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时间:75
分钟分值:100
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20
小题,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
4
小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其最可能是核苷酸
若图中②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一定是糖原
若图中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最多为
4
种
若图中④可以表示脂肪,苏丹Ⅲ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橘黄色
幽门螺旋杆菌于
2017
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
13C
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
13C
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
NH
和
13CO
。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
13CO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幽门螺旋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型
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不含有
13CO2,说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较高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产生脲酶,但是不具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幽门螺旋杆菌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存
3、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扁平囊叠加在一起组成的,是完成分泌蛋白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可将胰岛素原分子水解为相同数目的胰岛素和
C
肽分子。胰岛素释放后经过肝脏和肾脏时被大部分降解,而
C
肽则不会被肝脏和肾脏降解,在血液中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浓度较稳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胰岛素的加工、运输、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处于动态变化中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目和发达程度与细胞分化的程度无关
C.高尔基体中含有对胰岛素等分泌蛋白进行加工所需要的酶
D.临床上可通过测定血液中
C
肽水平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4.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
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5.在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下列反应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
)
A.
[H]与氧气生成水
B.
C6H12O6
分解为丙酮酸和[H]
C.
丙酮酸分解为
CO2
和[H]
D.
ADP
与磷酸结合生成
ATP
6.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种子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休眠时>萌发时
叶绿体中
C3/C5:有光照时>暂停光照时
人体细胞内
O2/CO2:线粒体内>细胞质基质内
细胞中
RNA/核
DNA:生长旺盛细胞>衰老细胞
水熊虫是一种被称为不会灭绝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在遇到危险时,其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甚至完全变干,而安全以后恢复正常。能在沸水、固体冰块、放射线以及真空环境中生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会灭绝的水熊虫体内细胞也会发生衰老和凋亡B.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随细胞不断长大而降低C.干燥条件下,水熊虫的新陈代谢并未真的完全停止D.完全变干的水熊虫体内没有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
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新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只有细胞分化过程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基因组成相同,表达的蛋白质也相同
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骨髓干细胞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能力D.骨髓干细胞比胰岛样细胞全能性高,分化程度低
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链球菌细胞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属于典型的无丝分裂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分开移向细胞两极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可观察到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的赤道板
D.细胞的有丝分裂保持了细胞在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的稳定性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
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实验人员
操作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甲
根尖
1-3mm
处
-
+
+
+
乙
根尖
1-3mm
处
+
-
+
+
丙
根尖
5-7mm
处
+
+
+
+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11.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后,卵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受精前的卵细胞代谢较慢,卵细胞受精后十分活跃
下图是某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④细胞可推测该动物是雄性动物B.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C.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②③
D.①②细胞中染色体数和
DNA
含量均不同
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所有遗传现象B.提出问题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C.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
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摇匀,重复
100
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
F2
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
DR
约占
1/2
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
1
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
16
种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在某玉米试验田中将等量的纯种糯性玉米与纯种非糯性玉米实行间行种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植株只能进行异花传粉
若非糯性玉米的果穗上所结籽粒既有糯性又有非糯性,则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
C.若糯性玉米的果穗上所结籽粒全部是糯性,则糯性对非糯性为显性
D.若收获的籽粒中糯性多远于非糯性,则糯性对非糯性为显性
已知
A
与
a、B
与
b、D
与
d
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别控制
3
对相对性状。若基因型分别为
AaBbDd、AabbDd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则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表现型有
8
种,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的比例为
1
16
表现型有
4
种,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的比例为
1
16
表现型有
8
种,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的比例
1
8
表现型有
8
种,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的比例为
1
16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F1
产生
4
个配子,比例为
1∶1∶1∶1
B.F1
产生遗传因子组成为
YR
的卵细胞和遗传因子组成为
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
1∶1
C.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
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D.F1
产生的精子中,遗传因子组成为
YR
和遗传因子组成为
yr
的比例为
1∶1
18.某种蛙眼色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表现型
蓝眼
绿眼
紫眼
基因型
A_B_
A_bb、aabb
aaB_
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杂交,F1
只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理论上
F1
蓝眼蛙∶绿眼蛙为(
)
A.3∶1
B.3∶2
C.9∶7
D.13∶3
人类中显性基因
A
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
B
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
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
C.基因型为
AaBb
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概率为
7/16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
AaBb
的孩子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2n=28)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
A+、A、a
控制(A+对
A
和
a
为显性,A
对
a
为显性),其中基因
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
A
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
a
控制黄色素的形成,含有相应色素就开相应颜色的花。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
6
种
黄色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花色的植株D.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60
分。
21.(16
分)如图,新月形的保卫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薄,而外侧(背侧)比较厚,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
夏季晴朗的清晨,光照促进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气孔的保卫细胞里含有
(细胞器),使保卫细胞的细胞质中
浓度下降,PH
上升,促进保卫细胞钾氢离子交换泵消耗
ATP,使钾离子以
方式进入保卫细胞,于是保卫细胞浓度
,
渗透
水(填吸/失),保卫细胞
侧细胞壁膨胀较多,细胞弓起来,使气孔张开,外界空气中的
CO2
进入叶片内,促进了光合作用。
中午,植物蒸腾作用过强,保卫细胞
水(填吸/失)过多,气孔
,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下降,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22.(14
分)下图
A
表示某雌性哺乳动物(2n=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
a、b、c
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图
B
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中的
n
只代表一个数值,并不特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表示的结构或物质是:a.
Ⅰ、Ⅱ、Ⅲ、Ⅳ表示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名
称是:Ⅱ
Ⅲ.
(2)图
A
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若图
B
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则
BC
段出现的原因是
。(3
分)
若图
B
曲线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数量变化曲线,
则
BC
段出现的原因是
。(3
分)
23.(16
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
产物。野生型青蒿的正常植株茎色有白青秆和紫红秆两种,由遗传因子
Y、y
控制,叶形有稀裂叶和分裂叶两种,由遗传因子
R、r
控制。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叶形中隐性性状为
。控制叶形与茎色的这两对遗传因子遵循
定律。
实验一中,亲本为白青秆,后代出现了白青秆和紫红秆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
上称为
。亲本分裂叶白青秆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实验二中,亲本稀裂叶紫红秆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种;子代稀裂叶紫红秆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欲探究子代中稀裂叶白青秆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
将其与隐性纯合植株测交,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RRYy。
24.(14
分)拟南芥是自花授粉植物,基因高度纯合,用理化因素处理突变率很高,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某实验室研究拟南芥基生叶(卵形、匙形)和花色(白色、粉色)
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取一株卵形叶白花植株,与一株匙形叶粉花植株进行杂交,F1
为卵形白花植株与匙形白花植株,让
F1
中卵形白花植株自交,所得
F2
共有
960
株,其中卵形白花
360
株,卵形粉花
280
株,匙形白花
180
株,匙形粉花
140
株。回答下列问题:
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
,依据是
。
F2
中卵形与匙形的性状分离比为
,且已测知
F2
中卵形植株全为杂合子,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
若让
F1
中匙形白花植株自交,所得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其
F2
粉花中杂合子占
。
3
2
2
为
图
B
实验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所占比例
分裂叶白青秆
分裂叶紫红秆
稀裂叶白青秆
稀裂叶紫红秆
一
稀裂叶白青秆×分裂叶白青秆
3/8
1/8
3/8
1/8
二
稀裂叶白青秆×稀裂叶紫红秆
1/8
1/8
3/8
3/8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DDDDC
11-15:
CC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每空2分
1)叶绿
升高(意思相近就给分
吸
腹(或
对孔隙的
(2)失
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
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的复
或者“细胞膜从细胞
两部分”)(3分)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到“着丝粒分裂”即可给分)(3分)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1)稀裂
基因)自
(2)性状分离
1/(3分
稀裂
秆:稀裂叶紫红秆=1
24、(除标注外每空
共
(1)花色
粉色=9:7,该比列是9331比例的变形(3分)
致死(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