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出师表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知识梳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开张
所以
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崩殂(cú)?????? 阻塞(sè)??????? 恢弘(hóng)
B.?陟(zhì)罚????? 臧否(fǒu)?????? 咨诹(zōu)
C.?驽(nú)钝?????? 裨(bì)补??????? 斟酌(zhuó)
D.?夙(sù)夜?????? 菲薄(bó)??????? 阙(quē)漏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下列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憎恨)
B.?以光先帝遗德(光亮)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C.?亲贤臣,远小人(亲近)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他,代指向宠)
D.?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所以)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诸葛亮写这篇表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达到劝谏的目的。
C.?表中7次提到“陛下”,其作用是为向后主刘禅表示忠于汉室之情。
D.?这篇表的主旨是使刘禅认识到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要听从他的意愿。
5.如果从原文中找出六个字概括《出师表》所表达的感情,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小人????????????????????????????????B.?兴汉室????????????????????????????????C.?临表涕????????????????????????????????D.?忠陛下
6.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7.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________??? 不效 , 则治臣之罪________
②感激:由是感激________????????????????? 臣不胜受恩感激________
8.《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个修明政治的主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
9.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殂
陛
以塞忠谏
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臧否
攸
袆
以遗陛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咨
裨
阙漏
颓
桓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猥
危难
二十有一年
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驽
攘
彰
咎
诹
10.文学常识填空。
(1)诸葛亮,字孔明,号________,________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________家。
(2)表,是古代________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11.下面有两幅对联,其中有一幅是写诸葛亮的,一幅写杜甫的,你能分别指出吗?
A.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B.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台风清一草堂。
描写诸葛亮的是:________;描写杜甫的是________。
12.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________
(2)【演讲素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青春才会足够美丽”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3)【偶像介绍】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二、文言文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出师表
诸葛亮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
②悉以咨之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诵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作者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14.阅读
???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有大志,通贯书术。
??? 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_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
??? 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⑤ , 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金:金属。②砺(lì):磨砺。③便:安适。④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⑤违:过失、错误。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狱:案件
B.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谤:诽谤
C.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彰:揭示
D.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 弼:辅佐
(2)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3)下列句子与文中“封事,谤木之遗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C.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征因多病辞官,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
B.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
C.皇帝认为房玄龄助他平定天下,魏征纠正他的过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于是解下佩刀赐给二人。
D.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认为魏征践行仁义,尽心辅佐,才干超过诸葛亮。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②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
三、写作题
15.作文
??? 生活处处有感悟,一次真诚的心灵碰撞,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一次拼搏的汗水,激发了内在的潜能;一次乐观的转变,翻转了最终的结局;一次陌生人的街头遇见,让你感到生活的美好……
请以“与? ? ? ? ? ? ? ? ? ? ? ? ??相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
1.B
2.C
3.C
4.D
5.D
6.B
7.功效;成效;感奋激发;感谢
8.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远佞
9.cú;bì;sè;zhì;zāng pǐ;yōu;yī;wèi;zī;bì;quē;tuí;huán;wěi;nàn;yòu;sù;nú;rǎng;zhāng;jiù;zōu
10.(1)卧龙;三国;军事
(2)向帝王陈情言事
11.A;B
12.(1)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①⑤
(3)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二、文言文阅读
13.(1)选拔;询问
(2)①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②今天正当将要远离陛下的时候,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3)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要亲贤远佞。
(4)①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或“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做准备。
(5)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14.(1)B
(2)A
(3)B
(4)D
(5)①(金属)冶炼锻造成器具,人们才把它当作宝贝。②唐太宗曾经问群臣:“魏征和诸葛亮相比,谁更贤能?”
三、写作题
15.【参考例文】
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当然,我也不例外。为此,爸爸妈妈没少批评过我。有时候,我也仔细想过,难道我就没有优点吗?今天,我终于发现了,我也有值得别人夸奖的一面,只是我以前没有发现罢了。
??? 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正在迫不及待的要回到家里。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吹在我的脸庞,呼啸而来的寒风吹的我瑟瑟发抖。“可真冷啊!”我不禁说道。
??? 就在离我不远的一条街道上,一位瘦骨嶙峋的老爷爷正推着一辆三轮车,艰难的爬坡。老人双臂撑着车,双腿卖力的向前走去。老人穿的可真单薄:一件背心,一件针线粗糙的小褂,补丁过的裤子,带着破洞的鞋。寒冷的冬夜里,老人布满皱纹的脸拧在了一起,充满血丝的眼睛里流露出痛苦。“咳咳……”老人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寒风吹过老人黝黑的皮肤,冻得老人瑟瑟发抖。
??? 要不要帮帮老人,这样一个想法掠过我的脑海。看着老人黄里带白的脸,瘦的叫人担心。“好,帮帮他。可是,天好冷,冷得让人害怕。”“走吧,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我想。“咳咳……”老人又咳嗽起来。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总是担心,算了,天气冷又算什么呢?
??? 我在众人不解的目光里,朝老爷爷跑去。来到三轮车旁,我毫不犹豫的用手撑起三轮车的后面,使劲地推。好沉啊,老爷爷怎么推的动呢?过了一会,车子在我和老爷爷齐心协力下,终于把车推上了斜坡。
??? 老爷爷松了一口气,蓦地,老爷爷注意到了车后满头大汗的我,既是惊讶,又是感动。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像一朵绽放的花朵,老人笑了,拉住我的手紧紧不放,“好孩子,好孩子,咳咳……”老人激动地对我说。“没什么,举手之劳……”在老人的感激之下,我脸红的说不出话来。这时,我听到了路人的赞扬声,我更是害羞了。在众人赞扬的目光下,我告别了老爷爷,踏上了回家的路。
??? 回想起老人感动的笑容,我高兴的笑了。我的心里甜甜的,像吃了蜜糖一样。今天,我遇见了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