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第14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导学课件(34张)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 第14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导学课件(34张)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29 10:4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4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情境导入
日本富山县曾出现过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女人,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原来是某金属矿业公司在该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炼锌厂。炼锌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镉,整条
河都被炼锌厂的含镉污水污染了。
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和人类自身
具有重大的影响。人类是如何影响我们所生存的
生物圈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 · 知识导学
1.近200年来,人类的一些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建城市、发展工业等,已经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合理利用_______对保护生物圈有积极的影响:目前,世界人口迅速增加,土地正承担着空前的压力。不科学、无限制地利用土地所带来的___________、土地质量下降,已严重影响生物圈的稳定。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开垦荒地 
采伐森林 
土地 
水土流失 
3.保护和扩大森林可促进生物圈的良性发展。
(1)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森林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2)千百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砍伐毫无节制,毁林开荒、伐木为薪、掠夺式的采伐使得全世界的森林越来越_____。
(3)保护、恢复、扩大森林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维护生物圈稳定的_________措施。
4.控制___________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少 
根本性 
环境污染 
5.生物圈保护的中心目标,在于保持各种生态环境的健康,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_____________,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6.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查、_______、评价和预测,是保护生物圈的前提。
7.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科学管理,首先要制订有关__________。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可持续发展 
监测 
政策和法规 
8.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科学管理,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资源得到_____________和合理利用。
9.建立_____________和实施大型___________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
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 
生态工程 
1.2018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同学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拒绝食用野生保护动物
C.为了开发森林资源,使用一次性木筷子 
D.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小试牛刀】
C 
2.数百年前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和无边的草原,现在却消失了,到处是沟壑纵横,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植被无法生存 
B.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地壳的频繁运动  
D.长期干旱,植被死亡
B 
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做法与导致结果不相符的是 (  )
A.大量使用农药→温室效应 
B.大量砍伐森林→土地沙漠化
C.工业废水污染→诱发癌症  
D.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物种灭绝
A 
课堂 · 合作探究
酸雨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pH小于5.6的降水。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所以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某学生想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为清水培育小麦种子萌发,B组为模拟酸雨培育小麦种子萌发。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酸雨的危害
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_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该实验中实验组是____(填“A”或“B”)。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4.A、B两组实验均用了等量多粒小麦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B 
酸雨 
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5.B组小麦种子发芽率低可能是受_______的影响。
6.为进一步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该同学重复了多次实验。
7.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雨 
酸雨会降低小麦的发芽率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20年5月1日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垃圾的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如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 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 200吨纸的林木。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几乎都能被微生物降解。堆肥处理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通过生物转化,将城市垃圾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组分转化为腐殖质肥料、沼气或其他转化产品(如饲料蛋白、乙醇或糖类),从而达到城市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当前,应提倡适度消费,要减少一次性消费,要加强资源的重复利用。绿色消费就是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他们留下青山绿水,留下丰富的可供持续利用的生态环境资源。
1.你认为用堆肥法处理有机垃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子产品的加速升级使我国废旧电池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当这些电池的寿命达到设计年限时,便加入到报废的行列。手机废旧电池应放入哪类垃圾桶?____。
A.可回收垃圾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厨余垃圾
3.以下关于垃圾分类的意义的说法不包括____。
A.减少垃圾产生量   B.提高资源化利用
C.降低对生物的危害   D.垃圾对土壤无害
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 
C 
D 
4.你能为“无废城市”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5.2020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对于环境保护,你还能提出哪些建议呢?(至少答出三点)
①自觉爱护花草树木;②生活中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③节约用水用电;④自觉做好垃圾分类;⑤绿色低碳出行;⑥不随地吐痰;⑦积极宣传环保知识;⑧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①垃圾分类;②不使用一次性纸杯、餐具;减少固体废弃物的量;③做好回收利用、二次利用 
【课堂笔记】
1.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场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
3. 保护、恢复、扩大森林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维护生物圈稳定的根本措施。
4.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
5.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评价和预测,是保护生物圈的前提。
监测:地衣和苔藓—二氧化硫,烟草、菜豆—臭氧,饮用水—大肠杆菌,自然水体—舟藻和小颤藻。
6.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恢复、重建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而有效的措施。
7.空气污染会造成酸雨,主要与二氧化硫有关;温室效应主要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有关。
随堂 · 即时巩固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
A.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B.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C.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A 
2.(2020广东模拟)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以下行为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利用生物天敌防治病虫害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
D 
3.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包括 (  )
①空气污染 ②酸雨 ③水体污染 ④土壤污染 ⑤温室效应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
C 
4.(资料分析)阅读下面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总面积55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雨林总面积的一半。该雨林年年都起火,2019年以来亚马逊雨林火灾数量超过7.2万起,1至8月,有1 330平方英里的雨林消失。专家指出,潮湿的亚马逊雨林起火大都是由人为造成的。为占用更多土地用于放牧或耕种,人们砍伐雨林,并通过燃烧树干、树枝、树叶等清理现场。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发出警告,该场大火已导致全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显飙升,不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一系列连带后果不堪设想。
(1)根据资料分析,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
(2)热带雨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维持生物圈_________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为保护亚马逊雨林,请你给巴西政府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砍伐雨林(或燃烧树干、树枝、树叶,答出一点即可) 
二氧化碳 
碳—氧 
禁止乱砍滥伐(或密切监视控制森林火情或加大雨林保护宣传力度等,合理即可) 
5.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的理念。下列说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
A.围垦和开发湿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B.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湿地减少为代价
C.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D.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A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
A.迁地保护  
B.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C 
7.(资料分析)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广东佛山市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免费自行车,能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_______污染。
大气 
(2)许多农民靠养猪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猪粪的处理却成了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下列对猪粪的处理方法最节能环保的是____。
A.高温堆肥   B.建沼气池  
C.建污水处理厂   D.建化粪池
(3)生物呼吸、燃料的燃烧等都能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已经超出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最终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这是_______效应。
B 
温室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下列消费方式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____。
A.使用再生纸   B.夏天使用空调至最冷
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
(5)森林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在往年的“植树节”中,你有过哪些增加森林碳汇的实际活动?
_________。
B 
多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