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文档属性

名称 黄河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05 20:2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课前小活动:
欣赏《保卫黄河》
但是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欣赏黄河
认识黄河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黄河公伯峡
黄河龙口
壶口瀑布
第六课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3、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背景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作者简介: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创作《五
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
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
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
《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音: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
lán
péng
pài

diān

zhuó
zhàng
深情地读: 一、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
速和语调。 二、有感情的朗诵,读出气势,读
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自主、合作、探究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
“颂”
2、作者思路为“序曲—主体—尾声”,请结合诗歌判断一下。
3、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河”上,尾声部分重点在“中华儿女”上。
4、请同学思考“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几层?重点在哪里?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什么?
两部分
绘黄河
颂黄河
颂黄河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近镜头
俯瞰全景
纵向描写
横向展开
“望”统领
摇篮---
屏障---
臂膀---
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 在“望”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保护母亲河——黄河
断流的黄河
干涸的河床
被污染的黄河
黄河今天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状堪忧。请针对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是广告词,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拓展练习:
爱我黄河!
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