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 7 《萧》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 7 《萧》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8 10:5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箫》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班级
课型 唱歌教学 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分析 《箫》是一首山东汉族民歌。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全曲共有六个乐句,乐句长短不一,按小节划分乐句,4、3、4、4、5、7(第六乐句7小节是带补充终止的重复乐句)。旋律起伏跌宕、优美动听,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平稳流畅。箫也称洞箫,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吹管乐器,民间常用一根竹管做成,管身开六或七个按孔,一端有吹口,竖吹。歌中描述了用紫竹做箫及“箫儿对正口,口儿对正箫”的吹箫过程,其中“吁底吁底”四字采用得形象生动,衬托出小朋友学会吹箫的兴奋心情和欢乐场面。
设计思路 围绕本单元“跳动的音符”这一主题,选编这首山东民歌《箫》作为演唱作品,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跳动的音符”所构成的美妙,运用于歌曲的演唱与表演中。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箫》。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表达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以及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箫》。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箫》。
教学难点 1. 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2. 渗透传统民族音乐。
教具媒体 钢琴、电子琴、多媒体
课程资源 音频资源:各种民族乐器的音乐片段,《箫》原唱音乐和《箫》伴奏音乐。
图片资料:各种民族乐器的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听音色分辨民族乐器并进行讲解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乐器种类。
2.聆听歌曲,听辨歌词中所唱的是我国的哪种民族乐器。
3,展示箫的图片及音频,导入本课所学歌曲《箫》。 了解我国的民族乐器,聆听歌曲歌词,认识“箫”。 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
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聆听教师用电子琴“箫”的音色演奏旋律。
3.给歌曲分句,并逐句跟钢琴模唱旋律,找出乐句划分的规律(句尾都是长音)。
  4.师生接唱,让学生对旋律更加熟悉,找出旋律中出现的音并排列出来(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
5.跟钢琴逐句加入歌词演唱,注意一字多音要唱准。
6.跟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
7.在每个乐句句首加入打击乐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听录音。
听“箫”的音色。
分句模唱旋律。
师生接唱。
唱歌词。
跟伴奏演唱。
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让学生能够用连贯柔美的声音完整演唱好歌曲,能表达出歌曲优美的旋律性。
课后欣赏 教师演奏钢琴曲储望华的《筝箫吟》,让学生感受钢琴演奏中国古曲的意境。 欣赏钢琴曲。 通过欣赏,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
板书设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