!
宋代通用铜钱,而四川地区则流通铁钱。铁钱十枚才抵得上一枚铜钱,在四川买一匹丝绸,要付240斤重的铁钱。根本没法随身携带。……
时间:
地区:
北宋前期
四川
地位: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4、纸币的出现
作用:
大大促进了商业发展
动脑筋
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哪些新的发展?
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美,有防伪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信用卡、支付宝等新的支付方式更为便捷。
商业中心
苏湖粮仓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社会因素:
政治因素:
政策因素:
自然因素:
合作探究
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宋代统治者的政策推进
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
金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南宋时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北方
南方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方
北方
南宋
南移完成
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课堂小结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2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3
商业都市
海外贸易
纸币交子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小试牛刀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纸币“交子”的出现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筒车的广泛应用
2.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
C.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3.“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
A.东京
B.长安
C.建康
D.临安
4.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B
D
A
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