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单元历史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第一单元历史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5 12:3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第一单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因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仇杀亿万千人
2.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继续维护闭关政策 B.鸦片输人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C.林则徐的上书言词恳切 D.维护清朝统治
3.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上面的浮雕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辉历程。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组浮雕,它反映的主题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4.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代表耆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南英舰“皋华丽”号上,被迫接受英国代表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A.赔款2100万元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占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 )
A.在中国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 B.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6.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7.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8.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的历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从中我们牢记的教训是( )
A.鸦片危害严重 B.团结就是力量
C.落后就要挨打 D.外交需要谋略
9.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要求增加通商口岸
C.要求在中国驻扎军队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0.为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同时也为了抢救圆明园十二兽首遗产,圆明园十二兽首纪念币首次铸币(右图)。圆明园十二兽首青铜尊在下列哪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11.指挥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太平天国将领是(  )
A.洪秀全  B.奕山  C.李秀成  D.华尔
12.在下列哪次战役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
A.虎门之战 B.青浦战役 C.宁波之战  D.慈溪之战
13.“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首民歌中的“红头军”指的是(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 B.宁波的黑水党
C.徐骧组织的义军 D.刘永福的黄旗军
14.“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所以保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B.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C.主张放弃塞防 D.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1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哪一位历史人物( )
A.林则徐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曾国藩
16.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 )
A.都护府 B.行省 C.大将军 D.知府
17.“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18.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清朝的北洋海军创始于19世纪70年代,覆没于90年代。要想了解北洋海军的兴衰史,寻访历史遗迹,可去下列哪个地方:( )
A.广州虎门 B.福建马尾 C.天津大沽 D.山东威海卫
20. “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1870年,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文中的“他”指(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21.“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2.《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开辟内河新航线
23.“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是台湾人民因为哪条条约的签订而集会示威(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尼布楚条约》
24. 通过图文结合的学习,请你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5.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6.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7.《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 )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8.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昆明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
A. ①③ B. ②③ C.①④ D. ②④
29.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30.在中国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八年级第一单元历史试题
(时限45钟,分值100分) 设计人:田娟
题号 一 二 总分
31 32 33 34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题号
一、选择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4小题,第31题9分,第32题12分,第33题9分,第34题10分。
31.读《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中,英军最先进攻的地点是_______,英军最后到达的地点是______J江面,英国割占的岛屿是_______。
(2)中国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从南往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一看,想一想,这五个通商口岸位于我国什么区域?

32、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残垣断壁
材料三:“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2分)
(2)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1分)
(3)面对材料二这段残垣断壁你最想说什么(2分)
(4)材料三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1分)
(5)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2分)
(6)下面是一幅《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图中的A、B、C分别是在哪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去的?
图中①所表示的中国领土是通过1858年中俄《___________》被俄国割占的。
图中②所表示的中国领土是通过1860年中俄《___________》被俄国割占的。
图中③所表示的中国领土是通过1860年中俄《___________》和1864年中俄《_______________》被俄国割占的。
33、阅读下列材料(9分)
1902年,在北京的一家四合院, 有一位历经苦难的75岁老人,祖籍是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迁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他正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
请回答:(1)老人60年来颠沛流离,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些不平等条约的哪些规定有关?(6分)
(2)这几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3分)
3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为反抗外来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抗争,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请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答问题。
(1)图A中的人物是谁?与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在历史上有何意义? (4分)
(2)图B中的人物是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在反侵略斗争中突出的英雄事迹?(2分)
(3)图C中的人物是谁? (1分)
(4)这三个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学习?(1分)
(5)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D A A A C D B C D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题号 B C C D B A B B D D D C D B B
31、
(1)广东,南京,香港岛
(2)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3)东南沿海
32、
(1)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
(3)圆明园是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丽的皇家园林,现在只剩下矗立在那里的石柱,向人们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行,它警示中国人──勿忘国耻,激励着我们要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大致意思对即可)
(4)美国
(5)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6)图一是《瑷珲条约》;图二是《北京条约》;图三是《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
33、
(1)《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4、
(1)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左宗棠;收复新疆
(3)邓世昌
(4)爱国主义精神或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等
(5)社会制度落后;国力衰弱;装备落后;政府当局腐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