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
欣赏,说说这首歌是由哪个歌手所演唱的.
林俊杰 江南
思考:就你所知道的江南,是个什么样子呢,用文字表达..
江南印象
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
丝竹乐
丝竹乐,就是用弦乐合奏和笙管乐合奏这两种形式结合起来所演奏的音乐.在丝竹乐队中一般不加入管、唢呐等乐器,以及大锣大鼓等强烈的打击乐器.早在汉代,丝竹乐就作为一种声乐进行伴奏的形式而存在了.至魏晋南北朝时,丝竹乐已常用于歌唱前的单独演奏.到明清时期,除了广泛被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的伴奏外,丝竹乐已成为我国民族器乐中运用较为广泛的独立合奏形式.在丝竹乐中,最为典型的是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指流行于江南地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丝竹乐演奏形式
【溯 源】
江南丝竹起源于江苏太仓市。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太仓卫军士张野塘在太仓创制弦索,这是江南丝竹的雏形,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6世纪中叶,魏良辅在太仓南码头创制的昆曲逐步成为中国剧坛的主要剧种,张野塘创制的弦索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除为昆曲伴奏外,也演变成为独立的丝竹演奏乐队。
明代太仓出了个古琴大师徐上瀛,创新琴学,对江南丝竹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广作用。徐上瀛总结严徵的“清、微、淡、远” 四字琴学理论与操琴特色,广收博采,取诸家之长,独创一格,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运指、用力、取音等弹琴要点和琴学的美学原则,在表演上纠正了严徵只求简缓而无繁急的缺陷,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成为当时琴坛的重要一派。
上世纪,江南丝竹乐引起音乐家聂耳的重视,他将丝竹名曲《倒八板》改编成《金蛇狂舞》推向全国,刘天华的“变体新水令”直接根据江南丝竹音乐素材改编而成,使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有更多的发展,在全国颇有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弦索才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乐队编制]
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
“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
“竹”——笛、箫、笙;
其它——板、板鼓、碰铃。
(最近发现在上海郊县的丝竹乐队中有使用京胡、板胡和碟子)
其中以二胡、笛、箫为主,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相互和谐,手法
常用加花变奏,支声性复调的织体定法很有特点.
演奏时,每件乐器只使用一件,它的乐队编制最多就有十来件乐器,
甚至用箫、二胡、琵琶三件乐器来合奏江南丝竹,江南丝竹乐队鲜明灵便多样,
一般少则三、四人,多则九、十人。演奏者一专多能,乐队编制精简.
[音乐风格]
江南丝竹乐作为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音乐风格清新活泼,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
可用三个字概括为 “柔、细、轻”
柔:指乐队合奏音响柔润的特点;
细:指演奏风格精致细腻的特点;
轻;指乐曲侧重于表现轻快、愉悦的情趣。
形成以上这些特征,与丝竹音乐多在室内演奏有关
而这些音乐风格特点,就概括地表现出江南鱼米之
乡山清水秀的风貌和江南人民朴实豪爽的性格特点.
江南丝竹乐曲
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简便易行,适宜推广,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江南丝竹曲目丰富,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聂耳曾改《倒八板》为《金蛇狂舞》,很快风靡全国;刘天华改编创作的《变体新水令》也早已成为乐坛名曲,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曲式结构上分为三类:
一、基本曲调的变奏,如《中花六》、《慢六板》、《欢乐歌》 、《云庆》;
二、类似西洋音乐回旋曲式的循环式结构,如《老三六》、《慢三六》;
三、多曲牌联奏的套曲,如《四合如意》、《行街》 。
这也就是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颇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八大曲。(丝竹八大曲名称的由来,却是在1939年间,丝竹家在上海新世界游乐场内设“丝竹游艺”,将上述八曲写分别写于八块牌子上,丝竹爱好者可从中任意选曲上台演奏,丝竹八大曲称谓则始于此。乐曲显尽江南秀美柔婉之风,富有情韵)
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可以说是江南丝竹中最著名的一首曲子了它是江南丝竹的文曲代表,原由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又名《老八板》)放慢加花而来,曲调清秀细雅,旋律幽雅而恬静,细腻优美动听。
在江南丝竹音乐中,以一支曲牌为母体,应用板式变化手法对其进行变化,派生出多首乐曲(或派生出一首大型套曲)是该乐种旋律展开常用的手法。其中最常用的母体就是《老六板》,由它演变出来的乐曲有《老六板》、《花六板》、《慢六板》、《中六板》和《快六板》,统称《五代同堂》。其中的《花六板》就是《中花六板》,可见该乐曲是《五代同堂》套曲中的一首,可单独演奏。《中花六板》为一板三眼形式,速度中庸,旋律中在骨干音的基础上,进行了加花变化,使其具有抒情、典雅之风格,富于江南丝竹乐曲轻快流畅的特点。乐曲在加花上的特点是把原《老六板》的旋律进行扩充,一拍扩充为四拍,但骨干音均保留在强拍和次强拍的位置。在旋律的五声性级进的基础上加入些跳进音程,并使用装饰音,使旋律轻松、流畅,色彩性强。
江南丝竹音乐的产生和延续,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及戏曲、民俗文化、群众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江南丝竹是江南水乡文化杰出的代表之一。 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江南丝竹班社均自行解散。至今,70岁以上的老艺人已相继离世,后继乏人,加上传统曲目传谱很少,江南丝竹日渐濒危。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探究:什么叫“新民乐”?新在哪里?你喜欢当今流行的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吗?为什么?
?那还是很多年前
??在一首乐曲里
??初识江南
??丝竹的清婉回旋下
??山清水秀
??米香鱼欢
??
??箫声悠扬
??似一只云雀
??穿越云霄振翅盘旋
??扬琴敲击的飞快
??巧手加花
??尽在它与琵琶之间
??惟有二胡不紧不满
??衬托了他人的华丽
??展示了自己的丰满
??
??我看见四位捣衣的姑娘
??对着穿梭的小船
??齐声脆喊
??幽雅的江南
??爽朗的江南
??
三、江南丝竹的音乐特征
江南丝竹音乐风格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乐曲概括地表现了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乐观性格,体现了山清水秀的江南风貌和民间节庆的风俗情景。江南丝竹乐曲大多来自民间的器乐曲牌,传统著名乐曲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号称“八大名曲”。江南丝竹“八大名曲”是流传于上海一带并有上海地方色彩的地域性风格的乐曲,但在演奏上上海市区和郊区又有较大的区别,郊区演奏加大件打奏乐器,风格较粗犷。江南丝竹深受吴文化的影响,曲调欢快流畅,清新活泼,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特征,其音乐特征如下:
1、调式及音调特征
江南丝竹多用羽、徵、商调式,调式转换交替方面是同宫体系内宫、徵、羽调式交替较多。乐曲各小段音乐由强调宫音或徵音开始而结束在羽音上,给听者带来柔美的色彩。有时结束音在角音上,音乐韵味无穷,给听者留有美好的想象空间。另外,上五度移宫形式调式转换的情况也较多。江南丝竹的音调在演奏上以笛子和二胡演奏骨干音,旋律的骨干音主要保留在强拍和次强拍上,各种乐器都可在曲调骨干音的基础上加花修饰,作五声音阶级进和小的波浪式迂回进行,各自发挥其特点,灵活自如地依据一定的规律相互对比、烘托,运用旋律上简繁相让,动静得当,有断有连,有高有低,嵌挡让路的相互关系,既有变化而又有机地揉成一体。曲调和节奏上相互照应,旋律中的跳进音程,由二胡作装饰性的演奏,以增添旋律的色彩性。力度上强弱起伏,组合成和谐的支声复调,将音乐表达得出神入化,同时体现了中国音乐美学注重“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
2、节拍、节奏
(1)节拍方面,江南丝竹以2/4、4/4拍为主,但由于音乐情绪的需要,便形成了反映音乐风格的混合节拍,如《老六板》是江南丝竹中大套曲的单曲板式变奏体乐曲,全曲将《老六板》原形逐步装饰加花的变体《快花六》、《花六板》、《中花六》、《慢花六》五曲,即从有板有眼、添眼加花发展到一板一眼,再到一板三眼,最后一板七眼,在节拍上是1/4、2/4、4/4、8/4的扩充变化。
(2)节奏方面江南丝竹多用八分音符,附点音符以及加花形成的十六分音符,也有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和前十六后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节奏丰富且多变,名乐高潮时有时也用强烈的切分节奏,以表达音乐欢怯的情绪。
3、曲体结构
江南丝竹的曲体除一般民间音乐常见的单曲变奏与多首曲牌联缀的曲式结构外,还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的特点。江南丝竹乐曲《中花六板》是以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为基础,扩充加花变化而成的。乐曲以一个曲牌为母体,运用板式变化手法派生为一首大型套曲,是江南丝竹音乐旋律展开的一个常见的单曲板式变奏体手法。《欢乐歌》也是一首单曲板式变奏体乐曲,全曲由“欢乐歌”原形及其变体“花欢乐歌”两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是承启转合关系的单曲段体,《欢乐歌》在实际演奏中先奏慢速的花体,曲调委婉、悠扬,柔美抒情,后奏快速的原形,其旋律简洁流畅,轻松活泼。乐曲的结构层次分明,音乐情绪渐趋高涨,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之情。江南丝竹《三六》曲调华丽清新,流畅活泼,在结构上以一个固定的段落反复出现五次,形成花番式循环体的曲式结构特点,全曲由十一个段落组成,番部称作合头,形成具有展开性而又有相对独立立足点的段落。《行街》是联曲结构无再现的多段体,全曲由《小拜门》、《玉娥郎》、《云阳板》、《急急风》四个曲牌联缀演奏。
4、速度、力度
江南丝竹音乐韵味的轻重有序,虚实相间,连绵起伏与演奏的速度的把握和力度控制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修养的力度演奏和演奏者彼此间声部韵律便带来了不可言传千变万化的丰富音响,是江南丝竹特有的风味。江南丝竹音乐中,速度、力度的处理常是乐曲的开始部分的散板的形式演奏,力度较弱,随后力度渐强,速度由慢到快,运用渐变的方式,体现一种从恬静趋于热烈的情绪变化。多段体乐曲各部分是慢、快、慢、快、急的交替。乐曲结束时常转为散板或慢板,力度由强转弱,音乐渐渐消失。主奏乐器演奏旋律中力度常作橄榄腔处理。《欢乐歌》、《云庆》、《行街》乐曲开头不用散板,《行街》的结束在快速而热烈的气氛中戛然而止。
江南丝竹是中国音乐中一种独特的地域性的音乐文化。它奏出了江南人民清秀含蓄的性格,体现了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生活幸福的社会风尚。保护特有的原生性江南丝竹音乐文化,是我们音乐工作者的责职。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新意又反映时代精神的现代作品,在传承音乐文化遗产中,光大丰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这朵美丽的奇葩——江南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