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7陋室铭课件(19张ppt,26张ppt+朗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7陋室铭课件(19张ppt,26张ppt+朗读+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9 09:53:23

内容文字预览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1.疏通文言语句,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教学重点〗
1.疏通文言语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学习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保持高尚的节操。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纵观历史,高洁如颜回者,不胜枚举。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陋室铭》,看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二、有关资料
1.题目解说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2.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3.背景资料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即兴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房子中。刘禹锡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三、预习设计
1.请默写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一诗




答案: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根据课文填空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⑵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⑷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答案:⑴湖光秋月两相和⑵病树前头万木春⑶此夜曲中闻折柳⑷百般红紫斗芳菲
3.根据理解性默写
⑴《木兰诗》中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是:


⑵岑参《逢入京使》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答案⑴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⑵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文学常识填空。
⑴《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被白居易称为“
”。早年与
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
唱和,世称为“刘白”。
⑵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多用
的手法。
答案:⑴刘禹锡
梦得

诗魔
柳宗元
白居易
⑵称述功德
警戒自己
用韵
5.给加点字注音
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
)
西蜀(
)
何陋(
)
答案:xīn
tái

hónɡ

shǔ
lòu
三、整体感知:朗读——读通文章
1.读准字音节奏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背诵指导
⑴扩句法:如儒→鸿儒→有鸿儒→谈笑有鸿儒
⑵仿句法: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在▁,有▁则▁
⑶对句法:如苔痕→草色,上阶→入帘,绿→青。
⑷句意法:如①起兴,总起②描述③总结;点明主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物)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
3.背诵练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可以

。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
。孔子云:“
?”
四、课堂检测
1.请默写刘禹锡的《秋词》




答案:自古逢秋悲寂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根据课文填空:
⑴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⑶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⑷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有龙则灵⑵苔痕上阶绿⑶谈笑有鸿儒⑷无案牍之劳形。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德xīn(
)
案dú(
)
hónɡ儒(
)
何lòu(
)
答案:馨

鸿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案:D(A.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背诵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
陋室铭
刘禹锡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
鸿儒
素琴
丝竹
案牍
诸葛庐
西蜀何陋
2.指名默写课文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自主探究:品读——读懂文意
1.解释加点词语
⑴有仙则名(

⑵有龙则灵(

⑶斯(
)是陋室,惟(
)吾德馨(

⑷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
)帘青
⑸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⑹可以调(
)素琴
⑺无丝竹(
)之(
)乱(
)耳,无案牍(
)之劳(
)形
⑻何陋之(
)有
答案:⑴出名⑵神异⑶这

香气,指品德高尚⑷长到
映入⑸博学的人
平民⑹调弄⑺代乐声
介入主谓
使…扰乱
官场文书
使…劳累⑻宾语前置的标志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神异了。
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功名的人。
⑸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⑷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正如)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杨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五、合作探究:品读——读懂内容
1.题目是《陋室铭》,陋室,真的很陋吗?为什么?
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领起全文,点明中心。
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自然环境之清幽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人物之不俗
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之高雅
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法。
托物言志,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或理想的寄托。作者的个人抽象之“志”,借助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具体、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4.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点明主旨,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刘禹锡“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薄名利,修身养性,玉洁冰清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还能象刘禹锡那样,常养浩然之正气,勤修立身之美德,做世间的道德楷模,而很大一部分人,物欲横流,乱花迷眼的社会现实看花了他们的双眼,蒙蔽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不再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不再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再有高雅的生活情趣,他们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权力的俘虏,他们走进了世俗的围城,失去了做一个高尚的人的机会!
必须让他们从围城中走出来,必须让他们重温“惟吾德馨”的思想精髓,必须让他们脱离低级趣味,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真正实效,我们的精神家园才能重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六、文言知识归纳
1.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古今异义词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古义:在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⑵惟吾德馨
馨,古义: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⑶可以调素琴
调,古义:弹奏;今义:调动。
⑷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
3.词类活用
⑴有仙则名。名:
⑵有龙则灵。灵:
⑶苔痕上阶绿。上:
绿:
⑷无丝竹之乱耳。乱:
⑸无案牍之劳形。劳:
答案:⑴名词作动词,出名。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⑶名词作动词,长上。名词作动词,变绿。⑷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⑸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4.文言句式
何陋之有:
倒装句,应为“有何陋”。
翻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七、拓展延伸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封建社会许多文人的处事原则。面对污浊的世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一身傲骨,特立独行,或退隐山林,或返归田园,他们大多像刘禹锡一样保持了高洁的情操,试列举两例。
例:①颜回:孔子的大弟子。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②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躬耕田园,以求保持高尚的节操。
八、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默写:
⑴《陋室铭》中中统摄全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⑷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⑸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⑹何陋之有?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⑴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惟吾德馨
馨:(

?
②谈笑有鸿儒
鸿:(

③因以为号焉
以:(?????

④期在必醉
期:(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名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B.劳①无案牍之劳形
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何陋之有?
D.许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⑶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 ?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
???
⑷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
答案:⑴①香气,指德行美好②大③用,把④希望,愿望
⑵B(A.①出名②说出B.①使…劳累②使…劳累C.①介入主谓②宾语前置的标志D.①地方②大约
⑶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 ?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
⑷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附: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九、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文。
2.有人仿刘禹锡《陋室铭》作一《读书铭》,请你以交友为话题仿写《交友铭》。
读书铭
书不在多,经典则名;读不在广,收益则行。斯是陋室,惟吾心静。窗外柳青青,室内乐融融。谈笑风雅事,品评风云人。可以品美文,聊古今。无城市之喧嚣,无世俗之纷扰。南边鸟雀闹,西处桃花放,孔子云:乐在其中。
⑴之(共19张PPT)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陋室铭》
第一课时
刘禹锡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保持高尚的节操。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纵观历史,高洁如颜回者,不胜枚举。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陋室铭》,看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1.疏通文言语句,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教学重点〗
1.疏通文言语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有关资料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1.题目解说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2.作者介绍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即兴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房子中。刘禹锡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3.背景资料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请默写刘禹锡的
《浪淘沙·其一》一诗
预习设计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九曲黄河万里沙,
同到牵牛织女家。

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⑵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⑷草树知春不久归,
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2.根据课文填空
湖光秋月两相和
病树前头万木春
此夜曲中闻折柳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⑴《木兰诗》中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岑参《逢入京使》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理解性默写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文学常识填空。
⑴《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被白居易称为“
”。早年与
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
唱和,世称为“刘白”。
⑵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后来发展成
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多用
的手法。
刘禹锡
梦得

诗魔
柳宗元
白居易
警戒自己
称述功德
用韵
托物言志
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西蜀(
)
何陋(
)
tái
xīn

hónɡ

shǔ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lòu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整体感知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背诵指导
⑴扩句法:如
⑵仿句法:如
⑶对句法:如
⑷句意法: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不在
,有
则▁
儒→鸿儒→有鸿儒→谈笑有鸿儒
①起兴,总起②描述③总结;点明主旨。
苔痕→草色,上阶→入帘,绿→青。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物)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
3.背诵练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可以

。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
。孔子云:“
?”
水不在深
惟吾德馨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调素琴
阅金经
无案牍之劳形
西蜀子云亭
何陋之有
有龙则灵
1.请默写刘禹锡的《秋词》
课堂检测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⑴水不在深,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⑶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⑷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德xīn(
)
案dú(
)
hónɡ(
)儒
何lòu(
)
2.根据课文填空
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鸿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背诵默写课文。
布置作业

见(共26张PPT)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陋室铭》
第二课时
刘禹锡
1.提写生字词
复习检查
陋室铭
刘禹锡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
鸿儒
素琴
丝竹
案牍
诸葛庐
西蜀何陋
2.指名默写课文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神异了。
出名
疏通文意
神异

是陋室,惟
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香气,指德行美好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
帘青。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功名的人。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长到
映入
博学的人
平民
无丝竹

乱耳,无
案牍之

形。
可以调
素琴,
阅金经。
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调弄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泥金书写的佛经
代乐声
介入主谓
使…扰乱
官场文书
使…劳累
(这正如)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杨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孔子云:“何陋之
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合作探究
1.题目是《陋室铭》,陋室,真的很陋吗?为什么?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领起全文,点明中心。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自然环境之清幽
——交往人物之不俗
——生活情趣之高雅
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法。托物言志,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或理想的寄托。作者的个人抽象之“志”,借助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具体、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4.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点明主旨,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刘禹锡“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薄名利,修身养性,玉洁冰清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还能象刘禹锡那样,常养浩然之正气,勤修立身之美德,做世间的道德楷模,而很大一部分人,物欲横流,乱花迷眼的社会现实看花了他们的双眼,蒙蔽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不再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不再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再有高雅的生活情趣,他们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权力的俘虏,他们走进了世俗的围城,失去了做一个高尚的人的机会!
必须让他们从围城中走出来,必须让他们重温“惟吾德馨”的思想精髓,必须让他们脱离低级趣味,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真正实效,我们的精神家园才能重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⑴之
1.一词多义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文言知识归纳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惟吾德馨
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

⑶可以调素琴
调,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

⑷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
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在于,动词
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芳香
弹奏
2.古今异义
形体,躯体
调动
形状
3.词类活用
⑴有仙则名。名:
⑵有龙则灵。灵:
⑶苔痕上阶绿。上:
绿:
⑷无丝竹之乱耳。乱:
⑸无案牍之劳形。劳:
名词作动词,出名。
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
名词作动词,长上。
名词作动词,变绿。
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4.文言句式
倒装句,应为“有何陋”。
翻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陋之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封建社会许多文人的处事原则。面对污浊的世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一身傲骨,特立独行,或退隐山林,或返归田园,他们大多像刘禹锡一样保持了高洁的情操,试列举两例。
拓展延伸
例:①颜回:孔子的大弟子。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②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躬耕田园,以求保持高尚的节操。
1.根据提示默写:
课堂检测
⑴《陋室铭》中中统摄全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⑷《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何陋之有?
可以调素琴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附: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①惟吾德馨
馨:(

②谈笑有鸿儒
鸿:(

③因以为号焉
以:(?????

④期在必醉
期:(

⑴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香气,指德行美好

用,把
希望,愿望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名
B.劳
C.之
D.许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
①无案牍之劳形
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何陋之有?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出名
说出
使…劳累
使…劳累
介入主谓
宾语前置的标志
地方
大约
⑶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 ?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
???
⑷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1.背诵默写全文。
2.有人仿刘禹锡《陋室铭》作一《读书铭》,请你以交友为话题仿写《交友铭》。
读书铭
书不在多,经典则名;读不在广,收益则行。斯是陋室,惟吾心静。窗外柳青青,室内乐融融。谈笑风雅事,品评风云人。可以品美文,聊古今。无城市之喧嚣,无世俗之纷扰。南边鸟雀闹,西处桃花放,孔子云:乐在其中。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