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登高》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8 17:4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必修上
教学目标
1.诵读——初步感知。
2.赏景——掌握诗歌意象和意境。
3.悟情——学习本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赏景——掌握诗歌意象和意境。
2、悟情——学习本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
讨论,合作探究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贤;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题写的一幅对联,那么,为谁题写的呢?————杜甫。(学生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杜甫。来学习被誉为古今七律之首的绝世名篇——《登高》。
二、知人论世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公元712—770,经历了安史之乱。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少陵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作的诗歌被人誉为“诗史”。艺术上形成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诗圣”。(ppt)
教师补充:
胸怀大志,却又一生坎坷,终身失意,无法实现报国理想
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他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整体感知
读——自由,反复读(专心投入)五分钟
读准字音,读懂内容,读出情感
——指名学生读
——听录音范读
——全体齐读
问题一:刚才在朗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感情充沛,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明确:凄凉、悲伤、痛苦、孤独、沉郁、顿挫(情感基调:悲)
同学们,你们和国学大师王国维读过这首诗的感觉是一样的: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四、意象分析
王国维说这首诗“无一景”不显示出悲秋来,请同学们齐读一二两联,并把这两联中的景物找出来。
——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问题二:景物本身能不能表现“悲秋”情感,(如果能,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先看一看杜甫另外两首诗中的句子——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同学们,读一读,这四句给你什么感受?温暖和煦,高兴,快乐,春阳盎然,自然和谐
诗人给这些景物添加了一些修饰和描述的词语,景物就带有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就产生了不一样感受。这种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就叫做意象。
赏析诗歌时,就抓住诗中意象,紧扣表现意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同时抓取情感词,和表示冷暖色调的颜色词。
问题三:再来看本诗的意象,它们如何体现“悲秋”的?
教师师范分析,学生讨论展示
明确:①急风,是说风很大,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天高,阔远,和诗人的处境结合起来,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猿的啼叫是哀伤的,悲凉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师:回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回,是低回,盘旋之意。是一只失群的孤鸟,形单影只,无依无靠。
共同鉴赏第二联,以上为例,交流讨论展示
落木,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落在林间,落在山间,落在路旁,更是落在诗人脚下,落在诗人心里。“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自然界进入秋天,诗人年事已高,也进入人生的秋天。又加以“无边”无边无际,绵延不绝。
长江,滚滚。波澜壮阔,汹涌澎湃。
师:古人在无穷的时间前面对短暂的生命,他们是怎么来处理这一对矛盾的?
明确:王羲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命虽短暂,却应积极有为;苏轼“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生命短暂,要懂得以平常、豁达之心来看淡生活的得失荣辱。把落叶缤纷与波澜壮阔结合在一起,悲凉中又有悲壮。
小结:诗人站在高天之下,疾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耳听猿哀鸣,仿佛一直孤鸟。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心头涌起的是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再读,加深对意象的理解。
五、诗人情感
通过我们的诵读、分析,体会到这首诗“铺天盖地的悲愁”“无一景不如此”那“无一语不如此”又是怎样体现“悲愁”?我们一起去分析后两联中的多重悲意。
示例:从诗中的“万里”,我读出了远离故乡之悲
学生思考作答——读“常作客”倍感身世凄凉。
读“百年多病独登台”,深感诗人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师: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Ppt: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之愁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
多病,衰疾也;
登台,倍思亲也;
独,孑然孤“独”也。
问题四: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艰难: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苦恨:“苦”:极度;“恨”:遗憾。杜甫此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
新停:刚刚放下。
师:国若破,家焉存,国破和家亡是因果关系,诗人很遗憾自己过早的白了双鬓,残躯病体,不能多为国家出,所有的愁绪一齐涌上心头。
补充:艾青——个人的痛苦与快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小结:最后“白发”因“做客”而生,浊酒因“多病”二停。白发日多,可见艰难潦倒之苦,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登台的结果只是惹恨添愁。结尾的妙处是“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六、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悲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
齐读下面这段文字,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走近杜甫:
悲在远离故乡,漂泊异地;
悲在清秋登高,倍思乡亲;
悲在百病缠身,年老孤独;
悲在困顿无依,穷愁潦倒;
悲在人生短暂,壮志难酬;
悲在因病停酒,苦闷无解;
悲在人生艰难,世事艰难;
悲在国家飘摇,民不聊生。
师:古代许多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事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想兼济天下,这才是圣人的情怀。虽然时隔千年,未曾谋面,但通过这首诗,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不计个人得失,心忧黎民苍生的圣贤。这正是:
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
长江不尽,望远不解心中愁
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七、作业
生活困顿,仍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穷愁潦倒,仍念念不忘国家命运;品读他的诗歌,我们能感受到一颗伟大的心灵和仁爱博大的圣人胸襟。
提炼一个主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议论文片段。(兼济天下,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
学情分析
《登高》一诗饱含了诗人浓得化不开的人生悲叹,文质兼美,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高一学生在理解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意象、意境和写作手法方向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理解诗歌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深沉情感方面还不够深刻和全面,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作者联系生平际遇,展开联想和想象,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多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