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单元测试卷(25)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符合的是( )
A.开天辟地
B.生死攸关
C.走向成熟
D.伟大转折
2.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观察如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农村改革的成功
D.经济特区的建立
4.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5.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 )
A.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C.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D.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6.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青岛
7.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8.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和平发展道路
B.韬光养晦之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共产主义道路
12.它是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它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它”是(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从严治党
C.新发展理念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是( )
A.“一带一路”发展基金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D.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14.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相继在北京举行。这些活动体现了( )
①中国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③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强国
④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解答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195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重工业
钢(万吨)
135
535
296
轻工业
棉布(亿米)
38.3
50.5
32
材料二:1978年~1984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简表(单位:吨)
年份
农业生产项目
粮食
棉花
油料
1978年
3亿
217万
522万
1984年
4亿
626万
1191万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
材料三:长期以来,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格局,使农村单纯搞农业,城市搞工业,这种做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乡镇企业既接受了城市的辐射,又扩大向城市反射,开创“城中有我,我中有城”的局面,……对于中国的乡镇企业,英国路透社说:“中国在乡镇工厂利用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在发展中国家是独树一帜。”
﹣﹣摘编自应佳洁《乡镇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发展乡镇企业的作用。
16.时代呼唤改革,改革造就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这种变化被不断涌现的新词汇记录了下来。
引进新词
微波炉、连锁店、香波、派对、卡拉OK……
创造新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人才市场、下海、创收……
﹣﹣摘编自陈建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
材料二: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中国的改革开放均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起点逐步深入: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摘编自苏格《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材料三: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哪两个省率先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对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起到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腾飞的“外因”是什么?我国对这一“外因”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是哪一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据材料三指出,我们党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作出了怎样的判断?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坚持怎样的大政方针?
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怎样的伟大跨越?彻底结束了旧中国怎样的历史?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以来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可以说,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同时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活跃和兴旺、成功和胜利,是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
﹣﹣摘自人民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2)“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3)请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列举出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成功和胜利”的两项经济建设成就。
1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新中国成立之梦】
材料一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使中国“起死回生”的“新中国成立之梦”实现于何时?其标志是什么?
【强国之梦】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材料二中的“关键一招”是在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复兴之梦】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材料四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4)你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材料四中论断有何依据?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说明。
【探究感悟】
(5)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符合的是伟大转折。
故选:D。
2.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生产责任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先实行这一生产责任制的地方在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
故选:D。
3.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故选:C。
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材料表明德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口味上的不同,还有饮食文化、管理模式,用餐观念的改变,这是中国引进外资的带来的变化,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5.邓小平认为我们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或闭关自守等,所以要实行对外开放,材料描述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故选:B。
6.1980年,我国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就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故选:C。
7.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这些论断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故A项正确。
故选:A。
8.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我国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推广安徽小岗村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1980年,政府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采取特殊政策,发展迅速,为我国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因此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故选:A。
9.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故选:C。
10.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十九大。
故选:D。
11.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故选:C。
13.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
故选:B。
14.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相继在北京举行。这些活动体现了①中国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③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强国说法均不符合史实。
故选:C。
二、解答题
15.(1)据材料一“1952年~195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简表”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状况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增长较快;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2)据材料二“1978年~1984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简表(单位:吨)”可知,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和粮食作物产量增幅相比,经济作物大幅度提升。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3)据材料三“长期以来,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格局,使农村单纯搞农业,城市搞工业,这种做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乡镇企业既接受了城市的辐射,又扩大向城市反射,开创‘城中有我,我中有城’的局面,……对于中国的乡镇企业,英国路透社说:‘中国在乡镇工厂利用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在发展中国家是独树一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中国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乡镇企业是大农业和大工业的交集,是中国农民发展经济的成功创造与实践;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民转岗再就业”的关键,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
故答案为:
(1)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增长较快;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2)和粮食作物产量增幅相比,经济作物大幅度提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3)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乡镇企业是大农业和大工业的交集,是中国农民发展经济的成功创造与实践;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民转岗再就业”的关键,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
16.(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反映生活的一些新词出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安徽、四川率先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设置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据材料二“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腾飞的“外因”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对这一“外因”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据材料三“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可知,我们党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作出了的判断是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坚持的大政方针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故答案为:
(1)变化: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反映生活的一些新词出现。安徽、四川;作用:经济特区的设置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外因”:世界经济全球化。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2001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判断: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大政方针: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17.(1)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成功和胜利”的经济建设成就有一五计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实行了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同时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故答案为:
(1)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国“起死回生”的“新中国成立之梦”实现
1949年10月1日。其标志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关键一招”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4)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材料四中论断的依据,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人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5)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的感想是要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坚信中国梦一定会实现,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答案为: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4)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人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言之有理即可)
(5)要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坚信中国梦一定会实现,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