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必修上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反复诵读,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民不聊生。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诵读录音范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面看图片
感知全文
诵读指导
首联:首联要读的高亢激昂,次句要读的回环婉转;
颔联:“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木”“江”作延长音;
颈联:“悲”“常”“病”“独”等要重读以示沉重;
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
赏析: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从这些意象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意象特点:悲凉、凄清、萧条
情感:悲凉、悲壮
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思考:诗人悲什么呢?
明确: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拓展探究:
1、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的杜甫应是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鹰击长空”的飞鸟,它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课堂小结:
这首诗诗歌所描写的景物是悲凉和凄清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
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整体脉络
所写之景:风、天、猿、渚、沙、鸟悲凉
落木长江
所抒之情:离家多年有家难归晚年多病孤苦无依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依悲情
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登高》评测练习
A卷
双基再现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
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
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
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
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
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
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
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
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D.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4.★★★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潦倒/新停/浊酒/杯
5.★★★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探究提高
阅读《登高》,完成6~8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有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历来被推为律诗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试就其对仗工整做简要分析。
答:
7.★★★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
答: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综合运用
9.★★★杜甫的很多近体诗首联即对仗,如《登高》的首联就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试查找杜甫首联即对仗的诗句。
答:
B卷
比较阅读
读下面的甲乙二诗,完成1~5题。
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乙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1.★★这两首诗是杜甫漂泊南方时期所作,甲作于四川夔州,乙作于湖南。反映颠沛流离生活的诗句分别是:甲;乙。
2.★★甲乙的首联皆对仗工整,但从表达方式上看还是有区别的:甲;乙。
3.★★★结联往往是议论抒情为主的,当然抒情的方式不尽相同,甲是;乙是
4.★★★甲乙二诗中的意象也是有区别的,具体地说,甲中的意象是的;乙中的意象是的。
5.★★★下面是对甲乙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B.甲在空间上很阔大,乙在时间上颇久远,各具雄浑之韵。
C.二诗的语言非常精粹传神,动态感十足;还有对举之美。
D.诗人即使在漂泊中仍然心系国事,这在二诗中都能找到注脚。
,,,。”
A卷
A卷
双基再现
1D点拨:A中“杳”读“yǎo”;B“鬓”读“bīn”“好”读“hào”;C“济”读“jǐ”。
2A点拨:B“悴”应为“瘁”C“繁”应为“烦”D“协”应为“胁”。
3D点拨:指年老因疾病困顿。
4C点拨:应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应单读,“登台”是一个词连贯起来。
5C点拨:“怨天尤人”与“孤独”错。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一贯的,他并不孤独。
探究提高
6本诗前三联尤为突出。是字字对,词词对,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音韵谐和。读起来有节奏感。点拨:意思对即可。
7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一幅壮阔图景。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
8不能。因为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旷。点拨:词语的作用只有放在大的语境里,与整体联系起来才能凸显其作用。
综合运用
9如《江南逢李龟年》的首联“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绝句二首》的首联“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八阵图》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绝句四首(其三)》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点拨:对仗是近体诗的主要特征之一,杜甫的近体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B卷
比较阅读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甲是写景,景写得壮阔;乙是叙事,事中寄寓着感慨。点拨:主要着眼于景、事、情的关系。
3甲是直抒胸臆;乙是寓情于事。
4甲是微观的:“风”、“天空”、“猿啸”、“沙”“鸟”、“落木”、“江水”等;乙是宏观的概写。
5B点拨:甲乙在时空上都较雄浑久远。
学情分析
我所上的高一16班为一个普通班,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学生感觉学起来特别困难,导致一些学生开始丧失学习信心。甚至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或者有打闹的现象。对于情况我就抱着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去理解他们,去帮助他们。所以课堂进行了适合学生的调整,降低难度,加大引导。问题意识不强烈,不善于回答问题,不善于总结。基本的知识尚可以掌握,难度大点的就出现障碍。所以采用了图片展示的方法,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效果分析
一节课下来,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慢慢进入了境界。能独立发言,能集体诵读,能小组间交流探究。诗歌诵读贯彻的好,反复诵读,学生慢慢领悟了韵律美和意象美。理解了诗人的痛苦来源于时代的悲剧,从而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
教学反思
一、自己的感情并没有完全爆发,只有自己变成诗人,诗人才能走进你的世界。这样才能真正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登高》是一首诗。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是朗诵,最能体现诗歌文本魅力的方式是朗诵,最能形成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场”的方式也是朗诵,在这方面还要强化。
二、诗歌教学更要讲究韵味,注重感情,在这方面引导的还不够。夏季上午第四节课,学生精神状态一般都不是很好。况且这节课是跑完操回来的临时调了来上语文课,学生肯定不会一下子稳定下来,可能反应不会很好。
三、一节课有好的导入就已成功了一半。《登高》这节课,教师的导入已做到了,但还不够出彩。背景介绍要简洁,三言两句就讲出要点,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指导还可以,诗中出现的某些意象,教师能联系学生所学,适时加以点拨。课堂调控能力方面较好,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
四、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和自己范读相结合,很有感染力。
总之,反思为了“不思”。希望下来自己做的更好。
教材分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诗从肺腑出”章节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唐代诗歌的发展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很重大。
《登高》一诗是诗人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今天的奉节)所作。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互相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时代的苦难,个人的艰辛,再加上好友的相继辞世,让诗人感到无限的孤独和郁闷。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长年的漂泊,万分的孤独,再加上百病缠身,反倒更增添了诗人心头的悲凉。全诗给人苍凉雄浑、沉郁悲壮之感。要导学本课即是要引导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抓住诗歌的意象,进而把握意境,体会诗人苍凉雄浑、沉郁悲壮的情感。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应“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海,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让学生自己在诗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所以教师要通过长期导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学目标。
1、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通过意象挖掘意境和情感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之一。
2、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所在。要实现这一点,就要让学生间平等合作、探究、交流,也需要师生进行平等对话。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平等对话作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之一。
3、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基于此,我把导学重点放在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诗歌的情景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上;把导学难点放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时,去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上。
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师生平等对话和探究交流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导学重点,汲取诗人的精神养料是导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