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7 20:5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5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wěn


shuài
jiàn
wēi
zhī
zhù
qǐng
qiú

)(
)(



二、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词并画“√”。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biàn(辨
辩)斗,问其故。
(2)野外迷路时我们可以利用北极星biàn(辨
辩)认方向。
(3)坚硬的表盖里发出qīnɡ
cuì(清脆
青翠)的声音。
(4)春天来到了qīnɡ
cuì(清脆
青翠)的山林里。
三、“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
)。
A.骑着马走
B.马在走
C.马在跑
D.骑着马跑
四、下列括号中字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行走)
自愧[弗]如(不)
B.声泪[俱]下(全,都)
赴[汤]蹈火(热水)
C.不以为[然](这样)
过犹不[及](趁着,乘)
D.[锲]而不舍(雕刻)
[饶]有趣味(饶恕)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①专心(  )(  )  ②追(  )求(  )  ③(  )(  )知著
④司空(  )(  )  ⑤无(  )有(  )  ⑥锲(  )(  )舍
(1)科学并不神秘,__________的现象中,常常蕴藏着真理。
(2)善于从小的方面入手,就会有大的发现,这种__________的做法会让你受益匪浅。
(3)同学们都在__________地学习,他却流露出一种鄙夷不屑的态度。真是不应该啊!
六、对“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的“?”是发现不了问题,不断追问,因而产生疑问。
B.这里的“!”是指通过探索还解决不了疑问,发现不了真理,因而感叹。
C.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这句话中的“?”和“!”没有特殊含义。
七、填入下面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魏格纳从蚯蚓的__________情况,
__________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也正说明他的成功在于从问号中__________真理。
A.分散 论证 寻求
B.分布 推论 搜寻
C.分散 推论 寻找
D.分布 推论 寻求
八、“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
)。
A.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许多人的
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B.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这个问题,发现真理。
C.当你产生了一百个问题后就找到了真理。
九、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写的一篇科幻小说,幻想未来的上学方式。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C.《表里的生物》一文中“我”知道表里并没有真正的生物,而是表里的零件在运动,“我”把它们当成了小蝎子、蟋蟀。
D.《两小儿辩日》中可以看出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态度。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分)
十、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
)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管中窥豹——(

半途而废——(
)
2.“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结合全文可知,句中加点部分“这样的事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然后写写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选文中[]的句子是怎样理解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快乐阅读。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àng
shǎ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
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
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
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
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3.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

延续——(

激动——(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处“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另一种形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6.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母亲的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20分)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发挥想象,续编一个合理有趣的故事。要求:语句通顺,重点突出,题目自拟,550字左右。
熊猫贝贝住在气候温暖的中国四川,企鹅乐乐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它们都是网迷,经常用QQ聊天,经常发电子邮件互相问候,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网友。这不,熊猫的生日快到了,热情的企鹅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熊猫兄,你的生日快到了,特送上南极特产——南极冰一块,望笑纳。熊猫贝贝喜不自禁,高兴得又蹦又跳……
答案:
1、吻合
2、蟋蟀
3、见微知著
4、请求
2、辩

清脆
青翠
3、D
4、B
5、①致志 ②根
源 ③见微 ④见惯 ⑤独
偶 ⑥而不
(1)司空见惯 (2)见微知著 (3)专心致志
6、C
7、D.分布 推论 寻求
8、B
9、B
10、1.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2.“这样的事例”指的是:渡义耳发明石蒸试纸
魏格纳根据贩刻的分布提出“大陆漂流学说”
、美国睡眠研究专家发现睡觉时眼珠的转动与做梦有关。我也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如:
牛顿从“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这一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退远。
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
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看到本盾
并不断探索。
4.要发现真理就要敏锐地发现问题
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11、1.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2.
bīn
shǎnɡ
3.
仁慈
中断
平静
4.
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
5.
指儿子身体的一部分在另一些活着的人体内。
6.
意思是母亲也想在自己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