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土地的誓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土地的誓言》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8 17:37:2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2.1.4 土地的誓言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揣摩精彩语句和段落,理解作者对沦陷了的美丽丰饶的东北大地炽热的眷恋之情,感受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深沉的爱国热情。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课文独特的抒情方式。如,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续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增强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感情,鼓励他们将来为家乡的富饶、祖国的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了解文中某些词语的确切含义。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介绍“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他和萧军、萧红、舒群、骆宾基、白朗等一些作家被称为“东北作家群”。1932年发表处女作《母亲》。其作品大都以东北为背景,场面宏伟,笔调细致,善于营造气氛,注重运用方言,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有改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大批民众纷纷流亡关内。十年后,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各地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对土地有着很深情结的作者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四、文题解读
本文的题目比较独特,从文章内容来看,可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即作者面对被日本侵略者侵占了的故土所发出的铮铮誓言。这一标题点明了文章主旨,简洁有力。
五、知识链接——东北作家群、抒情散文、呼告的运用
“东北作家群”:20世纪30年代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一些青年作者,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准确表达感情的语言运用上。它往往借助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土地的誓言》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对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并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进行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话,一般可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
六、检查字词
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炽痛(chì) 嗥鸣(háo)  斑斓(lán) 
怪诞(dàn) 亘古(gèn)  默契(qì)
田垄(lǒng)  蚱蜢(zhà měng)  碾(niǎn) 
污秽(huì)  谰语(lán)   辘(lù)
镐头(gǎo) 端木蕻良(hóng) 山涧(jiàn)
解释下面的词语。
碾:滚动碾磙子等使谷物去皮、破碎,或使其他物体破碎、变平。
誓言:宣誓时说的话。
胸膛:躯干的一部分,在颈和腹之间。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
斑斓:灿烂多彩。
缠绕:纠缠,搅扰。
亘古:远古。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田垄: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
埋葬:比喻消灭;清除。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禾稻:稻谷。
丰饶:富饶。
污秽:肮脏的东西。
耻辱:声誉上所受的损害;可耻的事情。
七、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
第二部分(2):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
八、全文分析
1、文章第1段铺陈了许多富于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有怎样的效果?
解析:选择有特色、有意味的形象组成的一幅又一幅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
2、文章第1段为何多次写“这种声音”?为什么说“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
解析:“这种声音”指回故乡的心声。反复强调“这种声音”,表现了赤子与故乡是心灵相通的,表达出对故乡的眷念之情。而说“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是说对故乡的眷念之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奔突,就要喷涌而出。
3、第1段中“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必须回去”三个短语,能否互换顺序?
解析:不能互换。“不得不回去”带有被动的意味;“应该回去”表示理所当然;“必须回去”则表示必要,无二话可说,较之前态度更加主动,更加坚决。三个短语表现出作者态度越来越坚决,情感越来越强烈。
4、如何理解第2段“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这句话?
解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回忆“我”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思乡之情。
5、怎样理解第1段“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第2段“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解析:“泛滥”本义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也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在文中的含义为:作者的热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向四下奔流。作者用“泛滥”来形容那激愤狂放的心情,更能表现思乡之情的强烈。
“埋葬”本义是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在文中的含义为: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已经“死了”,早已消失在失去的故园中。故乡的田垄埋葬了“我的欢笑”,未来,它一定也会埋葬侵略者。用“埋葬”使文章多了一层沉重凄苦的感觉和悲愤的情绪。
6、“我”的“誓言”是什么?大声读一读,或许会有更深的感受。
解析:“我”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这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阐释了标题“土地的誓言”的含义,表现出作者对土地的情感。
7、文章开头写关东大地时用“她”来称呼,到第2段写“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里为什么又改口称“你”?
解析: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头用第三人称“她”,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随着情绪的变化,感情逐渐强烈,作者改用第二人称“你”,直接与自己所叙述、所怀念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情感表达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九、合作探究
本文共两段,它们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解析:第1段主要写的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2段主要写的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而战斗!
两段文字都是先抒情后回忆再直接抒情,但第1段侧重写“我必须回去”,因为故乡“在召唤”,而第2段则发出“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的呼号;结构上两段之间为并列关系;情感上两段之间为递进关系。
十、本文主旨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陷的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誓言。
十一、文本特色
1、运用呼告,直抒胸臆
文章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直接倾诉对故土的热爱、怀想、眷念之情。文章开始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能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后来随着情感的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运用呼告手法,直抒胸臆,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2、叠加画面,形象多情
文章选择白桦林、马群、蒙古狗、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意象,运用排比手法,将它们密集地排列在一起,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气势,增强了对读者的冲击力。
十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点拨
故乡为何称作“桑梓”
桑梓,即桑树和梓树。在汉语中,“桑梓”一词常被人们用来代指“故乡”。在我国众多的树种中,古人为何偏偏选中桑树、梓树来代指故乡呢?
在我国古代,桑树、梓树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树。桑树的叶子可以用来养蚕,果实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叶、果、枝、根、皮皆可入药。而梓树的嫩叶可食,皮可入药,木材轻软耐朽,能制作家具、乐器等。此外,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常被古人用作薪炭。
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的衣食住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常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诗经·小雅·小弁》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即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漂泊在外、客居他乡的人们在见到这两种树木时往往会顿生思乡之情,久而久之,“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课后训练
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小说,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 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
C.标题“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文章大量运用排比,形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饱含着作者浓郁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