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抓分卷六
语 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白露未晞
念天地之悠悠
折戟沉沙铁未销
赢得生前身后名
(5)“赏赐不避怨仇,诛罚不避亲戚”,这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抒发诗人归来时人事全非、恍若隔世的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无题》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想象对方的相思之苦。?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
“________”。(2分)?
(3)“独领风骚”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骚”本指《________》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________》,后来泛指文章辞藻。(4分)?
湍
嶙
guī
绝璧
绝壁
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
诗经
离骚
(4)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示例一:如此美景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2分)
示例二:如此美景难道不令人心旷神怡吗?(2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第(1)题可借助字典,注意易错字和形近字。“tuān急”形容江水流动速度快,水势急,所以应该是三点水旁的“湍”。第(2)题考查字形辨析,可以以义定形,“璧”与玉有关,不能用于山石,故“璧”应写作“壁”。第(3)题考查词语的意思和文学常识。根据“被誉为‘三矶之首’”,可以推知“独领风骚”的意思。九年级上册所学《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语句,课下注释对“风骚”进行了注解,注意平时积累即可。
第(4)题考查句式的转换,转换时注意句意不变。转换的方法为: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校团委开展“安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分)
(1)请按提示修改倡议书。(6分)
倡议书
同学们:
【甲】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事件频发的原因是缺乏防溺水意识造成的。为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避免溺水事故再发生,特提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严守学校纪律。
二、【乙】掌握防溺水,并积极向周围人宣传。
三、未经父母或监护人同意,不下水游泳。
四、发现私自游泳的同学,主动劝阻,并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担负起保护生命安全的重任,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杜绝悲剧发生。
2021年5月20日
校团委
①倡议书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
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
在“防溺水”后加上“知识”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8分)
①针对公安部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班级准备制作宣传画册,你推荐了下面的宣传画。请任选一幅图,说明你的推荐理由。不少于80字。(3分)
①示例一:图一由左右两幅画组成,每幅画上都有“一盔一带,安全常在”八个大字,主题非常醒目。(1分)左图有戴着头盔骑摩托车的人和“头盔是个护身宝,驾乘摩托要戴好”的提示语,重点宣传戴头盔的重要性;(1分)右图有系着安全带驾驶汽车的人和“安全带是生命带,发生意外防伤害”的提示语,重点宣传安全带的重要作用。(1分)
示例二:图二中,“幸‘盔’有你,带上安全”八个大字非常醒目,且运用谐音和双关的手法,提醒人们牢记“一盔一带,安全常在”的警示。(1分)画面下方,右边是一个戴着头盔骑电动车在等红灯的人,这和安全的主题相吻合;(1分)左边是一家四口散步的画面,描绘了温馨和谐的画面。这幅图提醒人们为了家人和他人的幸福,要时刻牢记“一盔一带”。(1分)
②李明同学在学校周围商店进行暗访时,发现一些食品包装袋上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此时,恰好王欣同学来买零食,请你帮助李明同学提醒她。(3分)
示例:王欣,你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食品包装上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要确保食品的安全,防止对身体造成危害。(3分)
③请你针对火灾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两个问题来采访你的同学。(2分)
示例:①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②救火时有哪些注意事项?③你知道哪些火灾逃生常识?(从不同角度写出两个即可。共2分。每个1分)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应用文以及语言运用的能力。第(1)题,①考查对倡议书格式的掌握。倡议的对象“同学们”应该顶格写。②③考查病句修改。【甲】处画线句子中“原因是……”与“是……造成的”杂糅,删去其一即可。【乙】处画线句子中“掌握”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防溺水”后加上“知识”。
第(2)题,①要求写出推荐理由,实际是要求考生解读画面内容和构图设计,抓住图片中的主要元素,如放大的字号、人物等,围绕主题进行分析即可。②考查口语交际能力。要从题干中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切入。③要求从不同角度设计采访问题,可以从火灾预防、救火、灾后逃生等方面入手。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①第二天开始了,同以前一样,穿衣起身还是借着灯草芯蜡烛的微光,不过今天早晨不得不放弃洗脸仪式了,因为罐里的水都结了冰。头一天夜里,天气变了,刺骨的东北风,透过寝室窗门的缝隙,彻夜呼呼吹着,弄得我们在床上直打哆嗦,罐子里的水也结起了冰。
②那天我被编入第四班,给布置了正规任务和作业。在此之前,我在罗沃德不过是静观一切进程的旁观者,而现在已成了其中的一名演员。
③只有一个班仍围着斯卡查德小姐的椅子,站着读书。这是一堂英国历史课,我注意到在读书的人中,有一位是我在游廊上相识的。开始上课时,她位于全班首位,可是由于某些发音错误及对句号的忽视,她突然被降到末尾去了。即使在这种不起眼的位置上,斯卡查德小姐也继续使她成为始终引人注目的对象,不断用这样的措词同她说话:
④“彭斯(这似乎就是她的名字,这儿的女孩像其他地方的男孩一样,都按姓来叫的),彭斯,你鞋子踩偏了,快把脚趾伸直。”
“彭斯,你伸着下巴,多难看,快收进去。”“彭斯,我要你抬起头来,我不允许你在我面前做出这副样子来!”等等。
⑤一章书从头到尾读了两遍,课本便合了起来,姑娘们受到了考问。这堂课讲的是查理一世王朝的一个时期,问的问题形形色色,船舶吨位税呀,按镑收税呀,造船税呀,大多数人似乎都无法回答,但是一到彭斯那里,每一道难题都( )。她像已经把整堂课的内容都记在脑子里了,任何问题都能( )。我一直以为斯卡查德小姐要称赞她( )了,谁知她突然大叫起来:
⑥“你这讨厌的邋遢姑娘!你早上根本没有洗过指甲?”
⑦彭斯没有回答,我对她的沉默感到纳闷。
⑧“为什么,”我想,“她不解释一下,水结冰了,脸和指甲都没法洗?”
⑨此刻,史密斯小姐转移了我的注意力,她让我替她撑住一束线,一面绕,一面不时跟我说话,问我以前是否进过学校,能否绣花、缝纫、编织等。直到她打发我走,我才有可能进一步观察斯卡查德小姐的行动。
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那女人正在发布一道命令,命令的内容我没有听清楚。但是彭斯立刻离开了班级,走进里面一个放书的小间,过了半分钟又返回来,手里拿着一束一头扎好的木条。她毕恭毕敬地行了个屈膝礼,把这个不祥的刑具递交给了斯卡查德小姐。随后,她不用吩咐,便默默地解开了罩衣,这位教师立刻用这束木条狠狠地在她脖子上揍了十几下。彭斯没有掉一滴眼泪。见了这种情景,我心头涌起了一种徒劳无益、无能为力的愤怒,气得手指都颤抖起来,而不得不停下手头的针线活。她那忧郁的面容毫不改色,依然保持着平日的表情。
⑩“顽固不化的姑娘!”斯卡查德小姐嚷道,“什么都改不掉你邋遢的习性,把木条拿走。”
?彭斯听从吩咐。她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我细细打量了她,她正把手帕放回自己的口袋,瘦瘦的脸颊闪着泪痕。
?晚间的玩耍时光,我想是罗沃德一天中最愉快的一丁点儿时间。五点钟吞下的一小块面包和几口咖啡,虽然没有消除饥饿感,却让我恢复了活力。一整天的清规戒律放松了;教室里比早上要暖和;炉火允许燃得比平时旺,多少代替了尚未点燃的蜡烛。红通通的火光,放肆的喧闹,嘈杂的人声,给人以一种值得欢迎的自由感。
?我跨过凳子,钻过桌子,寻路来到一个壁炉跟前,跪在高高的铁丝防护板旁边。我发现彭斯有一本书作伴,全神贯注,沉默不语,忘掉了周围的一切,借着余火灰暗的闪光读着书。
(节选自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有删改)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迎刃而解 如鱼得水 持之以恒
B.水到渠成 应付自如 持之以恒
C.迎刃而解 应付自如 专心致志
D.水到渠成 如鱼得水 专心致志
C
【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第一空指彭斯对难题的解决,故选用“迎刃而解”。“如鱼得水”,形容遇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所处的环境很适合自己;“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第二空修饰的是“问题”,应用“应付自如”。“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第三空根据语境,形容彭斯的表现,应用“专心致志”。
5.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1分)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交代了我们无法洗脸的原因,为下文彭斯因没洗指甲遭到斯卡查德小姐训斥做铺垫。(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从画线句子看,运用了景物描写,写出了环境的特点,交代了我们无法洗脸的原因,为下文情节做了有力的铺垫。
【规律总结】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背景;②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③衬托人物的性格;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⑤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暗示人物的命运;⑥借景抒情,增强文章感染力。回答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6.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1)见了这种情景,我心头涌起了一种徒劳无益、无能为力的愤怒,气得手指都颤抖起来,而不得不停下手头的针线活。(从描写方法的角度)(3分)
(2)红通通的火光,放肆的喧闹,嘈杂的人声,给人以一种值得欢迎的自由感。(从感官的角度)(2分)
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2分)表现了“我”对斯卡查德小姐严厉惩罚彭斯的不满以及“我”对彭斯的深切同情。(1分)
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周边环境的特点,(1分)表现了晚间的玩耍时光带给“我”的自由和快乐。(1分)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的表现力的能力。第(1)题考查描写方法,从“心头涌起……愤怒”和“颤抖”,可知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我”看到斯卡查德小姐严厉惩罚彭斯时内心强烈的不满,以及对彭斯的遭遇的同情。第(2)题考查对感官角度的把握。回答要结合具体内容,指出“我”的感受。
7.彭斯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
①逆来顺受:她对于斯卡查德小姐的辱骂和抽打,一声不吭,毫不反抗。②学习能力强:面对老师的提问,能应付自如。(共4分。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彭斯遭到老师惩罚,没有丝毫反抗,可以看出彭斯逆来顺受的形象特点;从彭斯毫无难度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可以看出彭斯学习能力强的形象特点。
8.“离开”是简·爱人生轨迹中的一个重要行为,请结合整本书,概述简·爱离开洛伍德学校去寻找其他工作的原因以及简·爱离开罗切斯特远走他乡的主要原因。(6分)
简·爱的良师益友谭波儿小姐结婚后和丈夫离开了洛伍德学校,简·爱厌倦了慈善学校的生活,渴望开始新生活。(3分)简·爱在婚礼上得知被关在阁楼里的疯女人是罗切斯特法律上的妻子,自尊和自爱让她选择了离开。(3分)
[二](17分)
材料一 《中国火星纪事》主编刘维佳10月24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讲述中国科幻作家们笔下的“火星上的中国故事”。
刘维佳在《中国火星纪事》一书中收录了十四位中国科幻名家和实力派科幻作家的中短篇力作。其中,《沧桑》和《火星尘暴》曾获科幻银河奖。
他在编者前言中盛赞中国科幻作家群。他认为,这本选集中,有的小说秉承我国科幻先驱郑文光的精神气质,生动展现中国人艰苦开拓、改造火星的宏伟历程。
刘维佳坦言,这类写实的、科学英雄主义的火星叙事,富含中国独有的“人定胜天,锐意进取”的豪迈情怀,是整本选集的精神脊骨。
他亦认为,书中另一些小说则师承美国早期浪漫主义火星叙事潮流,以独特美感映现火星的神秘魅力。而选集后半部分的七篇作品,则努力进行多元化的火星叙事,极力拓展科幻火星的疆域。
“从这本中国原创的火星题材科幻小说集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在火星上的精神历险,以及中国人民对于这颗红色行星的热切向往。”刘维佳说。
对这些中国火星故事的书写,业界不乏好评。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就认为,这些科幻小说以丰富的想象力描述了火星探索和开拓的未来史,或波澜壮阔,或曲折幽深,令人回味无穷。火星是科幻与现实的交接点,它将是人类踏上的第一个地外行星,“这本书中丰富的想象,有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变为现实,这也让这些小说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刘维佳对中新网记者笑说,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慈欣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特聘的“火星大使”。“刘慈欣一直期盼着,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前往火星办公呢。”
刘维佳在书序中写道,希望这些“中国火星纪事”,能够化为人类前往火星的星际航班的推进剂。
(摘编自2020年10月24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12月14日21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44天,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200万公里,飞行状态良好。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发出对宇宙奥秘的“天问”。今天,“天问一号”正带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上下求索,跨过数亿公里的银汉迢迢,去探究这颗神秘红色星球的奥秘。
去火星到底有多难?“天问一号”到达火星附近时,距离地球约1.9亿公里。火星最远时距离地球4亿多公里,约是地月距离的1000倍,去月球只需要3天,去火星则需要半年以上。距离越远,不仅信号传输时间越长,更重要的是信号衰减也越剧烈。遥远的火星给地球与探测器之间的通讯带来了更大挑战。
“天问一号”自7月23日发射以来,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探测器“自拍”、三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机动、载荷开机自检等工作。后续,“天问一号”还将进行数次轨道修正,预计2021年2月份接近火星后“刹车”,实施制动进入环火轨道。
故乡已远,目标渐近。1亿公里约相当于2499个地球赤道长度。现在,“天问一号”正以每秒18.6公里的对地速度飞向火星,预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造访我们地球的“姊妹星”。
(摘编自2020年12月15日《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信》)
材料三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节选自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有删改)
9.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截至12月14日,“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144天,距离地球约1.9亿公里。
B.《中国火星纪事》一书能够推动人类探索火星事业。
C.刘维佳认为《中国火星纪事》中作品的叙事方式是有差别的。
D.按照刘慈欣的观点,材料三中的丰富想象,有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变为现实。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根据材料二可知,“‘天问一号’到达火星附近时,距离地球约1.9亿公里”,而不是“截至12月14日”。B项说法有误,材料一原文是刘维佳“希望这些‘中国火星纪事’,能够化为人类前往火星的星际航班的推进剂”。D项理解有误,材料一中是说刘慈欣认为“这本书中丰富的想象,有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变为现实”,而非材料三中的丰富想象。
10.结合材料一,说说《中国火星纪事》一书中收录的作品的主要特征。(3分)
作品质量高;风格多样;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共3分。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该书收录的作品质量高;刘维佳认为,该书既有“写实的、科学英雄主义的火星叙事”,也有“美国早期浪漫主义火星叙事”,还有“多元化的火星叙事”,可见,本书作品风格多样;根据第七段刘慈欣的话可知,本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11.材料二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火星最远时距离地球4亿多公里,是地月距离的1000倍,去月球只需要3天,去火星则需要半年以上。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列举火星最远时距离地球的距离和地月距离,以及从地球分别去月球和火星所需要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具体说明了去火星的距离之远,所需时间之久,突出了去火星的难度之大。(3分)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画线句子讲的是火星最远时距离地球的距离和地月距离,以及从地球去月球和火星分别需要的时间,由此可知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根据“4亿多公里”“1000倍”“3天”“半年以上”等,可知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比较和一系列数字,重在说明去火星的难度之大。
【抓分指导】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通俗易懂,易于理解。
打比方: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形象具体。
12.无论是材料一、二中的火星探索,还是材料三中的地心生活,科学探索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品质是相通的。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科学探索过程中需要哪些精神品质。(6分)
艰苦卓绝的开拓进取精神;对科学领域的热切向往;上下求索的坚毅执着;不畏牺牲的乐观豁达。(共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阅读三则材料,从中提取信息要点。根据材料一“生动展现中国人艰苦开拓、改造火星的宏伟历程”“这类写实的、科学英雄主义的火星叙事,富含中国独有的‘人定胜天,锐意进取’的豪迈情怀”“中国人民对于这颗红色行星的热切向往”,材料二“‘天问一号’正带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上下求索”,以及材料三中“她”的事迹和品质进行总结概括。
[三](16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劝学诗
朱 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得到
跑
因此
供养,给……吃
轻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的能力。第(1)~(4)题加点词为课内重点词语,可以调动平时积累作答。第(5)题为课外文言词语,结合语境,联系课内所学“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来判断,可知本题中的“轻”是“轻视”的意思。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2分)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抓住重点实词和虚词,并落实到位。如(1)句中的“俟”是“等待”的意思,(2)句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最后,逐字逐句翻译,语言要连贯、通顺。
15.《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守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劝学诗》中,比喻美好年华将很快消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不敢稍逾约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送东阳马生序》中,从“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可知作者守信用;《劝学诗》中“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的意思是还没有从池塘生春草的美梦中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了。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比喻美好年华将很快消逝,生动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16.同样为劝学佳作,《送东阳马生序》和《劝学诗》的写作目的有何不同?(4分)
《送东阳马生序》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读书。《劝学诗》旨在劝勉人们珍惜时间,刻苦治学。(共4分。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的能力。《送东阳马生序》,作者通过叙述自己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马生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劝学诗》的主旨是规劝人们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参考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做学问却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视。还没有从池塘生春草的美梦中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了。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嫦娥五号”把童话变成了现实;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袁隆平创造了杂交水稻的奇迹;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屠呦呦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相信你也一定种下过一颗梦想的种子。
请以“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是一个动宾短语。谓语动词“种下”是文眼,“种子”是写作的中心,修饰语“一颗梦想的”是写作的重点。“种子”埋在土里需要时间慢慢破土、发芽、长大,从无到有。“梦想的种子”同样需要用青春和汗水去浇灌。要想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明确“梦想的种子”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我”是如何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的。特别要注意是“一颗”,所以不能写“多个”梦想。
【佳作展示】
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
每当别人问我,以后想干什么?
我总是会坚定地告诉他们:语文教师。
教师梦的种子,是在初一下学期种下的。当时我们班上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作为课代表的我和她接触的机会很多。她看到我的粉笔字写得不错,就让我来出黑板报;语文考试作文得了最高分,就让我给全班同学分享我的写作心得……她还有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比如让我们自己做小老师,在每次语文课前5~8分钟,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解一首古诗。
作为第一个上台分享的同学,惊喜的同时不乏紧张,但是我看到同学们黑而发亮的眼睛中投射出对新知识渴望的光芒时,之前的担忧烟消云散。在一轮又一轮的小老师试讲过程中,讲台下那些渴求的眼神、认真的身影刻在我的脑海中,一颗教师梦的种子悄悄种下。
之所以这么早种下教师梦的种子,更是因为语文老师在生活上对我的影响。她像妈妈一样略去姓直接称呼我的名字,一字一句地纠正我的普通话;她会在我饥肠辘辘时把我叫到办公室,偷偷地塞给我一些小零食;她会用温暖而宽厚的手掌轻轻地拍在我的肩膀上,跟我说“做事至优,做人求美”……
她在教学中彰显的光芒,成为温暖我的阳光;她在生活中透露的温情,成为滋润我的甘泉。我会精心呵护教师梦的种子,把努力分解到现在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直到看见梦想花开的日子。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职业理想。我偷偷种下教师梦的种子,低下仰望星空的头颅,一脚扎进宽厚的大地,用心灌溉埋藏在心中的种子,努力成长,成长为我喜欢的语文老师的样子!
【名师点评】
审题精准,思路清晰。开篇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很自然地引出下文“我”想当一名语文教师的梦想。接着分别从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和生活两方面对“我”的影响写起,交代了“我”想当一名语文教师的缘由。结尾再次点题,首尾呼应。
语言生动,抒情自然。本文笔触看似平淡,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语文老师的敬佩和赞美之情。用词贴切,情感表达得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