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老山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老山界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7 19:2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2.1.2
老山界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陆定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应边读边思考,理清记叙的要素,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并背诵精彩的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难点
: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义。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途中曾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他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为建设和发展我党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代表作有《金色的鱼钩》《老山界》《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模范党员,一门忠烈》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有改动。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后,疲惫不堪的红军遇到了长征以来第一座难行的高山—老山界。夜幕降临,山上又黑又冷,路又窄又滑又陡,最险处上山时后者的嘴几乎可以碰到前者的脚跟,下山时后者的脚差不多会踩到前者的头顶。困乏、饥饿、带着许多伤病员和辎重的红军队伍,凭着超凡的毅力艰难地翻过了老山界,令当地群众惊讶万分。此后红军突破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等,翻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四、文题解读
老山界,即越城岭,五岭之一,在广西东北部和湖南边境,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文章以地名为标题,简单明了。
五、知识链接——艰难险阻老山界
《老山界》一文中,作者以乐观的笔调书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事实上,老山界是一座很险峻的山。老山界山势连绵不绝,群峰如叠似垒,悬崖峭壁林立,河谷深不见底,山道不足两尺宽,既陡又滑,绝壁上的栈道、石梯也只有一尺多宽,其中艰难的地段是雷公岩、百步陡和“之”字拐。主峰猫儿山为华南第一高峰,这里山高雾浓风大,天气瞬息万变。《红军长征史》记载,红军经过的老山界山路险陡,有很多悬崖峭壁上只有几根木头架成的栈道。这种栈道没有栏杆,长满青苔,走在上面又滑又晃,使人头晕目眩,胆战心惊。除栈道外,还有很多险道,连伤病员们都下了担架,由其他的同志背着或搀扶着走,有几匹马都摔下了山崖。
知识链接——叙事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叙事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意义。
七、检查字词
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欺侮(


矗立(
chù

督促(


澎湃(
pài

蜷起来(
quán

打着战(
zhàn

酣然入梦(
hān

呜咽(


咀嚼(
jué

落得很远(


解释下面的词语。
攀谈:闲谈。
峭壁:陡直的山崖。
骨碌:滚动。
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
呜咽:(流水、丝竹等)发出凄切的声音。
督促:监督催促。
灌输:输送(思想、知识等)。
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捐,赋税。
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不可捉摸:不可预料。
八、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简介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0):记叙“我们”同瑶民的攀谈交往,表现了红军对瑶民的关心、纪律的严明和瑶民对红军的支持帮助。
第二层(11-22):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从山脚下写到山上,通过写山的陡,峭壁的高、险和红军在雷公岩前露宿,表现出登山的艰苦和红军的乐观精神。
第三层(23-30):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了山路的崎岖难走,表现了红军的坚强意志,点明红军翻山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四层(31、32):记叙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到达宿营地的喜悦。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九、全文分析
1、开头句(段)“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的作用。
解析:开篇点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三十里高”表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为下文蓄势。
2、赏析:第3段中“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中“躲”的表达效果。
解析:第3段中的“躲”字反映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欺压,每有部队经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的严酷现实,为写红军受到人民的欢迎做铺垫。
3、文章写的是翻越老山界,却花了大量笔墨写与瑶民攀谈的事情,是否离题?
解析:不离题。作者在这里叙述与瑶民攀谈的事情,一方面突出了山路的难行,表明这是真实叙事;另一方面,通过写红军与瑶民的相处,表现了红军对人民的关怀、充分显示了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必然能得到人民的支持,这是红军取得胜利、一往无前的根本原因。
4、赏析“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中“生怕”和“显眼”的表达效果。
解析:“生怕”是“很怕”的意思,“显眼”是“明显而容易被看到,引人注目”的意思,用这两个词语,写我们的担心和行为,充分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与反动军阀形成了鲜明对比。
5、怎样理解第12段中“从山脚向上望……生平没见过的奇观”的含义?
解析:“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而“许多”一词说明有成千上万明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突出了红军队伍不畏艰险的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草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6、分析文章第22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解析:第22段中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来衬托半夜山上的寂静,收到了以动衬静静更静的艺术效果。红军战士在极端困难与危险的情况下夜宿山上,却能全身心沉浸、陶醉在对夜景的欣赏中,忘记了寒冷和危险,这表现了红军战士乐观豁达的情怀和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7、第22段中,作者前面说“就是寂静”,后面却描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样写是否矛盾?
解析:不矛盾。作者这里写声,是为了衬托静,以“有声”衬“无声”。作者以形象贴切的比喻,以耳朵听到的声响衬托出午夜山中的寂静,使读者如临其境。
8、文章第29段翻越雷公岩时,作者记述了红军战士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场景,为什么要写医务人员的情况呢?
解析:带着伤员病员的医务人员翻越老山界更需要勇气和毅力,因为他们在行军中有着慰问、帮助、看护员病员和自己翻山的多重任务,更何况他们中很多人是女性。他们的表现感染和激励着其他红军战士。写医务人员的情况是为了表现整支队伍勇敢和坚毅的精神面貌。
9、文章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最后却又说比起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等地方,老山界的因难“还是小得很”,这样说有什么作用?
解析:文章最后说比起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等地方,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是与整个长征中遇到的困难相比较而言的,这样写,更能突出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
10、本文写的是“事”,表现的却是“人”。文章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品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解析:①坚强的意志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等种种图难,但是红军战士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鼓着勇气前进”,凭着坚强的意志越了老山界。
②必胜的信念和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半夜里,走在险峻的“之”字形山路上,露宿在一尺来宽的山路,“我”也能愉快地欣赏夜景,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快要到山顶时,“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我”还不忘嘲讽一番,体现了红军必胜的信念。
③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如,翻山过程中“我”一边攀登,一边完成宣传任务,不仅“我”如此,所有红军战士也都坚定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体现了红军高度的自觉性。再如,军令下达,要在狭窄危险的山路上宿营,战士们“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这体现了红军战士高度的纪律性。
十、合作探究
1、本文作者是如何描写老山界的景物特点的?这些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方位描绘出老山界山势的特点,如写“之”字拐路上的火把,先写从山下向山上望的情景,“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之后写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下看的情景,“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在这些描写中,作者又配以红军战士身临绝壁仍旧很乐观的语言描写:“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和红军战士在“之”字形的路上睡觉被冻醒后的所见:“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这样,山路的曲折迂回,山势的陡峭险峻均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老山界的“高”和“险”。作者就是以这些自然环境为背景,有力地突出了行军的困难,描写了红军战士的豪言壮语和畅快心情,渲染了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性格,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2、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解析:第一天,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傍晚(“天色晚了”),到一户瑶民家,并与之攀谈;天黑了,到山脚,登山;之后走了半天(夜里),在山路上露宿;半夜里醒来,之后又睡着了;第二天黎明被人推醒,抢着吃了早饭;走了没多久,到了雷公岩;翻过雷公岩,继续爬山,“快要到山顶”时,“落得很远了”;下午两点多,到了山顶;之后,一口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3、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解析:红军克服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
①老山界的高和险。比如上山的路程有三十里,而且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
②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等随行,同时补给比较困难,战士们吃不饱饭,休息条件也很恶劣,比如夜里在半山腰露宿。
③后有追兵,需要一边阻击敌人,一边行军。
红军克服了这些困难,体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等。
十一、本文主旨
本文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处险不惊、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奋发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十二、文本特色
1、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
这样写的好处,一是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三是按时间顺序写,先设悬念,后面解释,能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2、以生动的描写具体形象地表达中心意思。
作者运用场面描写把红军星夜爬山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使人深深地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无高不可攀的英雄队伍。从不同的视角方位描绘出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有力地突出了行军的困难,从而表现了红军的精神面貌。
3、本文语言朴实而优美,凝练而细腻,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
本文语言异常朴实,富有口语色彩。有些地方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添了语言的美感。全文饱含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有出于对自己队伍本质特点的认识而产生的强烈的自信之情,有不畏艰难险阻的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有对自己同志真挚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有胜利的欣慰和自豪之情。
十三、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点拨
五岭
五岭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界线,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以往记载中的五岭名称,互有出入,综合《广州记》《南康记》《舆地志》《水经注》诸家所说,应为大庾岭、都庞岭、骑田岭、萌渚岭、越城岭。大庾岭在江西与广东边境,是粤贛交通要道。都庞岭在湖南与广西边境。骑田岭在湖南郴州,是湘粤通道,秦代的阳山关在这个岭上。萌渚岭主体在湖南江华和广西贺州,是由湘入桂之道。越城岭在广西东北部和湖南边境,也是由湘入桂要道,它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五岭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秦汉时期,五岭以南开发程度远不及中原。大致从唐代起,岭南加快了开发进程,逐渐赶上黄河、长江流域地区,促进了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课后训练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善用衬托手法,例如用“耳朵里有不可提摸的声响”来衬托半夜里山谷的寂静,用恶劣的环境来衬托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积极乐观的精神等。
B、本文主次分明。主要写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翻山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也写我们与瑶民的交往,表现红军对人民的关怀,体现了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C、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顺序叙事,脉络清晰;同时做到详写上山,略写下山,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有实有虚,有张有驰,使故事曲折生动,妙趣横生。
D、本文的美中不足是剪裁有欠缺。例如,写行军不顺时许多人烦得叫骂,山路宿营时战士们内心波动,山下送饭上来,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些都有损红军形象。
答案及解析
答案:D项。
解析:D项,这些描写是对当时实际情况的如实反映。这样写,更显得真实可信,更有感染力,后人读来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前辈当年经历的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