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7 12: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集序
王羲之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写作上的多样性。
2.理解体会作者在“乐”中体现的高雅人生志趣。
3.通过文学欣赏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 整体感知 比较阅读
同为山水游记散文,比较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和抒发的情感上,与《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的异同。
二 研读一二段
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暮春美景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可以极视听之娱
修禊乐事
曲水流觞
一觞 一咏
仰观宇宙
俯察品类
游目骋怀




可以畅叙幽情
修禊:古人于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三国魏以后在三月三日)到水边洗涤、嬉游、以祈福消灾。(禊:洁也。)
明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
流觞曲水
  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问题探究1
作者所乐的美景和乐事,“美”是怎样的美?“乐”是怎样的乐?从中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课文赏析
南北朝 丘迟《与陈伯之书》
1、良辰:暮春之初
2、美景:山、水、天气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明确:
《忆江南》和《晚春》写的是花红水绿,尽显春色之浓艳;
《兰亭集序》:映入眼帘的只有山、水、竹、天、风而已。写竹,只言其“修”而舍其翠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波,尽显春色之雅淡、清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2)比较与《醉翁亭记》中宴游的场景: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觥筹交错,起坐喧哗者,众宾欢也。”的格调。
“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精心塑造的人格精神或人格理想的标尺。当我们在现实中受到尘世生活缰绳枷锁束缚之时,“山水”便成为我们心灵世界的最后皈依。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之“乐”,固然在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更在于对一种雅淡、清简、雅致的诗意人生的追求。
课后作业——问题探究
同为宴游之乐,欧阳修被贬追求的是“与民同乐”,你是如何评价和看待王羲之这种人生志趣?(请联系时代背景和王羲之生平思考)
‖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名士或遁入山林,或佯狂乱世,或清谈玄理。有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常集于山阳(河南修武)竹林下,“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原籍琅琊人(山东临沂),世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王羲之出身于两晋名门望族,祖父王正为尚书郎,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伯父王导是东晋丞相,另一伯父王敦是东晋军事
统帅。朝廷召王羲之为侍中、吏部尚书,辞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