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抓分卷二
语 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雉从梁上飞
日暮乡关何处是
斗折蛇行
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述作者从科举入仕到抗元失利的人生经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潼关北临黄河,南靠秦岭,西依华山,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其险要的地势。?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表里潼关路
不经意间,我们走进小巷的木雕小店里,老艺人戴着老花镜低头刻东西,古朴雅致,诗意幽幽,仿佛挽着岁月的裙角,将思绪抛掷到云端去了。当然,还有手捧青花瓷碗的老妇人慢慢走过,瓷碗里盛着白嫩的豆腐。再看,一枝淡黄的凌霄花从bān驳的围墙上探出头来,世间的一切安然静美都在徽州的空气里流转开来。
(2)请为“美不胜收”中的“胜”选择恰当的义项 ( )(3分)
A.超过
B.优美的
C.尽
D.能担任,能承受
cháng
bàng
淌
斑
C
(3)选段描写徽州美景,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4)请调整文中画线的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2分)
比喻
拟人
意韵流长的马头墙错落有致
3.某班以“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4分)
(1)下面是小明同学搜集的一则材料,请按提示进行修改。(6分)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最关键的是从我做起。从我做起,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舌尖上的浪费”,反映出心间缺乏对劳动的敬畏。
【甲】如何架通“舌尖”与“心间”的桥梁?是每个人都需要深刻思考的现实命题。【乙】只有尽快转变“吃是一种面子”“浪费是个人自由”等错误观念,就会多一分对“盘中餐”的敬畏。换个角度来看,【丙】“舌尖上的浪费”致使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超过500多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这惊人数字背后积攒着多少人的汗水和付出啊!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关联词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分)?
③【丙】处画线句子语义重复,可将“________”或“________”删去。(2分)?
?
,
就
才
超过
多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8分)
①为了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学校食堂要张贴一副对联,请你把下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应思碗中米得来不易
下联:________________剩之可惜?
示例:莫忘盘里菜
②下面是学校食堂的墙壁上张贴的漫画《刘姥姥进大观园》,请你仔细观察,说说它的寓意。(3分)
示例:这幅漫画巧妙地借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渴望营造节约粮食新风尚的愿望。(3分,意思相近即可)
③下面文字将在食堂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请你说说加点词的意思。(3分)
必剩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盘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兜着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饭时一定剩下食物的人
吃饭时吃完盘里食物的人
把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及语言运用的能力。第(1)题考查修改病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①【甲】处画线句中虽然有疑问词“如何”,但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故应将问号改为逗号。②【乙】处画线句中“只有……就……”搭配不当,应为“只有……才……”或“只要……就……”。但是“只要……就……”的表述过于绝对,用“只有……才……”这一组关联词更合理。③【丙】处画线句中“超过”与“多”语义重复,可删去其一。
第(2)题考查对联、图文转换和词语的语境义。①对联的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根据对联相关要求组织下联内容即可。②要理解漫画的寓意,需要先读懂漫画的内容,通过宝玉的答语“自助用餐,勤拿少取”可见作者提倡的是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③理解加点词的含义,加点词或利用谐音,或一语双关,理解时要结合语境,关注材料表达的思想。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材料一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洲,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被尊为“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大品天仙诀、地煞术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的法术。
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界招安,封为________。得知职位低卑后,孙悟空生气返回花果山,又击退托塔天王和三太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齐天大圣府,奉旨管理蟠桃园。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钢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成火眼金睛。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用五指化作的五行山(唐时更名两界山)下悔过自新。?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得法名________。从此,孙悟空便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________。?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材料三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
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蹬。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
(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4.结合材料一,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称呼。(3分)
弼马温 行者 斗战胜佛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名著人物称号的能力。《西游记》中,孙悟空共有六个不同的名号: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这六个名号,出现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意蕴。刚开始,他只是一只石猴,无名无姓;当上群猴之王时,被尊为“美猴王”;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学艺时,菩提祖师为其取名“孙悟空”;被天庭招安之后,授予官职“弼马温”;得知弼马温官职卑微后,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返回花果山,后得到了“齐天大圣”的名号;被压五行山下,唐僧将其解救并授予名号“行者”;历经劫难,修成正果之后,获封“斗战胜佛”。
5.请结合原著,分别概括材料二中唐僧驱赶孙悟空和材料三中孙悟空变作飞虫钻进罗刹肚子里的原因。(4分)
唐僧驱赶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幻化的凡人;孙悟空变作飞虫钻进罗刹肚子里是为了逼罗刹交出芭蕉扇。
(共4分。每点2分)
6.根据要求品析语句。(6分)
(1)(孙悟空)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品味句中“泪”包含的情感)(2分)
(2)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4分)
“泪”里既有被唐僧驱赶回花果山的委屈与无奈,也有对唐僧的恋恋不舍。(2分)
这句话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2分)写出了孙行者心生妙计的欣喜和动作的快捷,表现了他的机智。(2分)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第(1)题考查“泪”中包含的情感,结合前文可知,孙悟空是被唐僧误解驱赶而走,所以他的内心充满了委屈,同时他与唐僧师徒一场,对唐僧非常不舍。第(2)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根据“欢喜”“飞”可判断使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方法,表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动作的敏捷。
【抓分指导】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常以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的形式来考查。答题模板: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写出了××……的特点或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7.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孙悟空的形象。(6分)
①敢于反抗:被封为弼马温后,得知职位低卑,生气返回花果山,并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②本领高强:学得大品天仙诀、地煞术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的法术,并击退托塔天王和三太子;③重情重义:被师父驱赶,临走前定要拜师父一拜,并嘱托沙僧照看师父;④机智勇敢:为了讨得芭蕉扇,变作小虫钻进罗刹的肚子里,逼其就范。(共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抓分指导】分析人物形象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分析环境描写,了解人物命运成因;②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③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④抓住关键语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8.天马行空的想象是《西游记》的主要艺术特色之一,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体现这一特色的内容。(写两处)(4分)
示例: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竟能炼成金钢之躯;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不仅没被烧死,反炼成了火眼金睛;孙悟空从脑后拔了三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声“变”即变了三个行者;孙悟空能变作小虫,从门隙处钻进,飞在茶沫之下,并进入罗刹的肚子里耍。(共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17分)
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
马祖云
①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从历史到现实,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
②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亿万人民所展现出的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激荡人心,振奋人心,给人以无穷的奋进力量。
③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家国情怀,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无论经受何种考验,都能永葆初心;彰显着奋斗者的顽强意志——无论遇到何等艰难,都能坚忍不拔;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无论做出何种牺牲,都能无怨无悔。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
④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精神的沃土。精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繁盛之基。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无坚不摧的精神伟力,激励着共产党人谱就了长征史诗,赢得了抗战胜利,推翻了蒋家王朝,开辟出“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新天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接力奋斗、艰苦奋斗、顽强奋斗、共同奋斗的精神基因,感召着中华儿女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实现了“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北斗”组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奋斗书写辉煌,奋斗砥砺精神,奋斗强国是最值得赞美的壮歌。
⑤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沉淀于艰辛的付出。收获总是与耕耘相伴,胜利总是与拼搏同行。为了强国梦想,在日夜攻关的实验室里,科学家呕心沥血、奉献自我;在大型工程的施工现场,大国工匠筚路蓝缕、连续奋战;在抢收抢种的田野上,农民兄弟风雨无阻、昼夜劳作;在练兵备战的训练场上,战士们无惧疲劳、苦练硬功。
烈日下,袁隆平一次次潜心试验,以汗水浇灌杂交水稻;风雨中,南仁东一趟趟勘探重峦洼地,为“中国天眼”殚精竭虑;病房里,林俊德头冒虚汗,用生命的最后时间整理出宝贵的科研资料。奋斗者的经历表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⑥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升华于忘我的奉献。无私而忘我的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为祖国建功业、为人民谋幸福,其中有奉献牺牲。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刻印着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无私奉献的奋斗史。从舍身炸敌碉堡的董存瑞,到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从甘做默默无闻人的黄旭华,到殉职在脱贫攻坚路上的黄文秀……无数先锋楷模用热血与忠诚诠释家国情怀,启示后来者用坚韧和行动守卫我们的国、守护我们的家。
⑦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把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相信奋斗、依靠奋斗、持续奋斗,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
(选自2020年11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3分)
【抓分指导】找准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尤其要注意开头段的最后一句;三看结尾,注意结尾段的开头句或最后一句;四看标志,特别要注意总结性词语,如“因此”“所以”“总之”“故”……这些总结性词语的后面往往会出现中心论点。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0.第④⑤⑥段能不能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4分)
不能。(1分)第④⑤⑥段与选文第③段的内容相互照应,(1分)分别从“根植于精神的沃土”“沉淀于艰辛的付出”“升华于忘我的奉献”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存在层层深入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的能力。第④⑤⑥段分别与第③段提到的“赤子之心”“顽强意志”“奉献精神”相呼应;同时,这三段分别围绕段首的中心句,从“精神的沃土”“艰辛的付出”“忘我的奉献”展开论述,这三方面具有层递性,不可调换顺序。
【抓分指导】解答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步骤是:①表态,能或不能(一般为不能);②阐述理由,即该段的内容是什么,上下文的内容是什么,该段与上下文存在怎样的关系;③强调结论,不能调换顺序(或如果调换顺序,会怎么样)。
11.选文第⑤段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举例论证。(1分)作者列举袁隆平、南仁东、林俊德等人的事例,具体论证了“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沉淀于艰辛的付出”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3分)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画线句子写袁隆平、南仁东、林俊德等人的事迹,是举例论证,意在通过具体事例证明分论点“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沉淀于艰辛的付出”。
12.在文中,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对我们当代中学生来说有什么意义?请结合实际谈一谈。(6分)
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是指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的家国责任和担当。(3分)家国情怀具有激荡人心、振奋人心、激励人们勇毅前行的作用,当代中学生应以其为奋斗的力量,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砥砺前行。(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本文围绕“家国情怀”而展开,家国情怀的内涵主要在第③段进行阐述,抓住关键句“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进行概括即可。家国情怀对于中学生的意义,可结合其激荡人心、振奋人心、激励人们勇毅前行的作用去回答。
[三](15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巫山曲
孟郊①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②。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注]①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后又仕途坎坷,一生潦倒。②神女:指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神女相遇,醒后惆怅不已。
同“缺”,空隙、缺口
顺流而下
肃杀,凄寒
延长
打湿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2分)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2分)
15.《三峡》《巫山曲》描写的三峡的山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16.《三峡》和《巫山曲》都写到猿啼,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连绵不断(或:多)
峭拔(或:陡峭)
《三峡》写猿啼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巫山曲》写猿啼烘托了作者凄凉惆怅的心情。(共4分。每点2分)
【参考译文】
巴东长江三峡中,重峦叠嶂,阳台山旁是碧绿峭拔的十二峰。(昔日)楚王狩猎时正逢巫山雨意云浓,夜卧高山之上梦见了巫山神女。巴山的云霞微雨打湿神女美艳的容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极目远望,再也不见神女的芳影,峡谷中的猿猴悲鸣了几声,泪水滴落在衣服上。
三、写作(55分)
17.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55分)
文题一: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文题二:俄国诗人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是的,世上哪有过不去的事?冬天总会过去,春天必将来临;风雨总会过去,彩虹终将出现;失败总会过去,成功正在招手……
请以“________,总会过去”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如写文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写作指导】
文题一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改变人生”这一中心,主要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改变心”“改变态度”“改变习惯”“改变性格”,我们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方面构思成文,也可以综合几个方面进行构思。
本文可以叙述亲身经历,写成记叙文。在行文时,我们注重交代改变自己的哪一方面,为什么要改变自己,怎样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之后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变化。比如“我”一直认为数学枯燥无味,但得到数学老师的点拨后,发现了数学的趣味,渐渐喜欢上了数学这一门学科,数学成绩也突飞猛进。
本文也适合写成议论文。写作时,可以从“心态改变命运”“改变,从心开始”“改变人生,先从改变态度开始”等角度立意。
【佳作展示一】
从自卑到自信
现在的我是一个充满自信的阳光少女,可你怎么也不会想到我曾经是一个多么自卑的女孩……
当我用幼稚的目光初次环顾四周时,我发现自己是那么渺小不堪:邻居大姐姐长得又高挑又漂亮,而我相貌平平,站在她旁边完全成了陪衬;小伙伴们个个聪明伶俐,而我只是个平平常常的小角色……我感到自卑、孤独,不愿与人交流,不敢发表意见,生怕自己出丑,被人笑话。渐渐地,我有些自闭,抬头低头间只觉得自己被束缚在一个真空中。我想冲破这个真空时,却发现四面已是高高的墙,而且越来越厚……
直到上了初中,由于成绩优秀,我开始担任班长,也渐渐有了些自信,但还是冲不破那堵厚墙,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迈出那艰难的第一步……
班主任老师体贴入微,在我迷惘之时,她告诉我:“自卑的枷锁是自己加上的,一定要自己解开,因为钥匙只有你一个人拥有!”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下定决心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打开这把枷锁。我深知上锁容易开锁难,不过我也坚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制订了一系列改变计划,并有的放矢地逐步实施。
我的改变令全班同学大为吃惊,因为他们发现我上课时竟然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我也很佩服自己能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刚开始很紧张,说话声音小,爱脸红,怕挨批,但我一次又一次得到肯定和表扬时,便逐渐放开了声音,语言也流畅了。
第二步,我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当众讲话的能力。以往我站在讲台上宣布事情总是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说话结结巴巴,即使同学们每次都听得很认真,从不笑话我的口误。现在,我鼓足勇气,坚定信念,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终于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站在众人面前从容不迫地说话了。
我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而是“得寸进尺”地在班内出黑板报,开班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我的进步突飞猛进,现在,我可以坦荡地大声喊出:“我战胜自卑,走向自信了!”我终于打开了这个束缚我多年的枷锁!也许我从自卑到自信的过程算不上“惊天地、泣鬼神”,不过我仍为自己的努力感到欣慰和自豪。
朋友,如果你被自卑困扰,那就照照镜子,对着镜子中的那个你大声地喊出:“谁说今天的丑小鸭不会变成明天的白天鹅呢?”
打开心灵的枷锁,走出自卑的牢笼,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名师点评】本文采用倒叙的写法,以现在“一个充满自信的阳光少女”与曾经“一个多么自卑的女孩”所造成的强烈反差开篇,自然引出对以往的回顾。文章主体部分,先交代产生自卑的原因,再写班主任的点拨使她“惊醒”(态度改变),于是“制订了一系列改变计划”(习惯改变)……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自然地完成了从自卑到自信的跨越(性格改变),最后又推己及人,拓展了主题。
文题二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总会”,表示无论怎样一定会、终究会的意思。“总会”表达了对某件事充满期盼,又带有无可奈何的意味。结合提示语来看,“过去”的应当是些不好的事物或者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譬如病痛、磨难、失败等。所以在补题时,可在横线上填写“矛盾”“阴霾”“伤心的日子”“黑色的六月”等。
写作时要重点交代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给“我”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它是如何过去的,我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行文时应注重心理描写,通过心理的变化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了使中心显豁,还要注意采用景物烘托或议论点题的方式来结尾。
如写“小冲突,总会过去”,一位同学这样结尾:“早晨,我望向窗外,朝霞的光芒照耀着大地,也照得人内心喜悦澎湃。原来,当你想通了,世界就变得明亮了。亲人永远是最亲的人,亲人间的冲突总会过去。”这一结尾用朝霞烘托冲突解决后内心的喜悦,用“亲人间的冲突总会过去”来点题,使主旨鲜明。
【佳作展示二】
阴霾,总会过去
我紧紧地攥着数学试卷的一角,呆呆地望着那两个鲜红的数字,它们像一盆冷水浇在我的头上,又似两只眼睛在讥笑着我的失败。整个世界仿佛静止在那一刻,阴霾笼罩在我的心头。
我低着头,不敢去看老师,我害怕看见他失望的眼神;我低着头,不敢去看同学,我害怕看见他们同情的目光。我的眼睛蓄满了泪,只是机械地订正着错题。一连几天,我仿佛丢了魂儿一般,沉浸在失败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又是一节数学练习课,同学们都在“唰唰”地做题。我顺利做完了前几道题,可最后一道题……我苦思冥想,仍毫无头绪。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的笔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桌面,发出“噔、噔”的噪声。看着那道题上大量的条件信息,再加上考试的失利,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烦躁和焦虑。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怎么不写呢?”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赶忙抬起头,立刻对上了老师的目光,我又缓缓地低下头去,感到脸庞在迅速升温。老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的训练册,走到了讲台上。我心里失落落的,泪水终于打在了桌子上。
开始讲题了,老师说要找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写解题过程,没想到点了我。我的心颤了一下,随即抬起头来,眼里满是惊异,看见老师鼓励的眼神,我犹豫地走上了讲台。
我仔细地分析着那道题目,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思路几乎要把我击垮了。“你已经快做对了。”“不着急,找找有用的条件。”老师突然在我身旁说。我一愣,烦躁感立马烟消云散。我凝神看向黑板上的解题过程,豁然开朗,一气呵成。我做对了!
看着老师粉笔留下的大大的对勾,我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千斤重担,浑身都轻松起来。老师语重心长的话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激励着我前行:“面对失败,不灰心,不放弃,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所有的阴霾都会消散。只要坚持,春暖花开一定会到来。”
是啊!面对困难,付出行动,阴霾终会散去,暖春必将到来!
【名师点评】本文思路清晰,一气呵成。由考试失利开篇,写到学习路上遇到“拦路虎”,最后在老师的指引下,走出困境,自然点题。其中穿插大量的心理描写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具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