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卷
1、选择题(下列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关于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只有氧气和氮气
B、氟利昂的使用会造成臭氧的减少
C、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2、小明很喜欢科学课,他在进行实验活动时,有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3、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球”,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洋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6%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大量利用的水资源就是海洋水
B、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C、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D、生物体内的水没有参与水循环
4、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
A、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白雾是干冰升华而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冰箱冷冻室里的霜是因为水蒸气凝华而来
D、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5、油、盐、白糖、醋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它们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大豆油
B、食盐
C、白糖
D、醋
6、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这个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是50cm,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
A、“▽”形的
B、圆形的
C、“△”形
D、无法确定
7、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魔术师由特异功能
B、是因为手上沾由水吸收了“油”的热
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D、是因为“油”的沸点低
8、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9、如右图所示,当玻璃瓶慢慢下移,最后罩住蜡烛瓶口浸入水中后,
烛焰逐渐变小,最后熄灭,过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则(
▲
)
A、瓶内、外水面始终不动
B、瓶内水面低于瓶外水面
C、瓶内水面高于瓶外水面
D、瓶内水面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瓶外水面
10、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11、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80℃的酒精是液态
B、南极的最低气温—83°C,在南极考察时,
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一定不变
D、拿铅锅来煮沸水银
2、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鉴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
▲
)
?A、用燃着的木条???
????????????????????
B、用带火星的木条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
???????
D、分别称取各自的质量
13、空气对所有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下图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事例的是( ▲
)??
?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D、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15、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②③
16、生活中有很多除去污渍的方法,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橡皮擦去白纸上污渍
17、70℃时的m?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18、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增加,乙试管中的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食盐?????????
B、氢氧化钠
C、食用油
????
???
D、硝酸铵
19、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是(
▲
)
20、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
(?http:?/??/?www.21cnjy.com?)溶液均匀地分成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g、20g、30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
▲
)【出处:21教育】
A、
c=2b-a
B、c=a+b C、c=a+2b D、c=2a+b
二、简答题(21题~27题,每空1分,28~30题,每空2分,共38分)
21、根据水中是否含盐可分为
▲
和
▲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平均每千克海水中达到35克,盐和水的比例为
▲
。
2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碘酒中的溶剂是
▲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是
▲
23、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用序号回答问题:
酒精是①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易挥发;③易燃烧;④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24、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
▲
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
℃,该晶体加热25
min时,处于
▲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5、有A、B、C、D四种物质,A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着的火柴伸入到D的集气瓶中,火柴立即熄灭,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填物质的名称)由此可推断:
A是
▲
,B是
▲
,C是
▲
,D是
▲
。
26、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现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 ▲ ,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 ▲ (以上两格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8、通过如图所示实验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发生了 ▲ 现象,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 ▲ ,B为 ▲ 。
29、、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文字表达式说明变浑浊的原因
▲
。
(2)如果将大量木炭生成的产物,通入到水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
。
(3)如果把木炭换成铁丝,那么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30、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2)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方法。
(3)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
。
(4)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三、实验分析题(每空2分,共28分)
31、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___▲_____ 有关.
(2)通过
▲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2、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填仪器名称),该仪器有的作用是
▲
。
(2)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___▲___克。
(3)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____▲__(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4)经检测,实验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2,(选用容积为3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1、图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则可能原因是(写两点)
▲
、?????
????▲?????
??;
(3)图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填序号)。
(4)图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 mL刻度处才停止.
(5)图2实验中,小明同学忘记关闭弹簧夹就进行实验,等实验结束时,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 mL刻度处才停止.
4、分析计算(34题每空2分,35题每小题2分,36题2分,共14分)
34、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t2℃时,100g水中溶解?????▲?????g乙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3)某同学在t1℃时开始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A、B、C。
在溶液A、B、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在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
35、今有10%的硝酸钾溶液160
g,分为相等的两份。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
(1)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
(2)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36、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是31.6g,在100g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有多少克硝酸钾?
科学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A
B
D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D
A
C
C
D
C
A
二、简答题(21题~27题,每空1分,28~30题,每空2分,共38分)
21.
咸水
淡水
7:193
22.
酒精
过氧化氢
23.
①②
③④
24.
甲
232
固液共存
25.A是
氧气
,B是
硫
,
C是
二氧化硫
,D是
二氧化碳
。
26.
A
变大
27.
升华
凝华
28.
色散
?
红光
?
紫光
29.
⑴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碳酸钙
+
水
(2)
紫色石蕊变红变红
(3)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30.1)
37.3
(2)
蒸发结晶
(3)
降温(或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4)
40.1%
三、实验分析题(每空2分,共26分)
31.
(1)
表面积
(2)
AC
32.(1)
玻璃棒
加速溶解
(2)
3克
(3)
滴管
(4)
①③
33.(1)
产生大量白烟
水沿着导管进入广口瓶,进入水的体积约集气瓶总体积的1/5
(2)
红磷不足量
装置气密性不好(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
③①②④
(4)
3
(5)
1
5、分析计算(32题每空2分,33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34.(1)
等于
(
2)
15
(3)
B
140克
35.(1)加入10g硝酸钾
(2)蒸发40g水
36.含有硝酸钾24g
A、用嘴吹
B、俯视读数
C
、砝码放在左盘用手拿镊子
D
、用纸槽放药品
灭酒精灯
A、
B、
C、
D、
B、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