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下册音乐 5 《嘹亮歌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下册音乐 5 《嘹亮歌声》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8 10: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嘹亮歌声》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执教教师
课程内容
课程学时 1课时
所属学科 三年级音乐下册 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
一、教学目标: 通过“山谷回声”游戏让学生初步理解轮唱的音乐形式。
运用发声练习曲训练学生的合唱技巧。
3、正确演唱歌曲,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
4、通过学习《嘹亮歌声》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的演唱歌曲。
难点:
双声部合唱的音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首次欣赏音乐,学习四分休止符 1.导入:
聆听音乐,做动作.
揭示课题:《嘹亮歌声》
学习四分休止符.

学生通过观看来学习动作,再利用音乐使学生明白动作的意思。
考验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动作表示四分休止符的作用是停顿一拍。
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第二环节:
学习《嘹亮歌声》难点合唱部分。
展示合唱部分的旋律,运用四分休止符的动作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四分休止符的意义。
带着动作跟着教师唱旋律。
运用钢琴来帮助学生找到音准。(从D-F调)
运用合唱音乐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合唱。
小结合唱:是同时演唱不同旋律。
学生学唱合唱。
学生运用四分休止符来学习旋律。
学生听钢琴唱旋律。
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通过先学唱合唱旋律来让学生有初步的旋律意识,在通过四分休止符动作来丰富学生对旋律的知识,加深对四分休止符作用印象。利用音乐来引导学生发现合唱的意义。通过发现在实践合唱,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第三环节:
学习轮唱,区分歌声与回声的声音效果。 观看视频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会出现什么想象?
做回声游戏。

学习歌声与回声的声音效果。
歌声——强
回声——渐远渐弱
二次聆听《嘹亮歌声》
提问:这首歌特别的地方在哪里?
学习轮唱。
小结: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演唱。
7、学生说说对歌曲的情绪。
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
师生来做回声游戏,老师做歌声,学生做回声。
通过示范来区别歌声和回声的声音效果是不一样的。
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发现。
通过观看视频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后做实践(回声)
再通过示范让学生发现回声与歌声的声音效果是不同的,运用实践说明,再通过说明来验证。
通过二次聆听让学生仔细发现轮唱音乐形式。

第四环节:
学习《嘹亮歌声》轮唱部分。 了解歌谱。
复习休止符。
学习第一声部歌曲(唱谱)。
加入第一声部歌词。
注意一字多音。
师生轮唱
分组进行轮唱。
复习合唱部分的旋律。
跟伴奏完整的演唱《嘹亮歌声》。 学习观察歌曲,老师讲解歌谱意思(让学生懂得如何看二声部谱子)。
学生跟老师来学唱第一声部旋律。
待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后代入歌词进行演唱。(演唱时注意一字多音)

跟着老师来轮唱,初步感受轮唱技巧。
分小组进行轮唱。
通过讲解歌谱让学生学会看谱。培养学生看谱意识
学唱第一声部歌曲,先从唱谱开始,培养学生音准,再进行轮唱。演唱时注意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还有时值的保持。

课堂小结 分享收获。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

师生分享时间 这是一首日本歌曲,描绘儿童面对远山歌唱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嘹亮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