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2 积的变化规律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2 积的变化规律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8 14:0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探索、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应用。
2.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概括和表达的能力。
3.结合探索过程,体会事物间是密切关联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流程:
一、探究新知
1.探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⑴出示:6×2=12
6×20=120
6×200=1200
⑵观察这三个等式,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规律?
⑶交流发现的规律。
⑷师生总结: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10(100)时,积也乘10(100)。
⑸学生举例说明发现的规律。
⑹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 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几时,积也乘几。
⑺试一试。
18×4=72 17×6=102
18×8=( ) 68×6=( )
18×12=( ) 170×6=( )
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⒉探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⑴师: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有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⑵学生举例验证规律。
⑶师生交流总结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除以几。
⑷试一试。
20×4=80 8×240=1920
10×4=( ) 8×24=( )
5×4=( ) 8×8=( )
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⒊引导学生把上述规律进行整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几(或除以几)。
二、应用新知
(一)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计算。
⒈完成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⒉完成教科书第59页练习九第3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一般有两种解法:①将其余5个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分别与“17”相比,求出比的结果(几倍),然后用这个结果与272相乘。②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都多17个16,积依次多272。从272开始,每次加272。
(二)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正比例函数的思想方法。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练习九第1题。
学生的解题方法可能有两种:①40×2×2=320千米;②160×2=320(千米),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两种算法进行对比: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160是什么?为什么用“160×2”可以直接计算出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路程呢?(应用了积的变化规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不变,速度乘2,路程也乘2。)
2.完成教科书第59页练习九第2题。
学生的解题方法也有两种:①560÷8=70(米),70×24=1680(米);②24÷8=3,560×3=1680米。
学生完成后,应突出对第二种方法的探究。理解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追问:为什么宽乘3,面积也乘3?(应用了积的变化规律,长×宽=面积,长不变,宽乘3,面积也乘3。)可图示验证:
3.完成教科书第59页练习九第4题。
①看图,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标价牌是什么意思?
②独立解决。
③全班交流分析。可利用以下分析式进行分析:
(三)拓展题。
完成教科书第59页练习九第5题。
①独立计算。
②观察算式,猜想规律。
③验证规律。
④总结规律: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课堂总结:
我们发现了哪些积的变化规律?怎样发现的?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能验证吗?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6×2=12 20×4=80

6×20=120 10×4 =40

6×200=1200 5× 4 = 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时,积也乘几(或除以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