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导学案+课件+学习笔记-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导学案+课件+学习笔记-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8 15:29:03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素养目标
1.学习郭沫若感时忧国与思考未来的优秀品质。
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在学习中让自己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
3.阅读新诗,培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而且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
《女神》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二、背景介绍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三、资料链接
《女神》思想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
1.个性解放、争取圆满人格的强烈要求。
如:《天狗》《浴海》《地球,我的母亲》
2.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反抗、叛逆:《凤凰涅盘》《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匪徒颂》。
创造精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笔立山头展望》《晨安》《光海》。
3.爱国情思的抒发。
《炉中煤》《凤凰涅盘》
了解浪漫主义
【含义】: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内容】: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
【手法】: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诗歌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一个巨人的形象。分析:巨人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
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要不断的毁坏旧世界、旧文化、旧事物,不断的创造新世界、新文化、新事物。
【解析】巨人是一个力量强大的想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
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
2.“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简要赏析这句诗。
【答案】“太平洋”是这句诗的意象,“无限”形容太平洋之大,面积大,力量大,要把地球推倒。广袤无边的太平洋,他要提起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倒。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析】欢呼巨人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3.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答案】(1)丰富而大胆的想象。(2)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解析】(1)丰富而大胆的想象。作者在诗歌中塑造了一个巨人的形象,又通过展示巨人站在地球边上见、闻、感的描写,表现出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将太平洋拟人化。(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描述了“力”强大与曼妙。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5题。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词中的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概括,也可以具体;可以描绘实景,也可以虚拟想象。词中描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概括描写了壮阔的海景,倾注了对人民大众无限关切的思想情感。
【解析】(1)考查对意境的分析。据意象的特点可做分析,大雨、滔天的浪、一片汪洋写出了海景的壮阔。(2)此句是个设问句,作者在担心小小的渔船在汪洋的大海中不知飘向何处,表达了词人的关切之情。
2.联想与想象是诗歌的两只翅膀。作者由上阕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答案】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主要是由于都是望眼前的大海。
【解析】解答此题应根据词中的设问句“知向谁边?”与时间跨度句“往事越千年”两句来寻找答题区间,然后再将词中原句用合理的语言表述出来。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答案】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何为“主旨”,任何人写作总有其目的,都是为传达某种思想,表达某种情感,表现某种理趣。这种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思想意见,就是作品的主旨,往往也是作者本人的观点。其次,应明确“主旨句”常常出现的位置,一般来说,主旨句常常出现在作品(诗词)的起首或结尾部分。再次,“主旨句”在性质上大都是抒情或议论的句子。从表现的内容看,上阕都描写了壮阔的景象,下阕都评古论今,而重在论今。两词都运用了评古论今的手法,但《沁园春·雪》具体描绘实景,而本词是概括描绘虚景。
4.你觉得这首词和作者的《沁园春·雪》在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答案】从表现的内容看,上阕都描写了壮阔的景象,下阕都评古论今,而重在论今。两词都运用了评古论今的手法,但《沁园春·雪》具体描绘实景,而本词是概括描绘虚景。
【解析】分别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手法,进行比较可知其异同。
5.“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
【答案】“挥鞭”是一个典型的蕴藏丰饶的动态意象,作为片断过程,它概括了人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勇武的性格特征。
【解析】此题考查诗词中关键词的赏析。诗歌语言讲究以少总多,一字传神。鉴赏关键词时应联系全词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同时注意名词“鞭”的象征义,及动词“挥”的动态、力度。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一、阅读理解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一)整体赏析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巨人立在地球边上,他能“全方位”俯瞰地球,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与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二)内容探究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解读:这句诗的意象是“白云”,背景是晴朗的天空,与下文的北冰洋相映照。北冰洋上晴朗的天空,无数的白云翻卷,正在空中怒涌,与寒冰皑皑的北冰洋相呼应。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解读:句首抒情,意象是“北冰洋”,背景是天地间一片晴朗,洋天一色。啊,啊!好一幅壮丽的画卷——北冰洋的晴空冰景,美在大自然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解读:“太平洋”是这句诗的意象,“无限”形容太平洋之大,面积达,力量大,要把地球推倒。广袤无边的太平洋,他要提起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倒。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解读:句首抒情,“洪涛”是诗句意象,“滚滚的”形容波涛的动态形象,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啊,啊!我眼前洪涛哟,滚滚向前,强大无比,无坚不摧!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
解读:句首抒情,诗歌的主体形象是“巨人之力”,用三个“不断”,形容巨人力量之大,无坚不摧,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正以排山倒海之力摧枯拉朽,摧毁着旧思想、旧文化、旧事物。
啊啊!力哟!力哟!
解读:诗句抒情,三个短语加强了抒情的力度,“力哟!力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力”的呼唤,也就是对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呼唤。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解读:诗句的意象是“力”,这也是全诗的主要意象。诗句运用排比与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了“力”强大与曼妙,抒发了诗人对“力”的赞美之情。
(三)诗歌形象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四)诗歌主题
这首诗歌描述了“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的光辉灿烂的图景,新兴生产力必将战胜落后生产力,中国这个“巨人”伟大的创造力将会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
(五)写作艺术
1.丰富而大胆的想象。作者在诗歌中塑造了一个巨人的形象,又通过展示巨人站在地球边上见、闻、感的描写,表现出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将太平洋拟人化。(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描述了“力”强大与曼妙,抒发了诗人对“力”的赞美之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诗的哲学、哲学的诗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解读
郭沫若先生在诗中对哲学思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用诗、用冲天撞地的激情抒写了他对时代、对世界、对新和旧的全新思考,第二阶段主要受惠特曼的影响,受惠特曼的影响正好在1919 年前后,也就是写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时候。他说,静坐的时候,我往往会陶醉于泰戈尔的诗里。这是静的哲学,也是清新脱俗的哲学。又说,“我在接触泰戈尔之后不久,便又和海涅的诗接触了。海涅的一些恋爱诗,虽然和泰戈尔的味道完全不同,但是一样的清新,而更富有人间味”。这不仅表明了郭沫若诗歌的精神源头,也说明了郭沫若诗歌的特质,这就是巨大的原始的热爱。他还说,“在那个时期我在思想上是倾向着泛神论的,在少年时所爱读的《庄子》里面发现出了洞辟一切的光辉,更进而开始了对于王阳明的礼赞,学习静坐”。纵观《女神》这部诗集,我们发现,有一个高大浪漫的自我形象贯串于整部诗集,这就是诗人自己。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里同样有这个形象,这就是隐身的巨人。在惠特曼笔下,也有一个贯串其中的诗人形象,这就是“自己之歌”。
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也有这样一个弄潮儿,这个弄潮儿体现了郭沫若“力”的哲学和青春的诗的特点,因此我们说这首诗是一首哲学的诗,也是一篇诗的哲学。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首先,这是一篇“力”的哲学。诗的标题与诗歌主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本。标题交代了诗人观察和想象的角度,交代了中心事件,交代了抒情主人公——一个伟大的巨子,他亲眼见证了一场伟大的破坏和一场伟大的创造。第一句写高空所见,白云在空中怒涌,“怒涌”就是喷涌,但比喷涌更有气势,更有力量。第二句写水面所观,北冰洋壮丽无比,正因为壮丽无比,所以诗人几乎没有办法用别的言语来形容了。本来我们以为可以确定巨子所站立的方位,以为巨子就是站立在北冰洋边上放歌的,但第三句一下子就冲毁了读者的思维,诗人一下子又跳到太平洋了。那么诗人——我们这位抒情主人公,这位时代的巨子,这位“力”的代言人,究竟站在哪儿放歌?我们只能明确而又模糊地认识到,他是站在地球边上,至于到底是哪里,就不要追问了——写诗不是传授知识。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前三句是总体描写,从第三句开始,就集中描写“力”了,“力”成为抒情对象。这“力”拥有破坏力,它要将太平洋提起,用太平洋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倒。往哪边推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推倒,推倒就是破坏。郭沫若这首诗写于1919 年9、10 月间,正好是“五四运动”之后,狂飙突进的风暴还没有完全止息。
“五四运动”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要毁坏一个旧世界,打破一切旧制度、旧传统。描写太平洋要将地球推倒,就是对“五四运动”毁坏一切旧势力的一个强有力的呼应。于是眼前就奔来滚滚洪涛,这滚滚洪涛正是毁坏一切旧势力的推手。但仅有破坏是不行的,一来不符合生活辩证法,二来这也不是诗人真正的理想,诗人毁坏的目的正在于创造,在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才是辩证法,才是“力”的辩证法。“力”的辩证法就是破坏和创造,破坏一切旧的,创造一切新的。于是诗人纵情讴歌,“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从毁坏到创造再到努力,一步步,方向明确,目标精准,创造要发挥出冲天之力了!
诗人还觉得不过瘾,还没有尽情发挥,没有把这种对“力”的赞美推到极致,于是诗人又连用五个短语对“力”的美进行排山倒海式的歌唱,甚至连主语、谓语都省掉了,直接呼告对象:“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这真是对“力”的全方位的赞美!绘画的角度,是外在于形的角度,构图、色彩、线条,无不体现力量;舞蹈的角度也是外在于形的角度,不同的是,它同时伴有韵律;音乐的角度,是听觉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外在于形式,它是极力赞美力的声音;只有诗歌和韵律上升到一个更高层面,上升到一个事物本身所含有的节奏感和律动之美的层面,才是抽象的层面。赞美“力”本身,这就是时代的图腾,“五四”之精神,破坏一切,也创造一切;这就是“力”的本体和载体,“力”就是事物本身,事物本身都蕴藏着力,靠这种力量,就能改变过往,就能自破自立自新生。郭沫若先生说:“此力即是创生万汇的本源,即是宇宙意志,即是物之自身。能与此力暝合时,则只见其生而不见其死,只见其常而不见其变。……人之究竟,唯求此永恒之乐耳。”这就是郭沫若“力”的哲学。其次,这是一首青春之歌,也是一首“自己之歌”。
郭沫若1892 年出生,少年时入成都名校石室中学就读。1914 年东渡日本,入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后弃医从文,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919 年,郭沫若27 岁,心智比较成熟了,对世界、对时代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认知。他要将自己的青春,汇入时代的滚滚洪流,汇入中国的改变和创造之中。他就是站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人,就是这个时代弄潮儿。青年人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当然是追求建功立业,像李白那样,“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海晏河清”,就是要辅弼天下,建立功勋。对于郭沫若来说,就是要写诗,用文学创作的手段参与“五四运动”。郭沫若说,“‘五四运动’发生的一年,我们在那年的夏天,响应国内的运动,曾经由几位朋友组织过一个集会,名叫‘夏社’,干过些义务通信的事情”。
得力于这个机缘,郭沫若开始接触国内的《时事新报》,读到《学灯》上发表的诗作。后期,宗白华接管编辑《学灯》,郭沫若与之密切联系,然后就几乎天天在上面发表诗作了。于是,有关青春的一些内容悉数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野,爱情、爱国、理想,或者正直、勇敢、童心,或者改变、破坏、创造……总而言之,一切追求、歌唱,都进入诗人笔下。写于1919 年3 月间的《别离》就是一首爱情诗;《浴海》就是一首关乎青春理想的诗,抒发了青年一代要勇于投身时代洪流、以青春的血浪与心火去洗涤陈腐、改造社会的豪情壮志;《夜》呼唤民主,呼唤平等,呼唤自由,呼唤新生,呼唤青年人迎着新生活向前走。总之,青春的色彩十分鲜明。不可忽视的是,在这个青春礼赞里,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诗人充分肯定自己,抒写“ 自己之歌”。这一点深受惠特曼的影响,惠特曼的《草叶集》里就有一首一千多行的“自己之歌”,这首诗是《草叶集》的引诗、序诗,也是主题诗;当然,还有歌德的影响。郭沫若亲自翻译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而且激情洋溢地写了一篇序引。他说:“ 我译此书,于歌德思想有种种共鸣之点。此书主人公维特的性格,便是狂飙突进时代少年歌德自己的性格,维特的思想便是少年歌德自己思想。”郭沫若还在一篇《我的作诗的经过》的创作谈里,交代了创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歌的创作背景,从这个背景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他与惠特曼的密切关系。他说:“我那时候不知从几时起又和美国的惠特曼的《草叶集》,德国的华格纳的歌剧接近了,两人也都是有点泛神论的色彩的,而尤其是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
在他的影响之下,应着宗白华的鞭策,我便做出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晨安》《凤凰涅槃》《天狗》《心灯》《炉中煤》《巨炮的教训》等那些男性的粗暴的诗来。”应该不用解释,郭沫若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些诗具有男性的粗暴的力量,而且与狂飙突进时代合拍,与泛神论思想结缘,呈现出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美学风格。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新时代的强音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赏读
提到中国现代文学,过去我们经常提“鲁郭茅巴老曹”这几个作家,也就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这六位文学家。这六个人有年龄跨度,也有文体涵盖,在各自领域都有突出贡献,有些还是全才,他们被视为重要作家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同学初中以来学过的很多经典文本都出自他们之手。但现在我们对现代文学的认识深入了,只靠这六个人显然无法囊括五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因此这样的提法也少了。我们可以看到,这六个人之中,郭沫若排在第二位,这和他49年之后的政治地位不能说没有关系,虽然他在文学史上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我们在语文教材中接触的郭沫若作品主要是新诗,这也被视为他在文学史上成就和贡献最高的方面。其实,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出生于四川乐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却对时代剧变极为敏锐。1914年负笈日本,学的是医学,后来弃医从文,这一点和鲁迅很类似。他属于那种生命活力极强的人,在文学创造之馀,他几乎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开始研究刚引起学术界关注不久的甲骨文字,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名列“甲骨四堂”之一,他们分别是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作为一个文人,他还积极投身政治,一度春风得意,但这恐怕给他的一生带来了不少麻烦。现在许多人对郭沫若的评价很低,甚至在学术研究中刻意回避他,都与他的政治经历,尤其是49年之后的所作所为有直接的关系。他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大概属于现在人们所说的“渣男”,三次婚姻,据说还有不少情人,在看重德才兼备的传统观念下,恐怕确实很是难堪。但作为私人领域的问题,恐怕不应过多干涉学术研究的中立态度,否则难免以人废言。
“北冰洋、太平洋、地球”,这些无疑都是传统诗歌中没有的知识,而作者将它们罗致入诗,这就是一种大胆创新。他的视野已经突破了传统中国的范围,达到了整个地球、整个宇宙的宽度,这在当时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也使郭沫若的诗对怀有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人特别有影响力。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传统文学中闲适安静的白云在郭沫若的新诗里,恰形成一种强烈的紧张与不安。看似写云,其实暗示同样波涛如怒的大海。因此下句就感慨太平洋的力量雄强到要“把地球推倒”,这种夸张不难理解,但背后的隐喻我们要加以注意。这种要把地球都推倒的力量之所以得到作者的赞美,与作者对这个全新时代的期待有关,他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需要一种冲决一切的巨大力量去摧毁旧有的、固有的一切。
这种巨大的力量是很复杂的,它要“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显然,海水的力量已经被作者转换为一种社会力量,它要毁坏过去,创造未来,并且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有人说郭沫若对这种力量的理解来自于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倒确实翻译过歌德的许多作品,所以这种可能完全存在。但关键我们要看到,这是新文化运动背景下非常自然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诸多不利局面甚至面临崩溃灭亡的危机之下,被当时许多知识人认为需要加以改造才能继续支持这个古老民族继续存在下去。其中一部分较为激进的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人还提出要彻底改造我们的文化,甚至与传统作切割,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种种方案都有其合理性,只是最终以西方近代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取得了暂时的优势,郭沫若的这首诗应该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以欣赏。
作者大力赞颂这种破坏-建设的雄奇力量,渴望着破坏了旧的并同时建立起新的。因此,在诗歌的结尾,他用这种力重新描绘自己所见的海景。“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无疑照应了开头的“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这是视觉上的印象,而“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则照应了“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这是听觉上的震撼。“律吕”这个词我们现在并不常用,其实作者最初发表的时候大概觉得这个意思难以找到合适的表达,用的是Rhythm这个英语词汇,它通常被翻译为节奏。那么这无疑是作者内心的律动,说明这种力量也在推动着他自己的革旧纳新。
现在很多评论者对郭沫若的这类诗歌都指斥为叫嚣宣泄而缺乏美感,这当然是站在新诗已经较为成熟的背景下做出的判断,很多同学的阅读体验也与此有关。但在当时,郭沫若的诗歌正是时代的强音,它把传统诗歌的那种含蓄甚至压抑的情感解放出来,强调主观感受的勃发,强调形式的自由表达,这些都是回应社会大变革的重要内容,忽视了这些,以今况古,恐怕是对诗人的另一种不公。(共13张PPT)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素养目标
1.学习郭沫若感时忧国与思考未来的优秀品质。
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在学习中让自己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
3.阅读新诗,培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作者介绍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而且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
背景介绍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女神》思想内容
1.个性解放、争取圆满人格的强烈要求。
如:《天狗》《浴海》《地球,我的母亲》
2.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反抗、叛逆:《凤凰涅盘》《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匪徒颂》。
创造精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笔立山头展望》。
3.爱国情思的抒发。《炉中煤》《凤凰涅盘》
朗读诗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诗歌形象
毁坏旧世界、旧文化、旧事物
创造新世界、新文化、新事物
巨人形象
俯瞰地球
吹响号角
表达技巧
丰富大胆的想象
拟人比喻的修辞
赏析句子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解读:这句诗的意象是“白云”,背景是晴朗的天空,与下文的北冰洋相映照。北冰洋上晴朗的天空,无数的白云翻卷,正在空中怒涌,与寒冰皑皑的北冰洋相呼应。
赏析句子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解读:句首抒情,意象是“北冰洋”,背景是天地间一片晴朗,洋天一色。啊,啊!好一幅壮丽的画卷——北冰洋的晴空冰景,美在大自然哟!
赏析句子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解读:“太平洋”是这句诗的意象,“无限”形容太平洋之大,面积达,力量大,要把地球推倒。广袤无边的太平洋,他要提起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倒。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赏析句子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解读:句首抒情,“洪涛”是诗句意象,“滚滚的”形容波涛的动态形象,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啊,啊!我眼前洪涛哟,滚滚向前,强大无比,无坚不摧!
赏析句子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
解读:句首抒情,诗歌的主体形象是“巨人之力”,用三个“不断”,形容巨人力量之大,无坚不摧,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正以排山倒海之力摧枯拉朽,摧毁着旧思想、旧文化、旧事物。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 文学阅读与写作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习资料
一、识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中国科技大学首任校长。
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他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郭沫若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知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已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于是,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也正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三、明文体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 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
现代诗歌特点主要有:
1.形式自由;
2.内涵开放;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四、理基础
1.记字音
烧沸(fèi) 捣破(dǎo) 脂膏(zhī gāo) 慰藉(jiè) 耕耘(gēng yún)
2.诵读指导(示例)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3、辨词义
1 壮丽·绚丽
(1)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灿灿的光辉,照耀着祖国 的山河。
(2)这幅反映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工业生产的油画,色彩十分 。
解析(1)壮丽 (2)绚丽
【辨析】两者都是形容词,都有美丽好看的意思。“壮丽”侧重在雄壮,多形容富于气势
的美;“绚丽”侧重在灿烂,多形容富于光彩的美。“壮丽”可用于山河、建筑、诗文、事
业等;“绚丽”多用于景物、服装、人生等。“壮丽”常与“雄伟”“辉煌”“巍峨”等词
连用;“绚丽”常与“多彩”“缤纷”“夺目”等词连用。
2 毁坏·破坏
(1)我们不但善于 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2)一场台风过去,小村庄被 得片瓦无存。
解析(1)破坏 (2)毁坏
【辨析】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弄坏的意思。破坏”一般是主观上有意识的行为;“毁坏”不
一定是有意识的,还有可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毁坏”指毁灭性地弄坏;“破坏”一般
指比较严重的弄坏。“破坏”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很大;“毁坏”多用于具
体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小。
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主旨归纳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声声号角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象”由情生——悟新诗意象之意
任务导引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艾青在《诗论》中对意象进行诗意的描绘:“意象: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这段话告诉我们:意象是诗人感觉到并写入诗中的具体事物。台湾诗人余光中在《论意象》中也给意象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任务设计
1、开头“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气势磅礴,力量万钧,展示消灭旧事物的豪迈气度和五四要求“扫除旧的一切”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努力、毁坏、创造、滚滚洪涛”表现追求自我解放,自我独立,诗人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而且更加敏锐。
  郭沫若借助“白云、北冰洋的晴景、滚滚洪涛”这些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消灭旧事物,创造新世界;“我”自我独立,自我解放,自我新生。应和着时代精神,郭沫若挣脱“格律诗”的束缚,开创了自由诗体的新诗,这正是郭沫若汪洋恣肆时代情感的自由宣泄。
2、本诗开篇写了自然景色,有什么特征?有何作用?
明确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
任务探究二 “意”由言出——赏新诗词句之美
任务导引
新诗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跳跃性;经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段,使语言富有节奏感、韵律美。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富有蕴藉的,咀嚼诗歌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赏析新诗语言之美需要从遣词、造句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
任务设计
诗人为什么要把诗歌的题目命名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何新意?
【提示】从写作目的、内容情感方面分析。
【明确】
通观全诗,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的巨人。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无数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两个宏大画面组接起来,于是,自然物的形象便以超乎入们常见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们常见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到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的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的如沸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任务探究三 探寻新诗的别样风景——析新诗手法之巧
任务导引
诗歌多用表达技巧,这是与诗歌的文体特征和美学追求相适应的。使用技巧能够收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近显远的功效。赏析时需要从表现手法、结构技巧、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
任务设计
1、诗中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提示:
经过诗人想象的飞腾和感情的灌注,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人格进行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便浸染着、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强烈、丰富的典型感受便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内容,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
2、诗歌的结尾为什么要唱出力的赞歌?
提示:
诗歌结尾由对力的歌颂到讴歌“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这种抒写仍然没有离开诗人眼前太平洋“滚滚洪涛”的具体景物。“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总之,这是对“力”的美化,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同时又是对力的艺术的歌颂,对充益着力的崇高美的歌颂。我们知道,郭沫若自己的诗歌,无论是从表现反抗破坏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内容上看,从特别发展的想象和激情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手法上看,或是从他不拘一格、发挥艺术独创性并实现诗体大解放者,都是这种力的艺术的大胆的和富有成效的实践。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郭沫若对自己诗歌的崇高美风格的自信和肯定。
3.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提示:
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然而却是即景生情,缘物抒怀的即兴诗,即被歌德称之为“趁时机”“来自现实生活”的“应景即兴诗”。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情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这种感兴自然流露的特点使这首诗很少用陈述句,大多用感叹句。陈述句也是像“无限的太平洋提起它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样笔力千钓的句子。感叹句则多有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全诗诗行尽管参差不一,各行顿数不等,又不押韵,然而却乱中有法,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这首诗是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怒涛轰轰烈烈卷地而来,“禁不住血跳腕鸣”的昂奋情绪下写的,因此具有着“海涛的节奏”。正如作者所说,如果钟声是先扬后抑,“初扣的时候顶强,曳着嫋斕的余音渐渐微弱下去”,那么涛声则是先抑后扬,“初起的时候从海心中渐渐卷动起来,愈卷愈快,卷到岸头来,‘啪’地一声碎成粉碎。”(《论节奏》这首诗的节奏的韵律正是这样。作者又把这称之为“听军歌军号军鼓”时的“鼓舞调”。这些都表明这首诗在形式上也是与崇高美特征相适应的。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俄国别林斯基曾说:“一个诗人越是崇高,他就越是属于他所出生的社会,他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特色,也就越是和社会的历史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这两首诗歌或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
观点一:认可这种观点。如闻一多的《红烛》,闻一多先生正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有太多不满,心中郁积着太多不平之“火”,才渴望点点烛光也能有燎原之势,烧出一个新的世界。他用自己微弱的光与热去对抗黑夜,最终用自我的牺牲践行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道德理想,而《红烛》也因诗人的人格魅力,成为中国现代爱国诗歌的典范。
观点二: 认可这种观点。写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的时候,郭沫若正在日本福冈的九州大学留学,那时国内的五四运动刚爆发不久。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轻气盛的郭沫若,使他的如椽之笔,得到
了纵横挥写的契机。诗 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再推开一层说,也是世界大工业生产潮流的具体象征。
观点三:不认可这种观点。郭沫若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还在日本,对中国的国情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一切仅凭年轻人的想象和热情。
素材积累——
人物评价
你是歌德,但你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 ——周扬
淡抹浓妆总入时,两朝恩遇鬓成丝。曾夸召对虚前席,又见讴歌奉和词。
考古偏能剽甲骨,后今何癖注毛诗。生民疾苦仍如此,孤负先生笔一支。
——梁漱溟《赠郭某》
素材运用
片段1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指明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伴读]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我们才能更加步履铿锵、勇毅笃行。
片段2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研究“五四”,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要坚持大历史观,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去认识和把握。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各领域开展研究,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引导人们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不断坚定“四个自信”。
[伴读]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至今仍是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五四”,要加强对五四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深入揭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意义和要求。要把研究五四精神同研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同研究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起来,使之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让五四精神不断散发新的时代光芒。
核心素养专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与例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A.“小林 ——我来了!”他大喊着。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
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
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1.D
A.标示声音的延长。B.标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C.标示解释说明。D.和例句相同,标示总结上文。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历史剧往往注重剧情和史实的吻合。郭沫若却独辟蹊径,超越了史实的限制,借此来实现自己借古讽今的目的,如历史剧《屈原》。
②龙是中国的标志,然而,这一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产生一些不可理喻的联想。
③最近几年来,许多中国人对食用野生动物极度狂热,尤其对珍贵的飞禽情有独钟,这导
致国内哀鸿遍野 。
④王立群教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汉初历史,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⑤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⑥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危行,对自己人格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①②④ D. ④⑤⑥
2.A
①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②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合语境。③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望文生义。④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⑤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不指“容易实现”。⑥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位于四川乐山沙湾的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曾在这里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B. 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
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C. 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之后,导演陈晓卿的名字渐渐为人所熟知,因为他既是广受尊重的导演,又是酷爱美食的吃货。
D. 海南豇豆事件再次警示我们,检测的漏洞才是最可怕的“结石”。因此,必须从检测机制、手段、程序等诸多方面入手,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3.C
A.句式杂糅,“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曾在这里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应为“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B. “因而”强加因果。D.“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不合逻辑,应为“防止此类事件再发生”。
4.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春节,小李给老师拜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
B.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只好笑纳了。
C.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D.涂鸦之作,不值先生一哂,如蒙赐正,不胜感激!
4.D
A.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小李称自己,使用不当 B. 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不能用于我”。C. 敝:谦辞,用于称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可把“敝校”改为“母校”。“躬临”多用于贵宾,用于自己则显得不谦逊。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韩寒是愤青,而鲁迅、闻一多、柏杨同样是愤青。一位位愤青,都是以骂而闻名于世的。
愤青的重点不在“青”而在“愤”,因为愤怒他们永葆年轻人的活力。愤青 ,
, , , , 。
①为惊醒,或为疗救,不平则鸣
②清了社会的种种无良
③能发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聩
④无实权而心有正义公理
⑤很难居于高位,却能居于思想和灵魂的高地
⑥虽不能与主流之音共鸣
A. ⑤②⑥③①④ B. ⑤②④①⑥③
C. ①④⑤②⑥③ D. ④①⑥③⑤②
5.B
排序要注意其中的逻辑顺序。先“居于高地”,才能“看清无良”,故为⑤②的顺序。看清了后,表明内心有正义公理,而内心的正义公理促使着呐喊、疗救,故为④①的顺序。根据
“虽… 却… 的转折关系可知,应先⑥后③。因此选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一 8 题
初夏的黄昏,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穿着黑色的长衫,架着银边的眼镜,抱着他那大叠大叠的数年来钻研所得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 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 地掏出他自己的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蔼然的一笑,问道:
“哪位吸 ”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gentleman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 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迁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讲他心仪的《楚辞》,讲神话与诗歌的关系,得意地把两个古人的诗句集成一副对联在课堂上吟诵:“劝君更尽一杯酒,( )。”
显然,他像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烦向注册课交涉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 的时候,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穿着黑色的长衫,架着银边的眼镜,抱着他那数年
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
B.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
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
C.闻一多先生架着银边的眼镜,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大叠
大叠的数年来钻研所得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
D.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
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昂然地像一位道士样走进教室里来。
6.B画线句子存在的问题是不合逻辑和语序不当。描写人物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此处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描写,即先“黑发”,后“眼镜”,再“长衫”。“他那大叠大叠的数年来钻研所得的手抄稿本”定语语序不当,应为“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搞本”。故选B。
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乱七八糟 有条不紊 讳莫如深 意兴阑珊
B.手忙脚乱 慢条斯理 讳莫如深 意兴盎然
C.手忙脚乱 有条不紊 神秘莫测 意兴阑珊
D.乱七八糟 慢条斯理 神秘莫测 意兴盎然
7. D ①乱七八糟:形容混乱;乱糟糟的。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此处突出“乱”而不是“慌”,应选“乱七八糟”。②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此处与“即刻”相对,突出闻一多的动作
慢,应选“慢条斯理”。③讳莫如深:紧紧隐瞒。神秘莫测:非常神秘,让人捉摸不透。此处
突出“神秘”,和“隐瞒”无关,应选“神秘莫测”。④意兴阑珊:形容意趣、兴致低落将近。意兴盎然: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 根据下文“把时间延长下去”可知,此处突出“兴致很浓”,应选“意兴盎然”。故选D。
8.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尔同销万古愁 B.烟波江上使人愁
C.举杯消愁愁更愁 D.西出阳关无故人
8.A
前文中的“把两个古人的诗句集成一副对联”说明 D 项不对,因为 D 项和“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同一人的诗句。从“对仗”角度看, “与尔”和“劝君”相对,“万古愁”和“一杯酒”相对。所以 A 项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