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7 15: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下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看拼音,写词语。(3分)
wei
wei
dong
ting
shen
lin
qi
jing
zhi
qi
wei
tuo
(
)
(
)
(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喝住(hē)
恍如(huǎng)
B.戛然(gā)
矜持(jīn)
3
C.教诲(huì)
歧途(qí)
D.告诫(jiè)
颤抖(zhàn)
3.“在您的
_______________下,我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大气。”下列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熏染
B.熏陶
C.熏蒸
D.熏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生动优美,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小弟弟语重心长的一番俏皮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C.小明抄袭别人答案时,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师发现。
D.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5.“我望着浅笑盈盈的您,一字一顿地念着‘方_____老______师’”,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这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B.机器老师正在屏幕上显现出这样的字:“我们把?和?这两个分数加在一起___”
C.按理说,他们应该可以移动——当然是像在屏幕上那样移动。
D.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滴落在路边的小水洼中,发出清脆的音响“叮——咚—叮——咚”。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文学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自从加人学校田径队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刻苦地训练。
D.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将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7.制作成长纪念册,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给“成长纪念册”取一个贴切的名字,设计个性化的封面。
B.扉页为“卷首语”或“成长感言”,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请老师或家长写。
C.正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编排,呈现的方式应该统一,以保持纪念册风格的程式化。
D.有的材料不能直接拿来就用,还需要进行修改。如,有的文章太长,可以从中节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3分)
(1“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人地。"这句话运用
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老师培养了作者丰富的_____________
,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请你用上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我的资质差些。我应该多用点儿时间来学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接两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的字总是那么干净漂亮,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可以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您满头的青丝中冒出了一根根白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鱼尾纹悄悄爬上了您的眼角。但在我眼中,您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是最美的老师!(仿写送给老师的赠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1分)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老师领进门》中,作者回忆了在老师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在心里播下了_________________
。《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的___________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2分)
(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一篇
___________
(体裁),课文先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又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3)抒情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在第3节中,作者把“快乐或者好的思想”比喻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形象生动。揭示全诗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作文上的红双圈(节选)
带着红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学校,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刊登在了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共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1.理清“我”的作文《补考》不平凡的经历
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发表在地区刊物上→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于是,我就接着
折腾”",句中的“折腾”原为“折磨”或“反复做(某事)”的意思,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品读画线的语句,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试着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天使
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兄弟、老师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许愿:请让我变得更加善良、变得更加宽厚、变得更加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我的愿望没有一个实现。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玛丽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丽娅小姐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教室又开始沸腾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丽娅小姐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有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小姐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大家抛弃的孩子。
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逆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天使般的微笑。
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阅读第1自然段,从本段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2分)
2.玛丽娅小姐是根据什么对基恩作出“热情、机灵又具有号召力”的评价的?请用“_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分)
3.品读文中画“_________”的语句,这句话对“我”的_________
进行了描写,从这处描写中可以看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作者在短文中多处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请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这些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为何以“天使”为题?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30分)
六月即将来临,在毕业前夕,让我们通过文艺汇演的形式,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为了办好这次文艺汇演,请你帮文艺委员写一份活动策划书,要求大家根据分工认真准备,创编节目,以便在文艺汇演上有精彩的展示。注意分工职责要明确,活动过程要清楚。500字左右。
附加题(10分)
“毕业赠言”是在毕业前师生朋友之间互赠留言的一种方式,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深情、能引发回忆。请你根据毕业赠言的要求,给其中一个同学写几句临别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娓妮动听
身临其境
稚气未脱
2.C3.B4.B5.D6.B7.C8.
(1)比喻想象力示例:在知识的海评中,老师,您就像高高的灯塔,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2)示例:既然我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点儿时间来学习。(3)比喻示例:柳树的枝条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4)示例:老师,您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是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9.(1)文学的种子鼓励(2)演讲稿学习缺乏坚持性和顽强性自身学习经历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3)何其芳微风阳光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二、(一)1.贴在校报栏里刊登在县办刊物上发表在正式刊物上2.“我”勤奋创作3.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语文老师在她的征文《补考》上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这看似偶然的一件小事使作者受到激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改变了作者的命运,偶然的事有时也会产生必然的影响。4.排比由衷感谢母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辛勤栽培和激励,感情真挚强烈(二)1.调皮、捣蛋,但内心深处非常渴望上进2.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于是,我打了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3.外貌“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暗示“我”已开始转变4.从玛利娅小姐选“我”为最合适的拿粉笔的人后的内心活动以及“我”发现自己手指甲缝里和穿着的不体面后内心的活动,可以看出得到了玛丽娅小姐的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后,“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表现了“我”渴求关爱,希望成为同学们的榜样的心理。5.因为玛丽娅小姐具有天使般的美德——宽厚、仁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时也点明了短文的中心。
三、略
附加题示例:我深深地理解,你花费了多少时间,战胜了多少困难,才取得眼前的成绩。请你相信,在你追求、拼搏和奋斗的过程中,我将永远面带微笑地站在你的身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