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学合格性考试(广东)-模拟测试卷(二)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高中化学合格性考试(广东)-模拟测试卷(二)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28 22: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酸雨的是(  )
A.H2 B.CO
C.CO2 D.SO2
2.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3.某物质在组成元素上与其他三种不同,该物质是(  )
A.蔗糖 B.果糖
C.蛋白质 D.油脂
4.考古时14C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14C中的“14”表示(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质量数
5.钢材可以用作桥梁的结构材料是因为它(  )
A.有良好的导热性 B.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C.不易受空气和水的作用 D.有良好的导电性
6.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  )
A.溴乙烷 B.硝基苯
C.1,3丁二烯 D.氯乙烯
7.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H2→2H B.2H2+O2===2H2O
C.CaO+H2O===Ca(OH)2 D.2Cl→Cl2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BaSO4↓
C.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2H+===Mg2++H2O
D.常温下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9.0.25 L NaOH溶液中溶有10 g NaOH,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 mol·L-1 B.1 mol·L-1
C.0.5 mol·L-1 D.0.05 mol·L-1
10.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0
C.+1 D.+5
11.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Cl→H2 B.CO2→CO
C.Fe2O3→Fe D.Br-→Br2
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合理的是(  )
A.K2CO3和CaSO4都属于盐
B.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C.KOH和Fe(OH)3都属于碱
D.Na2O和Na2O·SiO2都属于氧化物
13.对下列常见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作净水剂
B.CaCO3是陶瓷的主要成分
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D.NaHCO3可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酸,缓解胃部不适
14.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沸点都比CH4的沸点高
C.两者之间能发生反应 D.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
15.下列检验铵盐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再滴入酚酞试液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
C.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
D.加水溶解,再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其溶液
16.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
B.导线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铜片→导线→锌片
C.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会减小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 g CO2分子中含有的氧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2O所含分子数为0.5NA
C.24 g Mg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22.4 L N2所含分子数为NA
18.研究化学键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的某些性质,下列物质中仅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H2O B.N2
C.H2S D.MgCl2
19.一定温度条件中,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SO3发生反应:2SO3(g) 2SO2(g)+O2(g),5 min达到平衡,SO2的浓度为1 mol/L,则用SO2表示的速率为(  )
A.0.1 mol/(L·s) B.0.2 mol/(L·min)
C.1 mol/(L·min) D.0.5 mol/(L·min)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存在Fe3+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C.漂白粉常作环境消毒剂
D.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金属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涉及表中元素一律用对应化学符号表示):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3 ④


⑥ ⑦ ⑧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
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表示①与⑦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的。
(5)③、⑥、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6)元素③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⑦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2.(14分)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CO2反应生成O2,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盐酸和1.56 g Na2O2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A中制取CO2的装置,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__(填序号)。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检验E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_______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________________。
(2)若E装置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装置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00 mL,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O2体积比理论值____________(填“大”或“小”),相差约____________mL(取整数,已知O2在本实验条件下的密度是1.429 g/L),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4)如图1所示的A~E装置中,E装置部分存在安全隐患,你认为E装置需要改为如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
图3
23.(13分)下表是A、B、C、D、E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B C D E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比例模型为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C、H原子个数比为1∶1
②球棍模型为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③能与E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2;
②能由C氧化而成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式是C3H4O2
②球棍模型为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分子F,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CnH2n+2。当n=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3)下列性质物质B具有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与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反应褪色 ⑥任何条件下不与氢气反应
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B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各程式:___。
(4)C与E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氧化成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二)解析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酸雨的是(  )
A.H2 B.CO
C.CO2 D.SO2
解析: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形成酸雨,故导致酸雨的是二氧化硫,答案选D。
答案:D
2.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解析:化石能源通常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答案:A
3.某物质在组成元素上与其他三种不同,该物质是(  )
A.蔗糖 B.果糖
C.蛋白质 D.油脂
解析:蔗糖和果糖属于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油脂属于酯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中含有肽键,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其他一些元素。
答案:C
4.考古时14C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14C中的“14”表示(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质量数
解析:14C中的“14”表示质量数,等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也等于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答案选D。
答案:D
5.钢材可以用作桥梁的结构材料是因为它(  )
A.有良好的导热性 B.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C.不易受空气和水的作用 D.有良好的导电性
解析:钢材可以用作桥梁的结构材料主要利用了钢的机械强度大,答案选B。
答案:B
6.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  )
A.溴乙烷 B.硝基苯
C.1,3丁二烯 D.氯乙烯
解析: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因此不属于烃,故A项不符合题意;硝基苯中含有氮元素,因此不属于烃,故B项不符合题意;1,3丁二烯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因此属于烃,故C项符合题意;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因此不属于烃,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7.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H2→2H B.2H2+O2===2H2O
C.CaO+H2O===Ca(OH)2 D.2Cl→Cl2
解析:H2→2H是断键过程,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A项符合题意;2H2+O2===2H2O是氢气的燃烧,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B项不符合题意;CaO+H2O===Ca(OH)2属于放热反应,故C项不符合题意;2Cl→Cl2是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BaSO4↓
C.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2H+===Mg2++H2O
D.常温下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解析:醋酸是弱电解质,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Ca2++CO2↑+H2O+2CH3COO-,故A项错误;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Ba2++SO+2H++2OH-=== BaSO4↓+2H2O,故B项错误;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MgO+2H+===Mg2++H2O,故C项正确;原方程电荷不守恒,常温下,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Cu2++2Ag,故D项错误。
答案:C
9.0.25 L NaOH溶液中溶有10 g NaOH,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 mol·L-1 B.1 mol·L-1
C.0.5 mol·L-1 D.0.05 mol·L-1
解析:n(NaOH)=10 g÷40 g·mol-1=0.25 mol,溶液的体积为0.25 L,c(NaOH)=0.25 mol÷0.25 L=1 mol·L-1。
答案:B
10.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0
C.+1 D.+5
解析: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解得:x=+1,选C。
答案:C
11.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Cl→H2 B.CO2→CO
C.Fe2O3→Fe D.Br-→Br2
解析:A项,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错误;B项,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错误;C项,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错误;D项,溴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正确。
答案:D 
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合理的是(  )
A.K2CO3和CaSO4都属于盐
B.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C.KOH和Fe(OH)3都属于碱
D.Na2O和Na2O·SiO2都属于氧化物
解析:K2CO3属于盐,CaSO4属于盐,故A项正确;H2SO4和HNO3都属于酸,故B项正确;KOH属于碱,Fe(OH)3属于碱,故C项正确;Na2O属于氧化物,Na2O·SiO2是Na2SiO3以氧化物的形式表达的,Na2SiO3属于盐,故D项错误。
答案:D
13.对下列常见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作净水剂
B.CaCO3是陶瓷的主要成分
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D.NaHCO3可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酸,缓解胃部不适
解析:明矾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故A项正确;陶瓷属于硅酸盐产品而不是碳酸盐产品,CaSiO3是陶瓷的主要成分,CaCO3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B项错误;干冰气化时吸收热量而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滴而降落到地面,所以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故C项正确;碳酸氢钠在水溶液能水解而使溶液呈弱碱性,所以能和盐酸反应而降低酸浓度,故D项正确。
答案:B
14.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沸点都比CH4的沸点高
C.两者之间能发生反应 D.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
解析: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乙醇和乙酸常温下为液态,它们的沸点都比CH4的沸点高,B项正确;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C项正确;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一般含有3%~5%的乙酸,D项正确。
答案:A
15.下列检验铵盐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再滴入酚酞试液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
C.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
D.加水溶解,再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其溶液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也可以使酚酞变红色,A项错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检验生成的氨气,可以证明是否含有铵盐,B项正确;铵盐中如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会重新生成氯化铵,C项错误;氯化铵溶于水,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铵盐,D项错误。
答案:B
16.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
B.导线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铜片→导线→锌片
C.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会减小
解析:该装置为原电池,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故A项正确;导线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锌片→导线→铜片,故B项错误;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故C项错误;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H++2e-=== H2↑,电解质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酸性减弱,溶液的pH会增大,故D项错误。
答案:A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 g CO2分子中含有的氧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2O所含分子数为0.5NA
C.24 g Mg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22.4 L N2所含分子数为NA
解析:CO2分子中不含氧分子,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1.2 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B项错误;Mg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全部生成镁离子,化合价升高2价,所以24 g(即1 mol)Mg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2NA,C项正确;常温常压下,22.4 L氮气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D项错误。
答案:C
18.研究化学键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的某些性质,下列物质中仅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H2O B.N2
C.H2S D.MgCl2
解析:H2O分子中的O—H键是极性共价键,A项不符合题意;N2分子仅含氮氮键,是非极性共价键,B项符合题意;H2S分子中的S—H键是极性共价键,C项不符合题意;MgCl2中仅含有离子键不含共价键,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9.一定温度条件中,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SO3发生反应:2SO3(g) 2SO2(g)+O2(g),5 min达到平衡,SO2的浓度为1 mol/L,则用SO2表示的速率为(  )
A.0.1 mol/(L·s) B.0.2 mol/(L·min)
C.1 mol/(L·min) D.0.5 mol/(L·min)
解析:v(SO2)===0.2 mol/(L·min),答案选B。
答案:B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存在Fe3+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C.漂白粉常作环境消毒剂
D.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金属钠
解析:Fe3+检验,通常用KSCN溶液,二者相遇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Fe3+,故A说法正确;玻璃成分中的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有黏性的硅酸钠溶液,使瓶塞与瓶颈相黏连,所以保存碱性溶液常用橡胶塞,故B说法正确;利用漂白粉(有效成分次氯酸钙)的强氧化性,进行消毒和杀菌,故C说法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金属钠,故D说法错误。
答案: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涉及表中元素一律用对应化学符号表示):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3 ④


⑥ ⑦ ⑧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
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表示①与⑦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的。
(5)③、⑥、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6)元素③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⑦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①~⑧种元素分别是C、N、O、Na、Al、S、Cl、Ar。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稀有气体元素A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高氯酸,其分子式是HClO4;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NaOH,其电子式是Na+。(3)④与⑥形成的化合物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4)①与⑦的化合物是四氯化碳,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5)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③、⑥、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O2-。(6)元素③的氢化物是水,其结构式为H—O—H;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⑦的单质氯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
答案:(1)Ar 
(2)HClO4 Na+
(3)
离子
(4)  极性
(5)S2->Cl->O2-
(6)H—O—H Cl2+H2O===HClO+HCl
22.(14分)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CO2反应生成O2,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盐酸和1.56 g Na2O2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A中制取CO2的装置,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__(填序号)。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检验E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_______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________________。
(2)若E装置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装置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00 mL,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O2体积比理论值____________(填“大”或“小”),相差约____________mL(取整数,已知O2在本实验条件下的密度是1.429 g/L),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4)如图1所示的A~E装置中,E装置部分存在安全隐患,你认为E装置需要改为如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
图3
解析:(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所用药品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故应选择②;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在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少量HCl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即可将其除去;E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是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复燃。(2)E装置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的原因是CO2气体通过固体Na2O2时,未完全反应,部分CO2进入E装置中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1.56 g Na2O2完全反应可生成0.32 g O2,它在本实验条件下的体积约是≈0.224 L=224 mL,而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要小,二者相差224 mL-200 mL=24 mL;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Na2O2样品不纯,即Na2O2样品中含有不与CO2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4)饱和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证明CO2未反应完并将其除去,保证收集到的O2纯净,而澄清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需要对原装置进行改进,显然,题给4个装置中,乙装置最佳。
答案:(1)② 吸收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带火星 复燃
(2)D装置中有部分CO2未参与反应进入E装置中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小 24 Na2O2样品中含有不与CO2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
(4)乙
23.(13分)下表是A、B、C、D、E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B C D E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比例模型为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C、H原子个数比为1∶1
②球棍模型为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③能与E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2;
②能由C氧化而成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式是C3H4O2
②球棍模型为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分子F,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CnH2n+2。当n=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3)下列性质物质B具有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与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反应褪色 ⑥任何条件下不与氢气反应
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B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各程式:___。
(4)C与E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氧化成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A的比例模型及性质可判断A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即C是乙醇。根据B的球棍模型及组成元素可判断B是苯。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2,D能由C氧化而成,所以D是乙醛。根据E的球棍模型及组成元素可判断E是丙烯酸,结构简式为CH2===CHCOOH。
(1)A是乙烯,A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CH2===CH2。(2)A是乙烯,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分子F,F是乙烷。与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CnH2n+2。当n=4时,即从丁烷开始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3)根据分析,B是苯,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与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均不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则物质B具有的性质是②③。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NO2+H2O。(4)C是乙醇,E是丙烯酸,乙醇和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其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H+HO—CH2CH3CH2===CH—COOCH2CH3+H2O。(5)C是乙醇,D是乙醛,由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答案:(1)nCH2===CH2
 (2)4 (3)②③
+HO—NO2
+H2O
(4)CH2===CH—COOH+HO—CH2CH3
CH2===CH—COOCH2CH3+H2O
(5)2CH3CH2OH+O2
2CH3CHO+2H2O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