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
年级质量测试
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A
题号
答案
题号21
22
24
答案A
D
综合题
【答案】
(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严密;公平(公正)。(每点
分,任答三点得4分)
(2)进步性:防止了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发生;扩大了统治基础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原因:清末新政;科举制难以培养选拔出近代经济、教育、外交等专业人
才。(4分)
32.【答案
(1)城市建筑水平较高;人口较多,规模较大;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达
(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黑格尔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落后、野蛮、未开化。(2分)不同意。(2分
理由:撒哈拉以南非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东非沿海曾出现桑给巴尔等国
家,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曾兴起过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家,马
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是重要文化中心。南非出现过津巴布韦国家,城市
发展,有宏伟的建筑。(4分,答出东非、西非、南非中的两处文明成就即可)
33.【答案】
(1)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
缚。(2分
(2)代表及主张:伏尔泰——君主立宪制(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一一三权
分立(权力制衡);卢梭——主权在民(或直接民主)。(每点2分,共4分)
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宜传,直接推动了欧美
资产阶级革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提供了精神武器。(4分)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中一年级质量测试
历史科试题
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考场号”
座位号”栏内填涂考场号、座位号。
2·选择題每小題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淾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一位同学在学习历史时做的笔记如下:西周制度的“四归”:①权力分配,天下归姬②
权力继承,天下归嫡③权力认同,天下归序④王臣国土,天下归王。其中③指的是
A.礼乐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2.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
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制度
D.夺去王侯爵位
3.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谓‘后’为‘跋’。(黄帝)以土德(称)
王,而魏之先(祖)出于黄帝,故为拓跋氏(黄帝的后代)。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
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一措施
A.促进民族交融B.激化民族矛盾C.加速北民南迁D.导致北魏分裂
4.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度瓦解,农民大量逃亡,政府赋税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唐
政府推行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这一制度是
A.察举制
B.租调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5.朱熹所著《家礼》,旨在“明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序亲疏贵贱之仪”。他的《小学》
专从儿童教育方面,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同时末代理学家还通过书
院讲学的方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宜扬封建伦理纲常。这体现出
A.儒家学说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
B.理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
C.纲常伦理的传播推动理学成熟
D.儒学开启了宗教化进程
高一级期中质量测试历史科试题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