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练习—2021年中考科学华东师大版二轮专题巩固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练习—2021年中考科学华东师大版二轮专题巩固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9 08:2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世界上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至今用不上电。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设计制作了一种发电足球,球在被踢的过程中,其内部装置能够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用来点亮
LED
灯。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A.动能→电能→化学能→光能
B.电能→动能→化学能→光能
C.动能→电能→光能→化学能
D.电能→动能→光能→化学能
2、近年以来,安宁河谷地区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风能
C.水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3、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B.2
kg的煤完全燃烧比1
kg的煤完全燃烧热值大
C.1
kg煤燃烧放出3×105
J的热量,则煤的热值为3×105
J/kg
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不同的物质热值一般不同
4、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同时涉及到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是(  )
A.撑杆跳
B.
滚摆运动
C.秋千摆动
D.给钟表上发条
5、掷实心球是我市的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则实心球(  )
A.在a处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的动能为零
C.在b处的重力势能最大
D.在d处的动能为零
6、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我们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如图所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受力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到C的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大
B.从A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C.从A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D.从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减少的动能等于跳板增加的势能
7、如图用电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电熨斗
B.洗衣机
C.电水壶
D.电烙铁
8、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定律之一,下列有关该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根据该定律可知:某个人具有的能量总是保持不变
B.“摩擦生热”是创造热能的过程,说明能量可以从无到有创造出来
C.自然界任何制造永动机的设想,无论它多么巧妙,都是徒劳
D.一个单摆在来回摆动多次后总会停下来,说明能量是不守恒的
9、飞机在空投救灾物资时保持匀速直线飞行(高度不变),则下列关于飞机机械能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变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10、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时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则运动员(  )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11、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始终比重力大
B.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
C.小球的机械能在不断减少
D.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1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现打开小车底部的排水孔,排出车内的水。则在排水过程中,对小车的运动速度、小车和车内剩下水的动能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增加、动能不变
B.速度不变、动能减少
C.速度增加、动能减少
D.速度减少、动能减少
13、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C.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D.t2到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14、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 D )
A.从O点至B点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从B点至C点只有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
D.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
15、如图所示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弧形轨道,A、D是轨道上同一高度的两点,铁球M从轨道的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经过最低点B时具有的动能为50焦,则小球到达C点时的重力势能(不计空气阻力)(  )
A.大于50J
B.小于50J
C.等于50J
D.无法确定
16、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雨用相同的斜面、长木板和纸盒,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测量出每次实验中纸盒移动的距离,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1)小雨通过观察比较纸盒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与以下选项中的
相同.
A.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表示
B.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研究分子间隙
C.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D.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我们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2)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选图甲和图
进行实验.
(3)如果纸盒与小球碰撞的侧面过于柔软,则纸盒的移动的距离会偏小,请分析解释原因

17、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留下圆班说明皮球下常到纸面上时发生了________,此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分析图中两个圆斑大小,还能知道,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________(选填“A”或“B”),由此可间接知道;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18、在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细线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从位置B拉到位置A,由静止释放小球,观察小球从A→B→C的过程中的高度和速度的变化,并测出了小球在A、B、C三个位置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值,从而分析这一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数据如表所示。
运动过程或位置
A
A→B
B
B→C
C
动能Ek(J)
0
增加
4.98
减少
0
重力势能EP(J)
5.00
减少
0
增加
4.97
(1)小球在图中的C位置,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球从A→B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加,高度不断降低,这个过程中是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___________;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在逐渐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小球受到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3)在实验中,如果换用质量为2m的小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小球到达B位置时的机械能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质量为m的小球到达B位置时的机械能。
19、小江同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
橡皮条
橡皮条宽/cm
橡皮条长/cm
弹射的水平距离/m
1
a
0.50
20.00
10.10
2
b
0.50
30.00
8.20
3
c
1.00
20.00
14.0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
(2)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______________有关;
(3)比较低1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还与橡皮条的_____有关;
(4)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A、窄面长的
B、宽面长的
C、窄面短的
D、宽面短的.
19、光滑斜面甲与水平面AB平滑连接,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B点静止,如图甲;在AB上的C点平滑拼接另一光滑斜面乙,已知AB=3AC,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小球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说明小球在乙斜面到达的最大高度h与H的数量关系及理由。
(2)要使小球在乙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变为2
h,小球应在甲斜面上多高处静止释放,并说明理由。
21、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对可燃冰实现了安全可控开采。1
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150
m3的天然气。[q天然气=2.1×107
J/m3,c水=4.2×103
J/(kg·℃)]
(1)1
m3可燃冰释放出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是多少?
(2)若上述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将多少千克的水从20
℃加热至95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A
C
B
B
C
A
D
11
12
13
14
15
C
B
C
D
B
16.(1)D;(2)乙;(3)纸盒的形变需要消耗部分机械能.
17.
弹性形变;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B;高度
18.(1)2(2)动能;空气阻力(3)大于
19.(1)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2)长度(3)宽度(4)D
20.
解:(1)从释放点到B点静止,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在AB水平面上由于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因为AB=3AC,所以在AC上损耗的机械能是AB上的三分之一,所以乙斜面上时机械能比甲斜面上时的机械能少三分之一,故上升的高度h=H
(2)小球在乙斜面上升高度为2h,即H,因为AC段上消耗的机械能与第一次相同,即消耗高度的机械能,所以原来小球在甲斜面上的释放高度是:2h+=H+=H
21.
解:(1)1
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150
m3天然气,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V=2.1×107
J/m3×150
m3=3.15×109
J;
(2)水的质量:
m===104
kg。
答:(1)1
m3可燃冰释放出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是3.15×109
J;(2)可将104
kg的水从20
℃加热至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