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人居与环境
诗
意
的
栖
居
诗意的栖居
传统建筑的保存价值
古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前人给予我们的馈赠,它们具有的深层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保护它们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使得有些对古建筑的“保护”走入了误区,过度开发,不科学的维修、改造甚至重建,不但破坏了古建筑的历史内涵,也影响了参观者的审美体验。
前门箭楼
明
北京
几百年来,前门箭楼饱经历史沧桑,成为历史变迁、祖国荣辱的一个见证。它见证了我们旧社会的屈辱历史;它也目睹了中国人民反对国内外敌人统治压迫的一次次英勇斗争的壮丽场面;它也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一道,欢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诗意的栖居
传统建筑的保存价值
改造后的北京平安大街?1999年
北京平安大街?2020年
诗意的栖居
传统建筑的保存价值
佛罗伦萨
198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精美绝伦的古建筑和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世界级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杰作,既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繁荣的商业和文化重镇的历史见证,又是充满永恒之美的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
诗意的栖居
传统建筑的保存价值
巴黎城市轴线的延伸与新区建设
曹雪芹纪念馆
诗意的栖居
传统建筑的保存价值
诗意的栖居
传统建筑的保存价值
诗意的栖居
协调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关系
讨论:城市开发过程中,分析传统建筑保护不当的问题产生的根源?
诗意的栖居
文物建筑“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艺术价值指古建筑具有优美而凝重的形态
科学价值指古建筑具有坚固合理的结构和独特的材料用法
历史价值指古建筑传递深厚的历史信息
古建筑还具有体现民风民俗的文化价值
诗意的栖居
文物建筑“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周庄水乡古镇(双桥)风貌?江苏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诗意的栖居
文物建筑“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苏州同里古镇景色
州市吴江区,网状的河流将区镇分割成七个小岛,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古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小桥、流水、人家”莫过如此!
江南有烟雨,
一起看同里。
诗意的栖居
文物建筑“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绍兴水巷
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
诗意的栖居
和谐现代人居环境
反思与关注:
1、盲目性、唯经济利益性,过于注重娱乐项目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兴建,城镇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各种功能区混杂,人品环境品质不高。
2、高耗能性,破坏性建设触目惊心,城镇发展只顾及眼前利益,缺乏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和浪费。
3、复制性,同质化倾向严重,照抄照搬某些都市景观的伪文化行为,导致城镇地方性、区域性的人文景观淡化或消失。
4、主体缺失性,城镇居民不能参与家园的建设和管理,导致建成环境与地方文脉割裂的现象。
诗意的栖居
和谐现代人居环境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1
9
9
1年吴良镛北京
工程采用不规则形态院落布局,保留了胡同式街道结构,形成联系院落的里弄体系;同时建造了社区服务中心,以满足社区管理、青少年活动和基层医疗服务等需求。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继承和发扬了北京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住宅文化,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92年获“亚洲建筑师协会设计金奖”,在1993年“世界人居日”获得“1992年世界人居奖”。
诗意的栖居
和谐现代人居环境
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同时,这种传统与现代深度结合的方式,在精细化深度治理中,不仅让背街小巷变的漂亮整洁,提升宜居程度,而且也能起到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的习惯。后者很关键,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与放弃。
诗意的栖居
和谐现代人居环境
诗意的栖居
和谐现代人居环境
诗意的栖居
构建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1、城市应该是绿色的城市
2、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3、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4、做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生活更加美好
文村改造?2012年—2016年?王澍?浙江富阳
诗意的栖居
构建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流水别墅?赖特?1936年—1939年?美国匹兹堡
它最美之处在于把人工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等自然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仿佛别墅也是从这片土地生长而出、浑然天成。别墅是由三层水泥大阳台叠摞在一起,宽窄厚薄长短不一,层层向后收缩,溪水则由平台之下潺潺而来,构成了一幅绝妙的流水别墅图。
诗意的栖居
构建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意的栖居
构建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意的栖居
构建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意的栖居
构建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意的栖居
构建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东梓关村回迁房
为了能“望山看水记乡愁”,在古村落保护工程的推进过程中,东梓关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旧村改造方式,而是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以传统文化为纽带,统一设计、因地制宜地建造杭派新民居。
这既有效避免了村民各自建房,对古村落整体保护的破坏,又真正解决了村民生活居住不便、留不住年青人的尴尬困境,用新生的手法重构了乡村的美与生活。
诗意的栖居
优秀建筑欣赏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王澍?陆文宇?2005年?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转塘镇,周围是青山绿水。新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校区总体规划十分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环境保护,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园林式、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总体布置从地势和环境特点出发,遵循简洁、高效的原则,分区明确,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变性、整体性。
诗意的栖居
优秀建筑欣赏
诗意的栖居
优秀建筑欣赏
诗意的栖居
优秀建筑欣赏
诗意的栖居
优秀建筑欣赏
诗意的栖居
课后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身边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