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最后一战考前查漏补缺名著检测
1.名著阅读,回答后面各题。
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1)文中的“他”是谁?
(2)在整部作品中,“他”的性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王冕
B.牛浦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名著的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一直是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说实在的,我(像他常叫我的那样)就是他的眼珠。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仔细察看语言、野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周围的天气——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在这种效劳中,我尽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他也感到我是如此深情地爱着他,我这样照料他就是满足我自己最愉快的愿望。
(1)上面的选段出自哪一部名著?该名著的作者是谁?
(2)上文选段的心理描写运用了第几人称?请简述这一人称的表达效果。
(3)这部小说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说中哪一点“独特的光芒”使你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请从下面两个与武松相关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
①景阳冈打虎
②醉打蒋门神
(2)有人说:“你是谁,决定了你的起点;和谁在一起,才决定你的终点。”下面名著中的人物你会选择和谁在一起?请结合与人物相关的情节说说你的理由。
①《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
5.名著阅读。
(1)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2)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6.名著阅读。
“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骨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1)此语段出自《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船长是__________(人物)。
(2)体会文段中的语言,概括作品中船长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任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是吴敬梓,它是我国清代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B.小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整本书开首以王充“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D.《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很有特点,它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8.阅读名著的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一直是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说实在的,我(像他常叫我的那样)就是他的眼珠。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仔细察看,用语言来描述田野、树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周围的天气——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在这种效劳中,我尽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他也感到我是如此深情地爱着他,我这样照料他就是满足我自己最愉快的愿望。
(1)上面的选段出自《
》(篇名),作者是
。(人名)
(2)上文选段的心理描写运用了第一人称,请简述这一人称的表达效果。
(3)这部小说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说中哪一点“独特的光芒”使你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9.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A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B__。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后(后果)的情节。(限20字以内)
中考语文最后一战考前查漏补缺名著检测参考答案
1.名著阅读,回答后面各题。
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1)文中的“他”是谁?
(2)在整部作品中,“他”的性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祥子
(2)理想一次次破灭,他从一个拥有梦想的坚忍的老实人,变成了一具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依据“他把车拉出去”可推知,文本出自《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20年代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的辛酸故事。祥子刚从农村进入城市时,发愤图强,力求上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后来走向堕落,变成了无耻,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据此可完成本题作答。
2.《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王冕
B.牛浦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选A。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他有远见,向朱元璋献策,让其以仁义服人,平定天下;他不慕名利,朱元璋征召他做官,他为躲避入仕归隐会稽山。可见他是一个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示例二:我选B。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他偷了牛布衣的诗稿,盗用了牛布衣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媚态毕现。可见牛浦郎是一个追名逐利、自甘下流的小人。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从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小说中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1)王冕: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叹:这种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将来的读书人恐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他们因此会把学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
(2)牛浦郎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此人原为乡间的一位少年,识些字,也读些书,尤其爱读诗。一个偶然的机会,牛浦郎得到了当时已经逝世的一位诗人牛布衣的诗集,就动了歪心思。想着牛布衣姓牛,自己也姓牛,干脆自己冒充牛布衣得了。从此,这少年就从牛浦郎变成了牛布衣,摇身一变成了著名诗人。牛浦郎这种行为当然十分无耻,但他自己却洋洋自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媚态毕现。可以看出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
3.阅读下面名著的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一直是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说实在的,我(像他常叫我的那样)就是他的眼珠。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仔细察看语言、野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周围的天气——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在这种效劳中,我尽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他也感到我是如此深情地爱着他,我这样照料他就是满足我自己最愉快的愿望。
(1)上面的选段出自哪一部名著?该名著的作者是谁?
(2)上文选段的心理描写运用了第几人称?请简述这一人称的表达效果。
(3)这部小说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说中哪一点“独特的光芒”使你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答案】(1)《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2)运用了第一人称。表达效果:①亲切、自然,便于拉近“我”和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便于抒情,通过“我”的口吻更能表达简?爱和罗切斯特历尽艰辛彼此相惜的真挚感情。
(3)示例:①小说塑造的勇敢白强、纯洁坦荡、自尊自爱敢于抗争的简?爱,给了我成长路上克服困难,勇敢向上的积极力量;②主人公简?爱在维多利亚时代等级森严,男权、神权至上的背景下敢于反抗,主张男女平等、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使我认识到“做自己的艰难和重要,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③从盖茨海德府受到舅妈家的侮辱到洛伍德学校的恶劣生活环境,简?爱只要有机会就会读书学习,她在逆境中从未放弃自己,这使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解析】(1)选段出自《简·爱》,它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都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小说以其真切感人的情节和细腻传神的笔法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2)此题考查的是人称及其作用。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选段运用的是第一人称“我”,这样亲切自然,增加真实感,便于直接抒情。
(3)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简爱》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首先因为其中渗透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其次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谦谨、坚强而有独立精神的形象。简爱幼年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饱受欺凌;后来又进了孤儿院受尽折磨。她贫穷矮小,貌不惊人,但她凭着一颗坚强高尚的心灵,自尊自立。她与罗切斯特的爱真诚炽热,又坚决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请从下面两个与武松相关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
①景阳冈打虎
②醉打蒋门神
(2)有人说:“你是谁,决定了你的起点;和谁在一起,才决定你的终点。”下面名著中的人物你会选择和谁在一起?请结合与人物相关的情节说说你的理由。
①《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
【答案】(1)①示例:武松喝了十多碗酒,独自走上景阳冈。走了一段,酒力发作,躺在大青石上正要睡,一只吊睛白额猛虎从乱树背后跳出来扑向他,武松躲过,抡起梢棒,梢棒打在枯枝上折断;老虎又扑过来,武松就势揪住老虎的顶花皮,按住它,几十拳把老虎打死了。
②示例:施恩厚待武松,武松答应替他夺回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酒店。在去快活林酒店的路上,武松喝了几十碗酒,装作十分醉,把蒋门神的妾及两个酒保扔进酒缸,引出蒋门神,连踢带打,打得蒋门神求饶,依了武松“离了快活林回乡去”等三件事,把快活林酒店归还给施恩。
(2)①“曹先生”示例:曹先生对待祥子亲切平等,即便因祥子拉车摔倒而使自己受伤,车子破损,也丝毫没有埋怨祥子,只有关心。他的善良与仁义让祥子有了做人的尊严,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曹先生能给困境中的人带来温情和希望,所以我选择曹先生。
②“朱赫来”示例:朱赫来教保尔拳击和知识,让保尔第一次知道了布尔什维克和列宁,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路,最终使保尔成长为优秀的革命战士。朱赫来是一位优秀的启蒙者和引领者,所以我选择朱赫来。
【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用简洁的语言把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即可。“景阳冈打虎”和“醉打蒋门神”都是和武松有关的故事,两个故事的相似处在于武松都喝了很多酒。不同点在于“景阳冈打虎”主要表现了武松的胆大过人、武艺高强;而“醉打蒋门神”表现的是武松打抱不平、知恩图报的性格。在叙述故事情节时,重点叙述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景阳冈打虎:武松喝了十多碗酒,独自走上景阳冈。躺在大青石上正准备睡觉,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哨棒打在树枝上,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醉打蒋门神:施恩告诉武松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为施恩报仇,并与施恩结为兄弟。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不得不把快活林酒店归还给了施恩。
(2)这道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仁义善良,主要表现在他真心实意帮助祥子:“要是这么着呀,”曹先生迟疑不决的说,“除非我这儿可以将就你们。你一个人占一间房,你们俩也占一间房;住的地方可以不发生问题。不知道她会洗洗作作的不会,假若她能作些事呢,就让她帮助高妈;太太不久就要生小孩,高妈一个人也太忙点。她呢,白吃我的饭,我可就也不给她工钱,你看怎样?”曹先生的帮助给困境中的祥子带来了温情和希望,让祥子有了做人的尊严,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是保尔?柯察金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者和引领者。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家庭十分贫苦,经常遭受别人的欺负。是朱赫来教会了保尔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保尔最终成长为了一名勇敢、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5.名著阅读。
(1)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2)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答案】(1)C
(2)示例一:我选保尔·柯察金。他追求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人类的解放。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即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没有放弃。可以说,他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
示例二:我选江姐。临近解放,江姐组织越狱斗争。敌人策划在逃跑前杀害共产党人,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她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胜利的一生。
示例三:我选贝多芬。他从小受酗酒父亲的虐待,中年遭遇耳疾折磨和侄子的不孝,但他在痛苦中坚持创作,谱写了《英雄交响曲》《欢乐颂》等乐曲。他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对命运的抗争,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热切追求。
【解析】(1)C项的评价是在评价泰戈尔的诗。故选C。
(2)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可见他的追求是: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江姐: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恐惧和胆怯,是英勇中国人的代表,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尊敬。可见她的追求对光明和胜利。
6.名著阅读。
“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骨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1)此语段出自《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船长是__________(人物)。
(2)体会文段中的语言,概括作品中船长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任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尼摩
(2)头脑冷静,沉着智慧,富有正义感和奉献精神,反抗殖民主义者,是有勇有谋的工程师,海的隐者。
【解析】本题是对名著《海底两万里》阅读的考查。在阅读名著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本题解答依据自己对《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的了解和识记的常识知识作答即可。
7.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是吴敬梓,它是我国清代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B.小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整本书开首以王充“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D.《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很有特点,它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1.【答案】
C
【解析】整本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故C错误,选C。
8.阅读名著的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一直是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说实在的,我(像他常叫我的那样)就是他的眼珠。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仔细察看,用语言来描述田野、树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周围的天气——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在这种效劳中,我尽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他也感到我是如此深情地爱着他,我这样照料他就是满足我自己最愉快的愿望。
(1)上面的选段出自《
》(篇名),作者是
。(人名)
(2)上文选段的心理描写运用了第一人称,请简述这一人称的表达效果。
(3)这部小说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说中哪一点“独特的光芒”使你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答案】(1)《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2)①亲切、目然,便于拉近“我”和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便于抒情,通过“我”的口吻更能表达简·爱和罗切斯特历尽艰辛彼此相惜的真挚感情。
(3)示例:①小说塑造的勇敢自强、纯洁坦荡、自尊自爱、敢于抗争的简·爱,给了我成长路上克服困难,勇敢向上的积极力量。②主人公简·爱在维多利亚时代等级森严,男权、神权至上的背景下敢于反抗,主张男女平等、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使我认识到“做自己”的艰难和重要,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③从盖茨海德府受到舅妈家的侮辱到洛伍德学校的恶劣生活环境,简·爱只要有机会就会读书学习,她在逆境中从未放弃自己,这使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1)《简·爱》(Jane
Eyre)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2)第一人称是“我”,用“我”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能够更让读者有代入感,好似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更有亲切感和真实感,拉近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让读者对于文中“我”的所思所想、感情体会的更深刻,更好有利于作者去表达主题,在这部著作和这个选段里通过“我”的口吻更能表达简·爱和罗切斯特历尽艰辛彼此相惜的真挚感情。
(3)明确思路:扣住关键词“成长的力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写出其对自己成长的作用。示范:小说主人公简·爱在面对困境和诱惑时坦然、自尊、自强的态度给予我成长的力量,小时候面对周围恶劣的环境从不屈服,一直抗争;长大后面对爱情、面对遗产自尊自爱,这份自强令我敬佩。她身上的这些品质让我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有了敢于面对的勇气。
9.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A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B__。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后(后果)的情节。(限20字以内)
9.【答案】(1)
A.朝花夕拾;B.长妈妈。
(2)范进母亲因突然富贵跌倒而死。【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可知选段中描写的人物是长妈妈,她是鲁迅幼时的保姆。选段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范进中举之后,张乡绅登门拜访,送来五十百银子,并赠送给他一处房产,范进的老母亲看到家里陡然而富,乐极生悲,归天而去。可概括为:范进母亲因突然富贵跌倒而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