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动物儿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动物儿歌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7 14:2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儿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认识“蜻”、“蜓”等带有虫字旁的生字,自主探究发现形声字的特点。通过随文反复认读等方法,认识“造”、“迷”、“藏”等生字。能正确书写“迷”、“运”、“造”这三个生字。
2.通过自由练读、合作趣读等方式,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师生问答、动作表演等方式,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巧妙地介绍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它也是典型的集中识字的课文,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集中出现形声字。本文要认读的12个生字中,6个是虫字旁的形声字,还有3个走之旁的形声字和“藏”、“粮”两个形声字。这些形声字特征明显,一组一组的出现,更容易让学生了解其规律。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他们能通过联系生活、同伴互助等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古字演变等多种方法认识“蜻”、“蜓”等带有虫字旁的生字,自主探究发现形声字的特点。通过随文反复认读等方法,认识“造”、“迷”、“藏”等生字。能正确书写“迷”、“运”、“造”这三个生字。
2.通过自由练读、合作趣读、动作表演等方式,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观察、同桌合作等方式,自主探究发现形声字的特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背诵儿歌。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从甲骨文的“虫”、金文的“虫”、小篆的“虫”到楷体的“虫”,感受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一、看图说话,认读小动物名称
1.(出示课文插图)夏天快到了,池塘边聚集了许多小动物。你看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2.认读六个动物名称
(1)带拼音读:蜻蜓 蜘蛛 蚂蚁 蝌蚪 蚯蚓 蝴蝶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小动物的名称,说一个出示一个读正确一个)
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2)去掉拼音读六个词语
指名读,分小组读,同桌互助读
3.发现字形特点
(1)发现字形特点:都是虫字旁。
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虫字旁。虫字旁变红)
为什么都是虫字旁呢?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蜻蜓、蝴蝶、蚂蚁都是昆虫,蜘蛛(节肢动物)、蝌蚪(两栖动物)、蚯蚓(环节动物)虽然不是昆虫,但样子像虫子。原来虫字旁的字和虫子有关。
(2)自主发现形声字
①读读这些字,读着读着,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引导:把“蜻”的虫字旁遮住了,谁能来读一读这个字呢?接下来,你们来读整个字,老师读右半部分的字,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些字的右边部分和它的读音很像。)
②再读读其他字,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指名学生回答)
③小结:像这样的字,一部分告诉我们它与什么有关,另一部分帮助我们记住这个字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
4.同桌合作认读六个动物名称。
先合作示范再同桌合作:我先请一个小朋友当我的同桌,看我们是怎么合作的。你是我的同桌,我先来考考你(依次拿六张词卡让学生认,根据学生回答评价:你都读对了,你真棒!/这个词你读错了,我来帮帮你。)下面你来考考我。(学生依次拿六张词卡让教师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说“谢谢你”。)
二、初读儿歌,感知内容,随机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都跑到一首有趣的课文里了。我们一起读题目。
2.自读儿歌,明确要求:自由朗读儿歌,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儿歌读流利。
3.指名:每人读一行,随文识生字
第一句:捉迷藏
第二句:造宫殿 运食粮
第三句:结网忙
4.读去掉拼音的词卡,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捉迷藏 造宫殿 运食粮 结网忙
5.同桌读儿歌,每人读一行。
出示合作要求。1.会帮助;2.会称赞;3.会感谢。
6.齐读儿歌:这首儿歌很有趣,请小朋友捧起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合作问答,趣读儿歌,熟读成诵
1.老师和小朋友来做一个游戏。我来问,谁来答?
(1)指名一个学生问: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蚯蚓土里干什么?
指名第二个学生问:蚂蚁地上干什么?蝌蚪水里干什么?蜘蛛房前干什么?
(2)谁能像刚才那样,来问问我?指名学生问,教师答。
(3)同桌合作:问一问,答一答。指名一组同桌展示
2.去掉干什么部分。有些词语宝宝躲起来了,你还能说出小动物的本领吗?指名说,全班说。
四、课中操,做小动物的动作
下面让我们来演一演这些小动物。小朋友轻轻站起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边读儿歌,一边做做小动物的动作。
五、复习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字词回顾
(出示苹果树)在读读背背中,我们已经记住了这首儿歌。儿歌中的生字都跑到苹果里去了,如果你读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全班读,开火车读)
2.书写指导
(1)(出示迷 造 运 ) 齐读。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走之儿,半包围结构)
(2)走之儿的字和行走有关,那我们应该先写哪一部分呢?(走之儿啊,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3)学写“造”。哪些笔画要提醒大家?师范写,生观察。生描一个写一个。展示评价
(4)学写“迷”。生观察关键笔画,师范写。生写。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造 运 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