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石灰石做华表
B.氢氧化钠改良土壤
C.熟石灰做干燥剂
D.碳酸钠制洗涤剂
2.海水中溶有少量氯化镁,海边又盛产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某化工厂以它们为主要原料生产镁的大致程序是:
(1)高温煅烧石灰石;(2)用步骤(1)中产生的氧化钙投入到适量的海水中充分反应;
(3)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再进行蒸发;(4)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
关于该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B.该流程中涉及到的盐共有3种
C.流程中的起始原料有:石灰石、海水、稀盐酸
D.该流程最终产品有熟石灰、镁、氯气
3.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
+
H2O
复分解反应
B.美丽的溶洞中的钟乳石的形成:CaCO3+CO2+H2O=Ca(HCO3)2
化合反应
C.拉瓦锡探究质量守恒定律:2HgO=2Hg
+
O2↑
分解反应
D.焦炭还原氧化铁得到铁:2Fe2O3+3C4Fe
+3CO2↑
置换反应
4.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除杂试剂
操
作
A.
CO2(CO)
O2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B.
KCl(MnO2)
H2O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对滤液蒸发
C.
Zn(Cu)
CuSO4溶液
滴加适量CuSO4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
D.
NaCl溶液(CaCl2)
CO2
通入适量的CO2,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5.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碳酸钠、氢氧化钠
B.M点表示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不同
D.O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化学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加入氯化钡溶液
B
稀释浓硫酸
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
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
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
D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A.A
B.B
C.C
D.D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8.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此时可以适量施用的一种复合肥是
A.NH4HCO3
B.KNO3
C.Ca(H2PO4)2
D.KCl
9.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CO3、KCl、HNO3、Na2SO4
B.K2CO3、H2SO4、HNO3、BaCl2
C.HCl、AgNO3、HNO3、NaCl
D.Na2SO4、NaOH、CuSO4、NaCl
10.物质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Al2S3+6H2O=2Al(OH)3↓+3H2S↑.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F的水解产物是NaOH和HF
B.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C.PCl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PH3
D.Mg3N2水解产物是Mg(OH)2和NH3
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CO3(CaO)
无
高温
B
H2O(植物油)
洗涤剂
振荡、搅拌
C
CuO(铜粉)
足量氧气
灼烧
D
KC1(KC1O3)
二氧化锰
加热
A.A
B.B
C.C
D.D
12.分离氯化钾、氯化铜、碳酸钙的混合物,在不引入新杂质的条件下,可以依次加入的一组试剂是
A.水、氢氧化钠、盐酸
B.水、氢氧化钾、盐酸
C.氢氧化钾、盐酸、水
D.盐酸、水、氢氧化钠
1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K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可能有KCl
②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没有Na2CO3
③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④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4.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增加肥效
B.用Ba(NO3)2除去ZnCl2溶液中的ZnSO4杂质
C.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NH4NO3、(NH4)2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
D.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Na2CO3、K2SO4、BaCl2、HCl四种无色溶液
二、填空题
16.现有五种物质:A.小苏打
B.浓硫酸
C.碳酸钙
D.氯化钠
E.纯碱,请用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2)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
(3)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是______;(4)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
17.将新鲜的鸡蛋浸泡在饱和石灰水中可使鸡蛋贮存6~7个月不变质.石灰水是用新烧制的生石灰配制成的,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烧制生石灰:_______________;
②配制石灰水_______________.
③石灰水可使鸡蛋不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④浸泡一段时间后,鸡蛋的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覆盖物,白色覆盖物可以用稀盐酸除去,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四个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填番号)
18.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H、O、C、S、Ca、N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____;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_____;
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可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
(2)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高温度会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的饱和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用化学式填写)
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____;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____;
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___;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____。
19.请按要求从氮气、铜、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铁、氯化钠、盐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空气中的一种单质__________
(2)一种可溶性的盐__________
;
(3)可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
;
(4)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_____
20.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小磊同学取水样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产生大量浮渣,说明该水样是硬水。生活中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
(2)晚饭后,通常用洗涤剂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涤剂具有_________作用。
(3)小婷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抽到的题目为“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溶解过程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
(4)小宇同学想要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从粗盐中获取精盐,蒸发过程中当________时停止加热;在蒸发滤液时发现有少量液体飞溅,导致所得精盐的产率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三、推断题
21.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中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
①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桥:若A~F分别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__________。
22.下图中的六个圆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为氧化物,C、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要鉴别白酒与白醋,采取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
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____________溶液,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3
试剂X
…………….
①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完成方案3:
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酚酞溶液
b
铜
c
镁
d
氧化铜
e
氢氧化铜
f
硝酸钡溶液
③在做完此题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鉴别物质的一般规律: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______________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五、计算题
24.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12
g(主要成分Na2CO3,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
(1)共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5.小英同学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5g,现将75g的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量/g
25
25
25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
m
0.4
(1)m的值是_______________g
(2)求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C
6.C
7.A
8.B
9.B
10.C
11.C
12.B
13.A
14.A
15.C
16.
C
A
E
B
17.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④②
①
④
18.CO2
H2SO4
Ca(OH)2
CaO
温度升高,氢氧化钙因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
CaCO3
CuSO4
NaOH
NaCl
19.
20.肥皂水
煮沸
乳化
大于
搅拌,加速溶解
出现较多固体
偏低
21.Ca(OH)2
置换反应
2HCl+?Na2CO3=?2NaCl+?CO2↑+?H2O
H2O
22.(1)
(2)Ba(OH)2+H2SO4=BaSO4↓+2H2O
(3)(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23.闻气味
氢氧化钙
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有气泡冒出
acde
不同的现象
24.(1)4.4;(2)7.3%
25.(1)2(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