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基本算法语句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基本算法语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3-05 17: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1.2 基本算法语句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理解”的. 因此我们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来表示.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一、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
在每个程序框图中,输入框与输出框是两个必要的程序框,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这个程序框?其功能作用如何?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一、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INPUT
注:1.“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它可以用字母、符号、文字等来表述.
变量
“提示内容”

2.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一般用字母表示,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提示内容加引号,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
INPUT
输入a, b, c
输入x
INPUT “x=”;x
INPUT x
INPUT “x”;x
“a,b,c=”
INPUT “a=,b=,c=”;a,b,c
;a,b,c
INPUT a,b,c
INPUT 3+5
注:1.“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它通常是常量或变量的值;
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表达式
“提示内容”

PRINT
2.表达式一般是表示输出信息所对应的字母或代数式.PRINT语句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运算结果和系统信息.
PRINT “S=”;S
PRINT “S=”;a+b
在计算a与b的和时,可直接写成
输出S
PRINT S
输出a, b, c
PRINT a,b,c
也可以输出一句话
PRINT “输入错误”
PRINT “a=,b=,c=”;a,b,c
数学符号
计算机符号
×

*
÷
<>

>=

乘方

3x2
3*x∧2
开平方
SQR(x)
求余数
7÷2
7 MOD 2
例1.已知函数y=x3+3x2-24x+30,写出自变量x对应的函数值的算法、程序框图及程序?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x的值.
第三步,输出y.
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
算法:
该算法是什么逻辑结构?其程序框图如何?
开始
输入x
结束
输出y
y=x3+3x2-24x+30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x的值.
第三步,输出y.
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
该算法的计算机程序:
开始
输入x
结束
输出y
y=x3+3x2-24x+30
INPUT “x=”;x
PRINT “y=”;y
END
例2 写出计算一个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的算法、程序框图和程序.
算法:
第一步,输入该学生三门课的成绩a,b,c.
第三步,输出y.
第二步,计算 .
第一步,输入该学生三门课的成绩a,b,c.
第三步,输出y.
第二步,计算
算法:
程序框图:
输出y
输入a, b, c
开始
结束
程序框图:
输出y
PRINT “平均成绩=”;
程序:
INPUT “数学=”;a
INPUT “语文=”;b
INPUT “英语=”;c
END
输入a, b, c
开始
结束
(a+b+c)/3
S=(a+b+c)/3
PRINT “平均成绩=”;S
二、赋值语句
在算法的程序框图中,处理框是一个常用的程序框,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这个程序框?其功能作用如何?
赋值、计算.
二、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变量=表达式
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叫做赋值号.计算机在执行赋值语句时,先计算“=”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左右两边不能对换.
x=5
a=b
b=a
5=x
b=a+c
a=b=2
x+y=0
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的程序: A=10
A=A+15
PRINT A
END
那么,A的输出值是多少?
25
练习: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
a=2
b=3
d=(a+b+c)/3
c=4
a=b
b=c+2
c=b+4
PRINT “d=”;d
运行结果
为 .
a=3
b=6
c=10
※例4. 写出“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的程序.
INPUT “A,B=”;A,B
PRINT A,B
x=A
A=B
B=x
PRINT A,B
END
教材24页练习1:
INPUT “华氏温度=”;t
PRINT “摄氏温度=”;S
END
S=(t-32)*(5/9)
(华氏温度-32)
摄氏温度
教材24页练习2:
结束
输出S
输入a,b,c
END
INPUT
“a,b,c=”
;a,b,c
P=(a+b+c)/2
PRINT “S=”;S
S=
SQR(
P*(p-a)*(p-b)*(p-c))
1.2 基本算法语句
1.2.2 条件语句
问题提出
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分别是什么?
输入语句: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输出语句: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赋值语句: 变量=表达式
2.对于顺序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我们可以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写出其计算机程序.对于条件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算法语言,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条件语句.
知识探究(一):条件语句(1)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END IF
思考1:下图是算法的条件结构用程序框图表示的一种形式,它对应的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设定为:
满足条件?
步骤A


你能理解这个算法语句的含义吗?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END IF
满足条件?
步骤A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符合,那么(THEN)执行语句体,否则执行END IF之后的语句.
思考2:求实数x的绝对值有如下一个算法:
第一步,输入一个实数x.
第二步,判断x的符号.若x<0,则x=-x; 否则,x=x.
第三步,输出x.
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
x<0
开始
结束
输入x

x=-x
输出x

思考3:这个算法含有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你能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
x<0
开始
结束
输入x

x=-x
输出x

END
INPUT x
IF x<0 THEN
x=-x
END IF
PRINT x
思考4:阅读下面的程序,你能说明它是一个什么问题的算法吗?
INPUT “a,b=”;a,b
IF a>b THEN
x=a
a=b
b=x
END IF PRINT a,b
END
对实数a,b按从小到大排序.
知识探究(二):条件语句(2)
思考1:下图是算法的条件结构用程序框图表示的另一种形式,它对应的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设定为:
满足条件?
步骤1
步骤2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你能理解这个算法语句的含义吗?
满足条件?
步骤1
步骤2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
符合,那么(THEN)执行语句体1,
否则(ELSE)执行语句体2.
思考2:求实数x的绝对值又有如下一个算法: 第一步,输入一个实数x.
第二步,判断x的符号.若x≥0,则输出 x;否则,输出-x.
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
x≥0
开始
结束
输入x

输出x

输出-x
思考3:你能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
x≥0
开始
结束
输入x

输出x

输出-x
END
INPUT “x=”;x
IF x>=0 THEN
PRINT x
ELSE
PRINT -x
END IF
思考4:阅读下面的程序,你能说明它是一个什么问题的算法吗?
INPUT “x=”;x
IF x>=1 THEN
y=x∧2+3*x
ELSE
y=x-4
END IF PRINT y
END
求分段函数
的函数值.
理论迁移
例1 将下列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
开始
输入a,b,c
△= b2-4ac
△≥0?
△=0?

x1=p+q
输出x1,x2
结束


x2=p-q
输出x1=x2=p

输出“方程没有实数根”
END
INPUT “a,b,c=”;a,b,c
d=b∧2-4*a*c
IF d>=0 THEN
p= -b/(2*a)
q=SQR(d)/(2*a)
IF d=0 THEN
PRINT “x1=x2=”;p
ELSE
PRINT “x1,x2=”;p+q,p-q
END IF
ELSE
PRINT “No real root.”
END IF
例2 编写程序,使任意输入的3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
第四步,将b与c比较,并把小者赋给c,大者 赋给b.
第一步,输入3个整数a,b,c.
第二步,将a与b比较,并把小者赋给b,大者 赋给a.
第三步,将a与c比较,并把小者赋给c,大者 赋给a.
第五步,按顺序输出a,b,c.
算法分析:
开始
输入a,b,c
b>a
t=a
a=b
b=t
t=a
a=c
c=t
t=b
b=c
c=t



输出a,b,c

c>b

c>a

结束
INPUT a,b,c
IF b>a THEN
t=a
a=b
b=t
END IF
IF c>a THEN
t=a
a=c
c=t
END IF
IF c>b THEN
t=b
b=c
c=t
END IF
PRINT a,b,c
END
小结作业
2.编写含有多个条件结构的程序时,每个条件语句执行结束时都以END IF表示.
1.条件语句有两种形式,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问题适当选取.
作业:P29练习: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