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 文 年级/册 一 年 级(下) 教材版本 部 编 版
课题名称 《 池 上 》
重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背诵古诗,
重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品味故事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难点分析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重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逐步呈现诗歌,教师讲解,学生体会。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呈现几张有关莲蓬和莲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教师:“这些是什么呀?” “对,这些是莲蓬,莲蓬里长着一颗颗饱满的莲子。莲子清香甘甜,还可以做成各种食品,可好吃啦!”今天古诗中的主人翁也特别喜欢吃。你看!他正偷偷的划着小船来摘莲蓬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学习第一、二句古诗:
教师范读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学生观察图片,理解诗句。
教师讲解:“一个小孩子撑着一艘小艇,我们就说‘小娃撑小艇’。”
教师接着提问:“他在干什么呀?”学生继续看图回答:“他在摘莲蓬。”教师继续范读:“偷采白莲回。”
并提问:“为什么说是‘偷采’呢?” “小孩子自己一个人撑着小船来摘莲蓬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啊1爸爸妈妈会同意吗?”学生肯定回答:“不会。”教师继续引导:“对,所以这个小朋友肯定是瞒着爸爸妈妈,偷偷地来摘莲蓬的。”指导学生用轻缓的语气朗读诗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二、学习第三、四句古诗:
教师范读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学生观察图片,理解诗句。
3、教师讲解:“这时候,岸上传来了一片笑声,你知道是为什么呀?他们在笑什么呢?”学生互相交流后指名回答。
4、教师继续讲解:“原来啊!这个小娃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你看!他撑着的小船在绿绿的浮萍上划过一道宽宽的、弯弯的水痕,已经把他的行踪泄露了,因此,引来大人们的哈哈大笑。”
引出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全体同学有感情朗读。
划分节奏再把整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学习生字词。
wá chēng tǐng tōu cáng
娃 撑 艇 偷 藏
jiě zōng jì fú píng
解 踪 迹 浮 萍
教师范读,学生认读。(注意:读准后鼻音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补充诗句
池 上
唐 白居易
撑
艇
,
采
莲
回
。
解
藏
迹
,
浮
萍
道
。
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填充诗句。
小结
好了,相信同学们已经把这首古诗学会了,回去好好地把诗句有感情的朗诵两遍,然后背诵出来。我相信大家都是很棒的,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