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梅兰芳——《楚辞》“兰生变而不芳兮’
朱自清名乎其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蒋中正——《楚辞》“跪敷衽以陈词兮,耿吾既得中正。”
周信芳——“苟余情其信芳”
戴望舒——“前望舒使先驱兮”
南怀瑾——“怀瑾握瑜兮”
宋嘉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黄蓉、郭芙——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周芷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阿衡——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苏荃——荃不察余之情兮
反信谗而齐怒。
殷离、苗若兰、南兰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李沅芷——《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此姝之名,尽在诗中。
诗的后一句“思公子兮未敢言”倒与李沅芷对余鱼同的那份情愫有三分仿佛。
梅超风——原名的“梅若华”。出自《楚辞》《天问》章:“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风清扬——“婉兮清扬,语笑嫣然”
古人“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的取名习惯
《离骚》中出现的香草共十八种:江离、芷、兰、莽、椒、菌、桂、蕙、茝chǎi、荃、留荑、揭车、杜衡、菊、薜荔bìlì、胡绳、芰jì、荷、芙蓉。
《九歌》中有十六种:杜若、辛夷、蘼芜、女萝、芭、芷、兰、椒、桂、蕙、荪、杜衡、菊、薜荔、荷、药、芙蓉.
移情于物,香草美人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班固
离骚
屈原
楚辞
『得名及内容特点』
一、产生于战国时代中国南方,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的诗歌样式
二、汉代刘向将屈原、宋玉以及他们的模拟者的作品16篇汇编成《楚辞》
三、“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书楚語」:
使用楚国方言,如“兮”等
「作楚声」
:南方民间的巫歌,富于幻想
「纪楚地」
:楚国位于今湖北一带,有“洞庭”、“沅”、“江”等地名
「名楚物」:“兰”、“蕙”、“薜荔”等物产
楚辞
『形式特点』
一、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
二、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
三、用韵不严格
四、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
照一般的说法,凡是诗句加有“兮”“些”语助词的作品,不分写作时间先后,不论作品内容,以及作者是否楚国人,都称“骚体”。
『诗体解放』
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创造出句法参差的体裁
『浪漫诗风』
奇特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影响唐代诗人李白和李贺
『创造赋体』
铺张的手法影响汉赋的写作方式。
楚辞的影响
战国末期楚国人(公元前340—公元前278)
,名平,字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流放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离骚》——
叙述了屈原的家世出身和政治理想,倾吐了诗人的爱国信念和苦闷心情。
《九歌》——
由《国殇》、《山鬼》、《礼魂》等11篇組成,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写成的祭神组曲。
《九章》——
由《惜诵》、《涉江》、《哀郢》等9篇组成,写屈原被放逐的经历、处境和悲愤心情。
《天问》——
全篇由四言的疑问组成,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古代史事提出了百多个问题,表先现屈原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屈原作品简介
『浪漫主义』
有狂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幻想
『楚地特色』
描写了楚国的山川气候,记述了楚国物产,运用楚地方言等
『比兴手法』
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用众女妒美比喻群小嫉贤
屈原作品特色
按习惯,《离骚》以节论,每四句为一节,课文24句为《离骚》的前六节。这六节根据内在的逻辑关系又可以分成几部分呢?(提示:课文右侧的“对话栏”里的内容能够给我们一些帮助。)
[明确]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8句):自己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
瑞和美好的名字。
第二部分(第9—12句):自己一直在追求着美好的品
格和才能(以香花美草为喻)。
第三部分(第13—24句):自己对时光流逝不能为国
效力和君王昏聩、国家动乱
的担忧。表达自己愿为国效
力,为楚王引路的决心。
?
(一)研读第一部分。
?
1.对话栏说这部分“叙说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这三点分别是哪几句写出来的?
???
2.写这几点分别有什么作用?
(1)写高贵的出身:从远祖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王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表明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
(2)写出生的祥瑞: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时,对自己在这个时候降生充满自豪。
???
(3)写美好的名字:诗人自述父亲给他起的美好的名字,包含着父亲对他品德的美好期望,诗人也把这作为自己美好人格的准则。
???
这三点共同表现出了作者高度的庄重自爱。
(二)研读第二部分。
???
有人说“‘内美’句承上,‘修能’句启下。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内美”承上是指第1—8句中所说的自己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这都是上天与先人赐予的。诗人并未满足,依然“重之以修能”。
“修能”句启下,第11—12句就用采集香花美草来比喻自己对“修能”的追求,把江离与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结成饰物挂在身边,只要是美好的品格,诗人都学习。
因此“内美”和“修能”正是作者对自己高尚品格和美好才能的评价,正是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三)研读第三部分。
?
1.有人说中说第13—20句“焦虑之情,忧患之意,溢于言表”,请同学们具体说说,作者为什么会表现出“焦虑之情,忧患之意”呢?
???
[明确]“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对一心报国的诗人而言,最令人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而另一方面,诗人更是充满忧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在这里指君王,君王昏聩误国,保守落后,政治混乱。诗人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所以作者会表现出“焦虑之情,忧患之意”。
2.有人说说第2l一22句“上句词直,下句意婉”,你是怎么理解的?
???
[明确]这两句的抒情对象都是楚王。“不抚壮而弃秽兮”是劝告楚王把握年岁盛壮的时机,丢掉秽恶的行径。直接说君王行径秽恶,这就是“词直”。诗人下旬中却改用商量的语气说“何不改此度”,婉转地说“为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呢?”体现了诗人虽然对楚王的秽恶行径非常愤恨,但他依然忠于楚王,对楚王还是很恭敬的。这就是“意婉”。
3.有人说第23—24句“崇仰真理,当仁不让。强烈的道德觉醒”,你是怎么理解的?
???
[明确]诗人想像驾着骏马奔向远方,他热情地回首,望着徘徊无路的楚王,高喊着:“来吧,我为你在前面引路!”诗人崇仰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所以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在他的思想中,自己是顶天立地的人。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的觉醒。
九、简析艺术手法。
?
(一)《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
(二)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
用“乘骐骥”比喻美好追求和政治理想。
十、课堂小结。
?
《离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司马迁称:“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我们的课文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特点,短短的24句,我们看到了屈原对高尚品格和美好才能的追求,看到了他对楚国的无比忠诚和责任感。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屈原,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人大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坐在温总理身边的美女翻译张璐,由于现场流利地翻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也受到网民的热捧。
网友们的热评则更富有感彩,大家议论最多的,正是她翻译古典文学的能力。温总理引用《离骚》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许多网友发现张璐的翻译有很巧妙的地方,“汉语习惯说‘九死’,英语一般要死上thousand
times(一千次)才够。”认为张璐把“九”翻译成“thousand
times”非常贴切,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张璐译: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
’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2、“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张璐译文: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愤青版翻译
我的老祖宗是一个皇帝呀,?
我老爸是那个大人物伯庸。?
我出生那天也是个好日子,?
据说什么牛逼星正好出来?
老头子们也不敢小视我耶!?
给我起了个NB烘烘的名字?
我的名是啥呀,正则,?
我的字是啥呀,灵均,?
你看呀,我刚生出来就牛气,?
可我还是很努力。
什么离什么芷什么兰,?
挂满了一满身。?
真是着急呀,
我已经是二十好几的人了
……
作业,翻译具有个人风格的《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