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16诗歌鉴赏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1.课文理解。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用简洁的语言给两幅画面各取一个小标题。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景象。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________
(3)这首诗的画面色彩鲜明,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写江上美景的句子(季节不限),请写出相应的上下句。 www.21-cn-jy.com
2.课内阅读。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霸占”的意思是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3)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4)《花牛歌》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和对________的追求。
3.古诗阅读。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①青苔落绛英②。
【注释】①颠倒:回旋翻转,多指心神纷乱。②绛(jiànɡ)英:这里指落地的石榴花花瓣。绛,大红色。
(1)“可怜此地无车马”,“可怜”的意思是(??? )。
A.可惜B.可爱C.可喜D.可羡
(2)“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符合这两句诗描绘的情景的是(??? )
A.五月榴花初开,红_è??è??????????????_喜爱。树枝之间时时能看见刚长出来的石榴。
B.五月榴花如火般红艳,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树枝之间时时可以看到石榴初长成。
C.五月榴花如火般戏艳,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树枝之间挂满了又大又沉的石榴。
D.五月榴花初开,红艳艳的,惹人喜爱。石榴挂满枝头。21教育网
(3)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榴花之美的同时,还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简要说说。 2·1·c·n·j·y
4.古诗大厅。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________,“亡赖”的“亡”读音是________。
(2)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的清新优美。
(3)这家的三个小孩分别在做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亡赖?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回答问题。
太阳的话
艾青
①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③快起来快起来,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快从枕头上抬起头来,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②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④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打开它们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和亮光,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把温暖和露水洒满你们新的空间。
(1)诗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你们”指的是________?
(2)诗歌中第①节。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写法,表现了太阳________的心情。
(3)诗歌中的第②节句_??????é?????è?????_明快,这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给予人类的美好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本诗中太阳代表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 21*cnjy*com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让我进去_???è?????è????????_要读出命令的语气。
B.现代诗歌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而《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
C.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
(5)我想到了两个与太阳有关的古代神话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夏夜真迷人
夏夜夏夜真迷人,田野好像音乐厅。
小青蛙,在敲鼓;小蟋蟀,在弹琴;
吸引一群萤火虫,提着灯笼赶来听。
(1)这首儿歌共有________句话,文中共讲了________种小动物。
(2)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3)你知道谁是观众吗?(? )
①蟋蟀??????? ②萤火虫?????? ③青蛙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①一鉴②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①方塘:方形的池塘??? ②鉴:镜子??? ③那得:怎么会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 )的修辞方法。
A.反问 B.比喻 C.设问
(2)用自己的话把“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画面描写具体。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告诉我们(??? )。
A.要向大自然学习,才能有所收获。 B.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C.我们要虚心,不能骄傲。 D.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21cnjy.com
(4)下列诗句中不含哲理的一句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21*cnjy*com
8.阅读与理解。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首句像往日叙家常_?????·?¨??¨?é?????_,告诉了我们事情起因。“具”的意思是? ①? 。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第二句由近及远写的是“故人庄”的自然之景。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 ②? 。 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词更有味道了。“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和乐趣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 ③ ?,聊? ④? ?,聊? ⑤? 。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注释]过:拜访。具:准备。场圃:农家的小院。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1)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③聊________? ④聊________ ⑤聊________
9.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1)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③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3)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课文综合阅读。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1)“先人”指的是(?? )
A.先生 B.先前的人 C.死去的前辈
(2)“花灯”指的是( ?)
A.灯笼。它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B.用花扎成的灯。C.元宵节这天所有的灯。
11.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神州谣
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
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
齐奋发,共繁荣。
(1)我们的祖国又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有________个民族。
(2)除了上面提到的,我还知道其他“可入画”的著名景观:________、________。
12.我会读选文,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文中介绍的传统节日有(????? )。(多项选择)
A.春节B.元旦节C.元宵节D.清明节E.儿童节F.端午节
(2)春节可以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傣族有________,藏族有________,彝族有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热爱祖国
你要问我,什么是祖国?
我可以高兴地告诉你:
小燕子的祖国是它的泥窝,
每年春天都要回来多么执着;
小蚂蚁的祖国是它的蚁穴,
每天搬土运食物很少歇一歇;
小蝈蝈儿的祖国是它的花朵,
大声歌唱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小蜜蜂的祖国是它的蜂巢,
酿出的甜蜜谁也不让抢夺!
你要问我,谁是我的祖国?
我也会自豪地告诉你:
我的祖国名字叫中国,
历史悠久,地大物博,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五十六个民族,名人众多!
(1)根据诗歌内容连线。
(2)小燕子的祖_??????_________,小蚂蚁的祖国是________,小蝈蝈儿的祖国是________,小蜜蜂的祖国是________,“我”的祖国是________。 21·cn·jy·com
(3)“我”的祖国有什么特点?用“——”在文中画出来。
(4)“我”的祖国名人众多,我知道的有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南
?? 江南_______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_______,
?? 鱼戏莲叶_______,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1)找出短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
(2)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3)“田田”是说( )。
A.荷叶长得茂盛B.荷叶长得很稀疏
(4)古诗表达的感情是( )。
A.热爱大自然B.不喜爱大自然
15.诗文赏析,韵无穷。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作者)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这是第二首,除了这两首诗,我还知道他写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本诗通过诗人_??????????????°???_变的“________”和不变的“________”之间的对比,流露出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www-2-1-cnjy-com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对“如今直上银河去”句中“直上”一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直上”,即往上、_???????????????é??_度迅捷、持续不停之意。
B.“直上”不仅表明了方向和速度,更有不惧黄河惊涛骇浪的惊人胆魄。
C.“直上”一词是整首诗视角的转折之处,把读者从仰望黄河的常态视角转换为俯视,从地下的现实世界进入天上的神话世界。
D.与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1-c-n-j-y
(2)对“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与本诗的_?????????????·????_”呼应,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浩渺绵长的特点。
B.“九曲”和“万里”二词突出了黄河的曲折蜿蜒、气势磅礴。
C.“浪淘风簸”写黄河上风沙之大,波涛滚滚。
D.“自天涯”形容黄河绵长,一望无际。【出处:21教育名师】
(3)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_??????????????????_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诗人在叙写离开黄河“直上银河去”的愿望中,流露出了消极避世的思想。【版权所有:21教育】
17.阅读诗歌《乡愁》,完成练习。
小时候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 )邮票??????????????? 乡愁是一方(??? )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 )船票??????????????? 乡愁是一湾(??? )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1)词语归位,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歌中。(填字母)
A.浅浅的??? B.矮矮的??? C.小小的??? D.窄窄的
(2)诗中作者把乡愁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________。
(5)对这首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_è??è??????????????_、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18.课内阅读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该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行人:________??? 开封:________
(3)说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写出一句你积累的表达此种感情的诗句。
19.古诗填空。? ?
咏鹅
鹅,鹅,鹅,____项________歌。
________浮绿____,____掌 拨 清 波。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你还知道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丸”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诗歌先以“________,________”统领全篇,赞美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接着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________? ③渡________? ④夺________? ⑤翻________。
(3)“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________心情。
2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_è??????????????è??_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_??????è???????????_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诗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印象深刻?请从本诗中找出来。
(5)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2.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 儿
死去??? ,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
(1)在横线上补填空缺部分。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从诗题可知,这是诗人写给________的绝笔诗。我还知道他写的《________》一诗,其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来源:21cnj*y.co*m】
(3)用自己的活说说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4)古诗流露着作者_??????????????????_其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抗金大业未成的无穷遗恨,而“________”一句却寄托了作者对抗金大业必定胜利的信心。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A.期望国家统一B.征战沙场,报效围家C.痛恨统治阶级D.对国家不能统一的绝望
23.阅读回答问题
七步诗
[三国]曹 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①持:用来。②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③菽: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羹——________??? 漉——________
釜——________??? 泣——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习题。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②长征人未还。
但使②龙城③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①万里:形容路途遥远,是虚数。②但使:只要。 ③龙城:卢龙镇,在今河北省,泛指边关。④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
(1)这是一首________(填题材)诗。
(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_???????????????é??_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无能,期盼良將,驱除敌人,保卫边疆。
B.首句借对历史的缅怀写出了眼前的景象;第二句写远征将士的艰辛与痛苦,”人未还”三个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的关切和同情。
C.三、四句借西汉名将李广威震边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守卫边疆的不满。
D.本诗语意含蓄,情感深切,句中的“长征"和后来红军行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3)我们曾经学过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请写出诗中送别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回答问题
七步诗
???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_??????è??,??????_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释]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不成者行大法________
②萁在釜下然________
③漉菽以为汁________
④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________
(2)“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________。 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________。
(3)《七步诗》一般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
26.附加题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下面的练习。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联系上下文,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把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
A.急速、悲壮B.欢快、幸福C.缓慢、忧伤D.轻柔、深情
(4)在你看来,乡愁是什么?请仿照诗中“乡愁是......这一句式写一句话。
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首诗,你想起了古人的哪些诗句?请写出两句。
27.阅读回答问题
(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中“佳节”指的是________,“少一人”指少了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8.诗歌鉴赏
绝句
[唐]杜 甫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日,即春天。②泥融:春天冰冻的泥土融化,松软湿润。
(1)古诗中前两句描写了大自然_?????????é?????,_后两句采用________态和________态描写了________的飞舞和________的酣睡,相映成趣。
(2)试着用现代汉语翻译“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________
(3)对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这首诗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
?B.这首诗意境优美,格调清新,自然流畅。
?C.春天风景如画,百花盛开,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燕子呢喃,处处欣欣向荣。
?D.本诗描绘了一幅春暖花开,燕子翩翩飞的情景,这正是杜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9.古诗文阅读。(一)
望洞庭①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②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②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1)课堂上学习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时,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补全他们的对话。
小金:这首诗选自《唐诗三百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秋天①________(填写时间)的优美景色。
小东:对啊,诗中描写湖水、秋月、②________等景物。
小语:我发现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大家能帮我分析一下比喻修辞的妙处吗?
小文:好的, 让我结合诗句说说比喻修辞的妙处。③________
31.第二部分:阅读
古诗赏析。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诗歌鉴赏
1. (1)_???é????????????±?_上斜阳。
(2)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江边丛生的芦苇,红艳的晚霞给摇曳的芦花染上了胭脂,就像姑娘羞红的脸颊。
(3)示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 (1)_é??é????°???é??
_(2)徐志摩
(3)花牛坐在草地里,把剪秋罗压扁了;在草地里甩着尾巴走路;在草地里睡到夕阳下山。
(4)生活;自由
3. (1)_A
???2???B_
(3)本诗先描绘了榴花的鲜艳美丽,又以“可怜此地无车马”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进而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 _???1???yu?¨_;wú(2)茅檐;小溪;青草
(3)大儿子在给田里的豆苗锄草,二儿子在织鸡笼,小儿子在溪头剥莲蓬。
(4)小儿子最可爱,天真烂漫。体会到了诗人对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住。
5. (1_????¤?é???????????_(2)急切
(3)排比;花束;香气;亮光;温暖;露水;光明;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4)A
(5)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6. (1)两;三
(2)
(3)②
7. (1)C
_???2??????????¤§_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3)B
(4)C
8. (1)备办、准备;美丽的山村风光(2)湖边垂钓;邻里趣事;重阳赏菊
9. (1)万水千山只等_é?????????????·?±±_千里雪(2)错误;错误;正确。
(3)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4)万水千山只等闲。
(5)这首诗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 (1)C(2)A
11. (1)神州;中华;五十六(2)华山;桂林山水
12. (1)A,C,D,F
(2)贴窗花;放鞭炮;吃年饭;拜年
(3)泼水节;雪顿节;火把节
13. (1)
(2)泥窝;蚁穴;花朵;蜂巢;中国
(3)历史悠久,地大物博,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五十六个民族,名人众多!
(4)示例:孔子;老子
14. (1)东、西、南、北(2)可、东、西(3)A(4)A
15. _???1?????????è??_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人事;镜湖水;表达了诗人重返阔别数十年的家乡时既感喜悦又觉陌生的复杂感情
16. (1)C(2)C(3)D
17. (1)C;D;B;A(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3)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4)台湾海峡
(5)C
18. (1)_??????????±????_2)捎信的人。;把封好的信拆开。
(3)洛阳城里又吹起了萧瑟的秋风,想要写封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4)思念家乡。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19. (1)曲|向|天|白毛|水|红(2)白、绿、红;黄、黑
20.__???1???W???_wán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②越(乌蒙);③渡(金沙);④夺(大渡);⑤翻(岷山)
(3)喜悦
21. (1)A(2)B(3)B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蝉鸣、鹊鸣、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22. (_1???????????????_空;家祭无忘告乃翁
(2)宋;陆游;自己儿子;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4)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5)A
23. (1)_???:??¨è?????è??_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釜:锅。;泣:低声地哭。
(2)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条根生长出来的,豆秸煎熬豆子为何要这样的急迫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手足相残极度悲愤之情。
24. (1)边塞
(2)D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5. (1)①大刑,_é????????è??é?????_死刑;②同“燃”,烧;③过滤;④曾经
(2)锅;破釜沉舟
(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相煎何急;七步成诗;七步之才;煮豆燃萁(任选其一)
26. (1)_?????¨è???¤?????¤§_陆在那头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思念故土和亲人,期盼祖国统一
(3)C
(4)是一杯辣辣的白酒;我在这头;父亲在那头
(5)示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7. (1)重阳节;王维
(2)思乡思亲之情。
28. 动;静;燕子;鸳鸯;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燕子在空中飞翔,温暖的沙滩上,一对鸳鸯在甜甜地睡觉。;D
29.(1)①夜晚;②君山;③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十分惹人喜爱。
30. (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