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抓分卷五
语 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朔气传金柝
芳草萋萋鹦鹉洲
佳木秀而繁阴
角声满天秋色里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6)边塞风光,独特壮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歌咏白雪,再现了边地雪压冬林的景象。?
(7)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写出了她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表达了虽有才华而知音难觅的苦闷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树叶大多是金黄和金红的,【甲】但也有黄中带粉、粉中含翠、翠中生红、红中隐紫、紫中有褐的,这时的山峦分明就是一个春天的花园,五彩缤纷的。【乙】我们把此时的山峦称作“五花山”。
(2)文段中“沐浴”的意思是 ( )(3分)
A.洗澡
B.受润泽
C.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3)【甲】处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4)请将【乙】处画线句子改成“被”字句。(2分)
luán
溢
ní
C
排比(或:顶真)
此时的山峦被我们称作“五花山”。
3.金圣叹评《水浒传》人物语言:“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请据此完成下面的《水浒传》阅读探究卡。(4分)
人物个性化语言探究
(1)【识人物】以下是两位好汉初见宋江时说的话,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人名。(2分)
① :“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② :“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
(2)【析形象】请根据下面的人物语言,概括李逵的形象特征。(2分)
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柴进
武松
粗鲁、憨直。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能力。第(1)题,①是柴进初见宋江时说的。柴进是名门之后,喜欢结交英雄好汉。②是武松在柴进家中见到宋江时所说的话。武松为人率真,敬重英雄。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水浒传》内容熟悉,才能准确判断。第(2)题,本题要求根据语言描写探究人物形象特点。“黑汉子”是一种无礼的称呼,但李逵脱口而出,可见其粗鲁和憨直。
4.鲲鹏中学以“生活因科技而改变”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学校准备邀请张教授来给全校师生做有关科技与生活的讲座,下面是校团委拟写的邀请函,其表达上和格式上各有一处不当,请修改。(4分)
邀请函
尊敬的张教授:
您好!
学校特邀请您于4月26日下午1点在学校报告厅为全校师生做有关科技与生活的讲座。我们十分期待聆听您的拙见,望不吝赐教。
鲲鹏中学校团委
①表达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拙见”改为“高见”。
在署名下方补上日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数科技工作者以“精忠报国,敢为人先”的精神,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下列适合用来赞美科技工作者这一精神的句子是( )(3分)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A
(3)鲲鹏中学的学生来到创新馆之后,看到一个展厅介绍“嫦娥五号落月点”的相关知识,由此你最易想到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________。中国古代月亮除了被称为“婵娟”之外,还可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嫦娥奔月
玉盘(或:玄兔、桂魄、广寒宫等)
(4)创新馆之旅结束后,学生会主席写了一篇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照要求帮他修改。(3分)
科学所打开的世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眼前的一个个高科技展品,【甲】让我想起了小平爷爷曾经说过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顿时,我激情澎湃,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乙】这不仅是为了报效祖国,还为了证明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和“________”调换位置。(2分)?
将“。”放在后引号外面
报效祖国
证明自己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冬日清欢
马从春
①冬日,空气清冽,繁华退去,所有的事物都变得低调而厚重。大地静寂,河流沉默,季节的剪刀肆意挥洒,曾经热闹的枝头删繁就简。这样的时节,适于清欢。
②清欢,清雅恬适之乐。人生世上,按照愉悦的法则,众人皆为追求欢乐。欢乐有多种,唯清欢最得其味。清欢,抛开世俗之束缚,除却生存之艰辛,时时可有,处处易得。
④《列子》里的宋国田夫,享受负日之暄,并且把它作为礼物献给君主。想来,静谧冬日,出门负暄,既不用花一分钱,也享受了君王待遇,实在是一种大自然的恩赐。
⑤1200多年前,白居易老先生深知我等草根平民“居不易”,提倡平民消费,冬日带头负暄。“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这首《负冬日》,道尽冬日负暄的清欢。
⑥冬日读书,清欢之乐。一本书,置于案头,虽四季可读,却滋味不同。春日忙于观花,夏日惧烦热,秋日又易于悲悯,订好的阅读计划一再搁浅。冬日,万物沉寂,时光仿佛慢下来,想起大半年未读的书,幡然有愧,于是展卷畅读。墨香氤氲,与文字里的故人相遇,欣欣然矣。
⑦冬日里,一盏红泥小火炉,是为清欢。我不知道白居易火炉的具体材质式样,但我知道旧时乡下的火篮子。取来黄泥,手工做成火篮子,圆圆的,上有把手,经土法烧制而成。成品后,因为高温的缘故,黄泥变红,妥妥的红泥小火篮。里面放上木炭、劈柴等物,一个冬天,都是热气腾腾的温暖。
⑧一壶温热的浊酒,一席清欢。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少延清欢》云:“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清欢一词,最早当为此处,与酒有关。“人间有味是清欢”,900多年前,灼灼才华照耀大宋的东坡先生,宦海浮沉历经磨难,在泗州发出了千古一叹。
⑨寂寞的冬天,盛开两朵花,雪花和梅花。雪花,是冬的精灵,季节的信使,没有雪花的冬天是不可想象的。人说温雪,雪花其实并不会带来极度寒冷,无雪而干冷的冬天,才更让人难以忍受。一场飘飘洒洒的温雪中,梅花悄然绽放,两朵花,仿佛前世的恋人,今生相伴相守,心中暖意融融。
⑩冬日鸟雀,树上清欢。大型候鸟已经飞走,留下的小鸟雀们,占领了本地的天空和树木。光秃秃的枝头上,灰色的鸟雀若有所思,而光影斑驳的地上,有几只叽叽喳喳悠闲自得。远处,落光了叶子的白杨树梢,黝黑的鸟巢伫立其间,那是它们留在天空的城堡。冬日,树上看雀,静待枝头春归。
?有阳光的冬日清晨,一个农夫,扛上一把铁锨,沿着乡间田埂看田。油菜,是早前一棵棵种下的,经霜之后,墨绿而肥厚。麦子,拱出泥土,像是细长的绿针,每一棵都努力向上。他会心一笑,这些庄稼,躺在泥土的怀抱里,宛如熟睡的孩子,妥帖踏实,让人放心。
?冬天,去看一个人,心底清欢。这人多日不见,某一日午后突然想到,便欣然拜访,也并不打招呼。见了面,彼此惊喜,握手畅叙,叙完就走,不需要相送。他或者不在,大门紧闭,也不需要打电话寻找。
?回头望望,汽车停在门口的大树下,那树四季常绿,不知名的浆果落在车顶上。雨点般,重重地砸下,一股股紫色爆浆,缓缓流过白色的车身。
?人间冬日,安详而静谧的慢时光里,岁月清欢,心生欢喜。
(选自2021年1月18日《金陵晚报》,有删改)
5.本文写了冬日的哪些“清欢”?(4分)
冬日负暄;冬日读书;用红泥小火炉取暖;酌温热的浊酒;赏雪花和梅花;冬日看雀;农夫看田;率性而为地拜访一个人。(共4分。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6.文章第④⑤段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不能删去。(1分)第④⑤段引用“负暄”的相关故事,照应了第③段“冬日清欢,首为负暄”的内容;(2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文化性。(1分)
7.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2)一场飘飘洒洒的温雪中,梅花悄然绽放,两朵花,仿佛前世的恋人,今生相伴相守,心中暖意融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3分)
“一寸寸”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日子缓慢流逝的动态感,同时营造了在冬日享受阳光的惬意氛围。(3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梅花在温雪中绽放的美丽场景,表现了作者在冬日赏花时的清欢。(2分)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1)“一寸寸”表现了日子“从身上爬过去”的速度之慢,结合整句来看,还营造了一种冬日负暄的惬意氛围。(2)该句将雪花和梅花当作“恋人”来写,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结合“一场飘飘洒洒的温雪中,梅花悄然绽放”可知,写出了梅花在温雪中绽放的情景,再进一步写出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
8.从第 段“他或者不在,大门紧闭,也不需要打电话寻找”这句话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作者随心而行,对结果顺其自然,表现了其洒脱、淡然、自适的心境。(3分)
9.从文中作者对“清欢”的理解来看,你认为《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于冬日前往湖心亭看雪是“清欢之举”吗?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5分)
不是。(1分)本文作者认为“清欢”是抛开世俗之束缚,除却生存之艰辛,时时可有,处处易得。《湖心亭看雪》中,从“崇祯五年十二月”的纪年法和“独往湖心亭看雪”等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他没能完全抛开世俗的束缚,所以说这不是“清欢之举”。(4分)
[二](17分)
材料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已于2020年11月1日起进行正式入户登记。本次普查主题: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人口普查是对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进行调查和统计,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出一个国家的人口情况,以及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等。
中国作为土地面积在全球排第三的国家,幅员辽阔,就更需要不停地刷新人口数据,进而能及时了解整个国家的情况,为之后的各项发展作出规划。这对于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新情况、推动我国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2020年10月31日《钱江晚报》)
材料二
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这些误读你信了吗?
近期,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拉开序幕,“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纳入普查范围”“查房是为房地产税征收做铺垫”等传言再次冒头,在此为您一一澄清。
误读1: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因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人口普查中,“查房”是为了查准人口,住房信息登记的重点是要了解人口的居住状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等,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前民生问题。
网传“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纳入普查范围”,事实上并非“首次”纳入。在以往的人口普查过程中,也多次涉及房屋情况登记。因此,“查房”只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常规动作”,并非新增项目,无需过度解读。
误读2:人口普查会泄露个人隐私?
10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我们将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各级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在普查中获得的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否则的话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误读3:_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为由的诈骗案件。国家统计局和公安机关均表示,人口普查不收取任何费用,千万不要轻信任何以人口普查为由,索取财物、财产、账号密码信息、短信验证码的行为。
Tips:如何辨别真假人口普查员?
(1)所有普查员均携带有县级及以上人口普查办公室印章的证件;
(2)通过咨询社区居委会鉴别其身份;
(3)人口普查不涉及任何收入调查。
(摘编自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材料三
不用纸笔了!微信申报就能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指出,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探索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国家政府采购网显示,腾讯云中标此次普查项目,并联合企业微信提供技术支持。
此次,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和能力,第七次人口普查也应用了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
在普查前,全国700万普查员将通过企业微信进行任务分配和工作协同;并用企业微信上门摸底,摸清普查对象基本信息,记录普查对象希望的普查方式:使用微信自主进行填报,或者普查员上门进行登记。
有自主填报意愿的普查对象,可以获得普查员提供的带有户编码的专用二维码,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人口普查小程序”,即可自主填报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等个人相关信息。既可减轻普查员负担,又能满足普查对象不愿意被过多打扰的需求。
而部分需要普查员帮助登记的普查对象,可以提前预约登记时间,普查员入户登记时,利用手机、Pad等智能设备,通过人口普查小程序即可快速完成普查对象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实时上传,全面提升普查工作效率和普查数据质量。
(摘编自“央广网”)
10.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人口普查对于人口规划、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B.“首次把查房信息纳入普查范围”是对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一种误解。
C.材料二中的相关法律条例均规定,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不得泄露普查对象的个人秘密。
D.普查对象可以使用微信自主进行填报,也可以让普查员入户登记。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材料表达的是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不得泄露普查对象的个人信息,而非“秘密”。
11.阅读材料二的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补写小标题。(4分)
人口普查“查房”是要收房产税? 人口普查要收费?(共4分。每个2分)
12.阅读材料三的相关信息,请你谈谈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的优势。(4分)
能按照居民希望的普查方式进行普查,满足居民不被过多打扰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普查员负担;人口普查小程序可快速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全面提升普查工作效率和普查数据质量。(共4分。每点2分)
13.普查员小华在进行普查工作时,遇到一位拒不配合登记的李奶奶,李奶奶认为这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请你结合材料对她进行规劝,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6分)
示例:李奶奶,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员小华。(1分)人口普查活动是帮助国家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新情况、推动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之举。(1分)国家相关法律及条例规定人口普查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否则违反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分)另外,您可以选择自己在微信小程序上填报,这样可以保证您的私人空间不受侵犯。(1分)希望您能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1分)
[三](1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隋 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①?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②半作帆。
[注]①《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②障泥:马鞍的垫子,用来遮挡泥土。
确实
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间或、偶然
全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2分)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分)
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二段写齐王纳谏后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巨大成效。
B.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中可以看出齐王是个关心民众疾苦的统治者。
C.《隋宫》“九重谁省谏书函”和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中的“九重”都是指天子或朝廷。
D.从《隋宫》中可知隋炀帝是个贪图享乐、不听劝谏、恣意妄行的独裁者。
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内容的能力。B项,“关心民众疾苦”在文中并没有体现。
17.《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隋宫》都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揭示主题?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5分)
以小见大。(1分)【甲】文中邹忌从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小事中认识到自己所受蒙蔽之深,进而推想到国君受蒙蔽之深,从而拓展到“治国之道”这个大的主题;【乙】诗借裁锦作障泥和船帆一事揭露并批判了隋炀帝穷奢极欲、祸国殃民的行为,既是对历史的慨叹,又蕴含着对现实的劝诫。(共4分。每点2分)
【参考译文】
【乙】隋炀帝乘兴南游,(以为天下无事,)一路上无戒备。(上书谏阻的臣子被杀了,)深宫里有谁看一下他们的谏书呢?春风轻拂的时节,全国为他裁制华美的锦缎,一半做了马上的障泥,一半做了龙舟的船帆。
三、写作(55分)
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过:“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你对“烦恼”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烦恼”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了三句名言,前两句是说烦恼、困境是自己给自己添加的,阐明了“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的道理。第三句揭示了“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应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过多地受到外界的干扰,要从容面对磨难,保持良好的心态。
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记叙文,写自己应对烦恼、困境的经历。采用细节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写成议论文,一定要注意观点明确且准确,采用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使文章具有说服力,结构既可以采用常见的并列式、对照式,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等。
【佳作展示】
一池清莲
和妹妹吵架,被妈妈一顿批评,烦;又要上体育课,跑十圈,烦;上课被塞小纸条,被老师发现,一顿训斥,烦恼加冤枉……生活中的各种鸡零狗碎,怎一个“烦”字了得?然而,雨天的那一幕却让我顿悟了。
大雨·忧烦
狂风乍起,天渐渐暗了下来。乌云在天边翻涌着,一场疾雨蓄势待发。
我走在池塘边的羊肠小道上,低着头,两眼无光。
昨天的月考成绩下来了,班上的“多嘴王”小胖的那句“号外,号外,学霸某某某遭遇‘滑铁卢’!”犹在耳畔。回想着成绩单上那刺眼的数字,心里顿生一团乱麻,交缠、错杂、凌乱,令我苦不堪言。
豆大的雨点淅淅而下,周围的气温骤然降低,连老天都在嘲笑我!
我深深地叹了口气,迈着沉重的步子向家里走去。
清莲·慰藉
雨势渐大。我正走着,却被眼前的一池清莲吸引住了。
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朵朵莲花在池塘里绽开了笑靥,我仿佛能听到一群少女清脆悦耳的笑声。
令人惋惜的是,这样美的一池清莲,却正遭到狂风暴雨的侵袭。
钢针般坚硬的雨丝毫不留情地击打着它们娇嫩的花瓣,动作迅疾而有力。它们被风雨鞭打得啪啪作响。灰蒙蒙的水雾笼罩在池塘上空,似要将一池清莲的潋滟吸食殆尽。
令我惊讶的是,这一池清莲却没有一丝示弱,没有一丝气馁,没有一丝忧烦,它们骄傲地挺起自己柔弱的身躯,极力张开花瓣,为这片水池撑起了一片夺目的嫣红,好似全然不在意周遭环境的变化。难道它们的世界亦“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站在塘边,心中的烦恼犹如山中雾霭悄然消散。
阳光·豁达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阳光倾洒在一池清莲上,花瓣上闪着粼粼水光。
经过一场暴风雨的摧残,这一池清莲没有下坠为烂泥,而是上升为彩霞。此刻它们依然水灵,心如止水,坚定地守望着头顶上的一片青天。
此时的莲花最有资格怨天尤人,最容易陷入烦恼的漩涡,不可自拔,但是它们没有!原来,看似脆弱的莲花,也能在暴风雨的洗礼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从容而又淡定。
它们是这般,那么我呢?突然想到宋朝一位禅师所作的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次考试失利,只是人生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一不小心,这朵浪花溅到了我的身上,一会儿,风一吹,也就干了。未来的道路漫漫,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忧心忡忡,烦恼不已,那么我的一生恐怕要在“烦恼”汇聚而成的深海中度过了。
眼前的一池清莲,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此时阳光正好,我踏着坚定的步伐往前方走去……
【名师点评】
文章思路清晰,主要通过描写一池清莲在狂风暴雨中依然从容淡定,不气馁,不烦忧,不妥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烦忧的顿悟:面对困境,要学会淡然从容乃至达观。小标题既紧扣内容又富有意境,语言清新优美,恰如这“一池清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