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必修上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涵泳品味,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情境再现法。
3、诗意联想法。
4、知人论世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漂泊者杜甫
二、初步感知,触发灵性
1、初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个别读
指导:调整节奏以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吟诵,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3、齐读
【设计意图】诵读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途径。声情并茂的诵读,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诵读中自觉地感知诗意,感悟意境,为情感的体味奠定基础。
三、咬文嚼字,品味情感
(一)一切景语皆情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把握意象、体味情感
首联和颔联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首联重点赏析】
风急天高:凛冽、高旷;猿啸——苍凉激楚
渚清沙白:与沙白渚清对比,突出节奏感
鸟飞回——乡愁意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总结:首联为起句,富有张力,意境悠远。
【颔联重点赏析】
意象:落木、江水
意象内涵:枯黄陨落的木叶,无边无际,萧萧而落;不尽的江水滚滚而来,后浪推过前浪
落木与落叶:木——微黄空阔、舒朗、干燥;叶——鲜润沃泽
落木:生命渺小、转瞬即逝;
江水:时光流逝,生命不息,天道永恒
萧萧、滚滚:形态和声音(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结合曾学过的苏轼《赤壁赋》“以变者而观者,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滚滚强调翻滚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滚,“滚滚”似乎是年复一年,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下和来:动态气势不可阻挡
总结:人在困境中的超越。悲中有壮,高远深重,悲壮苍凉。视野的开阔既源自唐人的的精神气度,更是诗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信念。
【诵读指导】首联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鸟飞回则是声音低回。而在颔联中,作为一个饱经沧桑的现实主义诗人,作为一个胸襟开阔的知识分子,杜甫有杜甫的超越,他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一种磅礴的气势。
【设计意图】这首诗被推崇为律诗第一。在诗歌写作中,律诗是很难写的。对仗,押韵要求严格,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也有规定。一般是先写景,后写情。首联和颔联以“一切景语皆情语”为线索,由简单的问题进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消除了学生在鉴赏诗歌时的畏难情绪,同时,在反复的诵读中体味诗人的情感
(二)问君能有几多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含蓄蕴藉、悲意几重
学生自主赏析颈联八意。(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颈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赏析难点】
台,高迥处也。请大家思考:高迥与感情有关系吗?(同桌交流)
总结:古人登高必赋,人在天地之间,登临高处,宇宙浩远,自身渺小。所以,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会: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以王之涣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以辛弃疾才会在楚天千里清秋的时候,把栏杆拍遍。这,就是生命的渴望与豪情。
古人的悲秋意识(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诵读指导】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满纸悲凉,满腹悲凉。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设计意图】颈联含蓄蕴藉,最能体现“情圣”内心的丰富。罗大经的“八意”解,非常准确,其中“台”是难点,做重点处理。古人的悲秋意识让学生回顾总结,温故知新。诵读时,要重点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特点。
2、举重若轻,仁爱情怀
诗人有哪些人生的遗憾?(课下注释、写作背景)
【重点赏析】
艰难:兼指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
浊酒和清酒:浊酒和家庭记忆有关“浊酒一杯家万里”
总结:如果只是个体的潦倒失意,我们会同情他、怜惜他。但杜甫,在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之时,心中依然装着国家、装着人民,装着他人。作为儒家的忠实信徒,杜甫诠释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仁。我们看这个仁字,心中不仅有自己也有他人,才能称之为“仁”。正是这博大的胸襟、仁爱的情怀,千年以来,让我们敬之仰之!
【诵读指导】“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尾联结合注解和写作背景,“艰难苦恨”的理解很简单,但是否只是简单一解。我认为应该顺势让学生总结情圣个人晚景凄凉、老病缠身、半生漂泊;国家由盛转衰、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借此,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整体感受力。同时,对杜甫的仁爱情怀,加以升华,在诵读中,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理解诗人的崇高。
四、总结迁移,感悟人生
【小结】萧瑟景、羁旅愁、身世苦、家国忧。
引领学生回顾熟知的杜甫诗文,感受诗人的仁爱情怀。
他为苍生大地投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
——(余秋雨《唐诗几男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设计意图】融会贯通,再次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仁爱情怀。在诗意联想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关照自我人生。
《登高》学情分析
总体而言,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培养其咬文嚼字、涵泳品味的鉴赏习惯。让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学习,培养了部分学生的文学素养。只要有生动的触发,青春的诗心就会萌动,这需要语文老师巧妙引领,情境再现、提问设疑、合作探究、读写结合都是很好的方式。
本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三课“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这三首诗写于同一背景下,因此在学习第一首诗的时候已经对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作了介绍,这首诗学习时没有必要专做介绍。但与《秋兴八首其一》和《咏怀古迹》相比,《登高》更加厚重、有深度,在体悟作者情感时,老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再次回顾诗人生平大事,尤其是那些体现诗人博大胸襟、仁爱情怀的人生细节。这样的积累,能激发学生对诗人情感的认可,减少鉴赏古典诗歌的隔膜。
《登高》效果分析
我的教学思路是:首先,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教师总结:“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但是这首诗中丰富的情感,大家还没有读出来,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大家想不想读出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学生们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渴望与兴趣。
再次,我抓住前四句景与情的关系,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知人论世,理解萧瑟氛围中的开阔大气,这是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高潮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对话),与文本对话,就是教师和学生与作者、作品的对话,就是要“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循其脉,篇会其旨”,文道兼收,发挥净尽;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或学习目标做好重点准备,尤其是要“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语)。引导学生理解杜甫写诗时所处的背景,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登高》的情感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产生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但因为是录制视频,我和学生的状态并不自然,导致设计中的很多精彩点没有在课堂上生成。比如“猿啸哀”“落木”,如果能咬文嚼字进行品读,感受会更为深刻。还有,看视频时才发现自己的肢体语言太不规范,亟需改进!
《登高》教材分析
《登高》是诗人杜甫去世前三年所写。曾经的盛唐,历经安史之乱,而后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敏感的诗人,流寓夔州,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诗人登高望远,心下生悲。一切景语皆情语,苍凉之景、漂泊之情、仁爱之心,铸就了《登高》这首慷慨悲歌。这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它给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动;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达。”(萧涤非语)诗圣杜甫,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了这首千古绝唱。
杜甫是律诗的集大成者。他在诗体上最大贡献是完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化。他的七律在谋篇、造句、遣词、炼字及对各种技巧的熟练运用上,都超越了前人及同时代诗人。黄子云《野鸿诗的》曾针对杜甫的七律,作了如下批评:“杜之七律则千百年无伦比。其意之精密、法之变化,句之沉雄,词之整练,气之浩汗,神之摇曳,非一时笔舌所能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是杜甫七律诗的扛鼎之作,联联对仗,古今独步。
《登高》评测练习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写法。
2、仿写语句,诗意想象
(风)示例:
江边凛冽的风,吹着我单薄的衣衫,身冷,心更冷!
3、《登高》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静态)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动态)描写,整句属于(动静结合)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以景衬情)的写法.
2、略
3、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4、(1)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登高》课后反思
语文的世界是以语言文字为本体构成的世界(曹明海《树立语文教育语用观》)。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语用教育,即“语言文字运用”的教育。秉承这一目标,我在《登高》的教学设计中,教学重难点依托咬文嚼字、诵读体味来完成,吟诵法是诗歌鉴赏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手、多动口,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技能训练,做到听说读写四结合。
汉语言文字本身就富有含蓄和简约的特点,信息丰富,诵读空间呈现开放性。《登高》这样的经典诗文,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首联和颔联的鉴赏,围绕景物的特点,诵读涵泳,体味深层次的情感意蕴和精神气度。在鉴赏之后,我专门设计了“仿写语句,诗意想象”这一环节,争取做到口头语用训练和笔头语用训练相结合。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汉语言文字为中介传递给学生的,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理解和把握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和意蕴,只将其作为简单的信息来处理,那么汉语言文字丰厚的文化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在教学中枯萎、流失,对由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意义的理解也就只能限于浮光掠影。《登高》的颈联,含蓄蕴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体味每一个汉字背后的多义性和开放性。其中“台”是难点,应让学生探究交流,进行个性化解读,探寻“台”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内涵,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汉语的美丽和永恒,体会到“东方魔块”的魅力。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实现美的教育。
《登高》一诗的鉴赏学习,主体是学生,老师只能用简洁诗意的语言去触动学生的灵性联想,触发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最后的总结也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拓展环节“感悟人生”则引领学生升华对杜甫的“仁爱”情怀的认识。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登高》一课的教学设计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课堂上,语言敏锐的同学几乎垄断了课堂,一些语文素养薄弱的同学发言很少,这也是目前教学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实践,以探寻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每一节课,享受魅力语文。
《登高》课标分析
《登高》隶属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这一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单元要求为: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杜甫的诗歌,炼字精深、涵盖深远,沉郁顿挫、气象万千。《登高》一诗,言简意丰、举重若轻。56个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诗薮》)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鉴赏《登高》,诵其诗,感其情。在诵读中,赏景入情,咬文嚼字,引领学生读出一份感动,领略一种情怀,是语文老师职责所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同时,在“阅读与鉴赏”中提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就要求,学习古代诗歌,须以诵读为主,在鉴赏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鉴赏兴趣,展开联想和想象,对诗歌进行个性解读,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因此,诵读体味、咬文嚼字、触发灵性、诗意联想是我对《登高》一课的基本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