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学科(第1册)课时教学计划 
课  题:《变脸的太阳》(两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对圆形的了解和变形,和对表情变化的设计,创作出多种变化的太阳形象,尤其是太阳光芒的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圆形、认识圆形并能进行简单的形的组合,初步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能够利用圆形进行大胆奇特的综合表现。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自由的想象,培养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能使学生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从体验各种造型媒材中引发美术兴趣,感受创作的喜悦。 
重难 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简单的造型能力,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难点:在创作过程中,造型设计的多种变化、新颖、色彩选择富于个性。并能够利用圆形进行大胆奇特的综合表现。 
课前准备(含座位排列): 教材、课件、范画、教具、纸、彩笔、油画棒 
课堂活动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组织教学 
一 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想象力 
二 讲授新课 
作初步的演示使学生了解拼贴过程。 
通过演、摆、看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表情的特点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像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成一个太阳 
教师出示太阳的五官,同学们,这个太阳可不是一般的太阳,它会变脸呢。 
并让学生演示各种表情。根据学生的表演出示教具,拼贴出相应得表情来。 
讨论并说出答案:太阳 
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表情:笑、生气、悲伤……并加以演示 
课堂活动安排 
教学步骤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教师讲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启发构思 
三 布置作业 
四 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并注意安全 
五 小结 教师讲故事《十个太阳》。 
太阳妈妈的十个孩子长的什么样?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请你们想一想。 
每个学生用绘画的方法创作完成一幅有创意的、新颖、生动的太阳作品。 
进行公平公正的辅导,并对一些创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得学生及时加以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对有创意、画面美观的作品加以表扬。并对普遍问题详细讲解。 学生听故事 
学生思考并相互交流 
向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作画 
遇到问题时可随时提问 
展示自己的作品 
听教师分析问题 
 
板书设计: 变脸的太阳 
课后小结: 
课堂活动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 导入新课 出示范画,使学生直观了解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二 讲授新课 
重点分析色彩 
通过对比,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色彩变化 
三 布置作业 
四 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并注意安全 
五 展评作品 
六 结课 教师出示范画,展示绘画完整的画面。 
提问:这张画里都有什么漂亮的颜色? 
教师出示两组范画,通过学生观察,让他们分辨哪组画的颜色更加好看。 
引导学生知道色差越大的两种颜色放在一起,给人视觉享受就越强。 
对单色稿还不满意的学生可相应得进行完善。 
提出要求:给太阳涂上漂亮的颜色,颜色要丰富有变化。 
进行公平公正的辅导,重点注意画面的色彩画变化,并对一些创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得学生及时加以指导。 
教师让学生将作品摆放好,先以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太阳,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介绍自己的作品。 
歌曲《种太阳》结束课 欣赏范画 
回答问题:红色、黄色、紫色、蓝色、绿色等。 
欣赏范画 
分析颜色,说出结论 
听教师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加以说明(作品的内容,绘画的方法…) 
学生开始完善画面,涂色 
遇到问题时可随时提问 
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介绍作品 
一起唱歌 
板书设计:变脸的太阳 范画展示: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