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三(课件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三(课件4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7 12:0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高二轮复习备考系列
八省联考新题型研究
现代文阅读1主观题解题指导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3——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类题目形式
2.掌握答题步骤解题方法
3. 观摩真题,感悟提高


一、题目概述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既可以指归纳概括整篇的中心内容,也可以指归纳概括某则材料的中心事件或传递的主要信息,还可以概括某段内容。

题目样式

标准样式:
材料一和材料二话题相同,表达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题目样式

变式:
1.有人认为,材料一写了xx,材料二写了xx。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请概述材料x中某一论述主体有什么特点。
3. 对材料论述的某一问题(现象),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有哪些治理措施?等等。
4.材料x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某一话题的。

二、答题技巧



结合具例题,讲解答题技巧
真题展现【例1】

【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4、材料一和材料二话题相同,表达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分)
①材料一从年轻人职业选择的角度,分析了他们宁送外卖不去工厂主要原因是薪酬差距和服务业革命。
②材料二从制造业的角度,分析了技术迭代形势下工人转行外卖主要原因是教育程度偏低和缺乏专业技能。(共4分。每点2分)
【例1解析】

【解析】这道题很典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几则材料放到一起,话题是一致的,各材料对话题的论述,切入角度不一样,侧重点不同。 回答这种类型题目,标准样式为:
“材料x从xxx角度,分析了xxxxxxx”。
真题展现【例2】
【广东省韶关市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
5.有人认为,围绕“乡愁”,材料一在回答“是什么”和“怎样做”,材料二在回答“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①材料一写了“是什么”:乡愁是离开故土的村民对过往生活的美好记忆。②又写了“怎么办”:地方政府重视乡愁,采用各种手段来留住乡愁。③材料二写了“为什么”:乡土社会中,血缘社群分裂,一部分人远离故土落籍他乡,于是产生了乡愁。(2分)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例2解析】

【解析】这道题是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变式考查。题目已经说得很清楚,两则材料都围绕“乡愁”话题,但角度不一样。材料一在回答“是什么”和“怎样做”,材料二在回答“为什么”。答题时只要把乡愁“是什么”“怎样做”“为什么”简要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注意扣住文中关键句子。
真题展现【例3】
【湖北省师范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测评】
5.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史书叙事具有的特点。(4分)
叙事范围广、叙事恢弘和细微兼备、叙事有选择标准。
(4分,答出一点得1分,分别答出恢弘和细微得2分)
【例3解析】

【解析】从原文中可以找到答案。注意要扣住文中关键词语。

有些概括分析要依据原文内容,考生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转换,总结后得出答案。这样的概括分析题是难点,也是考验学生真正的概括能力。
真题展现【例4】
【湖北省2021届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字母词的特点。(4分)
①字母词由英文字母或由英文字母、数字、汉字等混合构成;②字母词来自外语;③字母词具有语用价值(具有三种美感引力);④字母词有局限性(缺乏群众基础)。
(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例4解析】
【解析】综合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答题方向是找“特点”。
字母词,由字母组成的词。文中相关信息,专业领域的专用名词比如X光、B超、A股、B股等,“CPI”(消指) ,“PM2.5”(微尘2.5颗粒),GDP(国内生产总值),TRT(蛋白质粉)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等。得出字母词的构成特点:字母词由英文字母或由英文字母、数字、汉字等混合构成。
【例4解析】
【解析】综合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答题方向是找“特点”。
字母词,由字母组成的词。文中相关信息,专业领域的专用名词比如X光、B超、A股、B股等,“CPI”(消指) ,“PM2.5”(微尘2.5颗粒),GDP(国内生产总值),TRT(蛋白质粉)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等。得出字母词的构成特点:字母词由英文字母或由英文字母、数字、汉字等混合构成。
【例4解析】
【解析】字母词,这个字母是英文字母。相关信息有很多,如:英语入侵汉语,危及汉字汉语的安全;中国制造的产品始流行“洋名”或汉英混合的名称,公共建筑、楼盘上的英文标识,“字母词来自外语”“不懂英语”等。得出得出字母词特点:字母词中的字母来自外语,是英文相关词语的第一个字母缩写形式。
【例4解析】

材料二介绍字母词,第三和第四自然段是重点,“具有语用价值”和“有局限性”两点内容很好概括。
【例4解析】

此题难在材料一的特点概括。材料一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整体分析、筛选、整合与概括能力。有些内容,不只是简单地照搬文中关键词句,考生要有自己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真题展现【例5】
【新高考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5.建设“韧性城市”,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简要概括。(4分)
①科学合理利用新兴技术,多维度提升城市韧性;②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确立系统、多元的风险防控理念;③不搞形式,真正抓好“韧性城市”显性工程建设与隐形内涵建设。(4分,答出1点得1分,2点得2分,3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得分)

【例5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建设韧性城市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在材料中有相关内容,找到对应区域,加以整理概括即可。关键是信息要找全,概括要精准。
真题展现【例6】
【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5.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4分)。(4分)
①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描写技巧)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意意境。②从作者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③从语言方面,赏析《荷塘月色》自然新颖的语言。④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来赏析《荷塘月色》的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每点1分)(4分,答出1点得1分,2点得2分,3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得分)

【例6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概括主要思路是:从哪一方面,写了什么内容。
“从哪一方面”,需要考生总结思考,这一点往往是能考生概括能力的检验;
“写了什么内容”,可以结文本内容进行精要概述。
真题展现【例7】
【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4.如何才能让文物“活起来”?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4分)
①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如借助网络让文物“走出去”,开展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等。②讲好文物的故事,展现文物的美。③挖掘文物本身的文化意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共4分,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例7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如何才能……”属于“解决问题”。这种类型的题目常考。如以下例 8。
真题展现【例8】
【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末考试】
5.网络文学应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在作品中,让读者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②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反映时代精神,提升主题格调、内容质量以及社会效益;③通过多种方式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古典的现代价值,以全新形态进行演绎和创新;④多措并举,合力打击网络文学盗版行为。
【例8解析】

回答“如何才能……”这一类题目,要在材料中找到关于“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条概括即可。
重点:一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对应内容,二是要扣住材料中关键句子,三是要信息整合。


注意这种题目的变式考查
真题展现【例9】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21年高三年级三月联考】
4.假如你的朋友想从事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给他提几条建议。 (4分)
①明确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理清社会学的研究方法;②研究中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究主体世界的深层意涵。
(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例9解析】
初看起来,这道题好难。但是仔细审题,就会发现这是出题人的一个小手段而已。“社会学方面的研究”需要注意什么呢?把材料中这方面所论述的内容,总结概括出来就可以了。至于“假如你的朋友想从事社会学方面的研究……给他提几条建议”,只不过是个噱头罢了。这道题如果中规中矩地出,那应该是这样的:“请结合材料,说说研究社会学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题目形式多样,但概括内容的本质不变。阅读文章,概括主要信息内容,这是一项基本有阅读能力,也是语文基素养。


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在现代文阅读二主观题、文言文阅读主观题、语文运用句段压缩题中都会有考查。


宏观上弄清文章中心观点和主要结构层次
微观上抓住主要句子、关键词语
客观上可以借用原文内容
主观上要加入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


新高考主观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越来越难
提高阅读素养,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




提高阅读素养,非一日之功,需要从小积累




阅读素养不够,你跟着题走




有了阅读素养,题跟着你走

课外作业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
专项突破训练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