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凤城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9 08:2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凤城一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将答题纸一并收回。
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发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答案按答题纸上对应的题号填写,不要写在框外。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山东 14 132
42 104 82 527
64 1126 43 537
74 1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45 459
19 131 51 545
15 205 43 976
39 511
广东 — — 72 1270 71 1959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长途贸易日趋频繁
C.清代北方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D.北方集市密度超过南方
2.1838年,英国议会要求在所有未来的圈地中,必须留出足够的开敞空间,“为当地居民锻炼和娱乐之用”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这表明当时英国
A.城市化水平相当高 B.注重改善居住环境
C.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D.城市建设世界领先
3.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 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4.《民国首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略论》一书中指出,南京政府完善交通法规,健全交通设施,对车辆进行登记检验,形成严密化、程序化的规范体系;南京政府制定价格标准,确定行车速度,针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处罚,形成法制、规范、管控和惩治等管理路径。该举措旨在
A.保障交通秩序的规范 B.推动大中城市的发展
C.加强交通安全的立法 D.保障首都的交通安全
5.下面图1、图2分别为(唐)敦煌莫高窟159窟的僧侣刷牙图和成都出土的唐代骨质牙刷柄图。这两则史料说明唐代社会已注意到
A.文化政策对中西交流的贡献 B.个人卫生保健的价值
C.民众生存条件改善的必要性 D.佛教对传统习俗的影响
6.天宝六年,唐玄宗专门颁发诏令,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的课目之一。皇帝的禁军“神策军”连提拔将领都以球艺高低来决定。除了武士酷爱马球运动外,新科进土及第后,也会在长安月灯阁打马球庆贺。在宮廷、军队盛行马球的影响下,一些宫女及富家女子也以驴代马,挥杖击球。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时代气息豪迈奔放 B.休闲体育受到百姓推崇
C.朝廷倡导重武抑文 D.宫廷娱乐以打马球为主
7.“16—18世纪,世界(主要是欧洲诸国)开始聚焦中国,而中国却未走向世界。然而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自身的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进行。”以下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四大发明改造近代世界发挥巨大作用 B.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C.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已经深度结合 D.欧美近代民主思想传入中国
8.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这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9.初创之时楔形文字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工具。后来,楔形文字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后就具备了完善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10.“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此观点强调了
A.人类文明的冲突 B.古代战争的目的
C.地理环境的影响 D.历史形成的残酷
11.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和德皇亨利四世争权夺利,双方剑拔弩张、势不两立。但亨利四世实力弱小,不得不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行宫向教皇请罪,他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才恩赐给他一个赦罪的吻。“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
A.基督教在经济上势力强大 B.基督教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无处不在
C.教权与王权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教权的矛盾
12.库斯科城现为秘鲁库斯科省省会,位于秘鲁南部,在海拔3 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上的盆地,仅比中国拉萨低259米,列为世界第四高城市。库斯科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我们到当地参观可能会与以下哪个文明相遇
A.印加文明 B.孔雀文明
C.大津巴布韦文明 D.玛雅文明
13.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思想,其中对众多女子都有花语隐喻其生平,这与中国哪部经典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三言二拍” D.《红楼梦》
14.古代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这说明
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摧毁了原住民的文化 B.各区域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展
C.亚欧游牧民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不相容 D.亚欧游牧民族文化比阿拉伯文化优越
15.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现代学者称这些移民为“海上民族”。对这一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们的构成相当复杂 B.他们被赫梯人雇佣充当雇佣兵
C.他们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D.他们的冲击是造成赫梯帝国瓦解的重要原因
16.《中英北京条约》规定: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该规定导致的后果是
A.清政府维护了国人的利益 B.饱含血泪的苦力贸易形成
C.华人获得海外发展的自由 D.英国信守条约规定的承诺
17.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6 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 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 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8.下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9.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中,出土了755件玉器和468件青铜器。其中玉器以礼器、兵器和装饰器为主,原料多为新疆和田玉;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商朝确立了礼乐制度,迷信鬼神和崇尚天命
B.商朝的军事实力强大,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
C.商朝手工业技艺高超,产品远销至河西走廊
D.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中原与西域已有往来
20.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卬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兼收并蓄 B.风格单一 C.反映市民生活 D.固守传统
21.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巴黎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 B.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
C.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22.据记载,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
A.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 B.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
C.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 D.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创造条件
23.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写道:“……粉碎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割去了长在这个基础上的封建头脑……而他在法国境外则到处根据需要清除各种封建的形式,为的是要给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可见,拿破仑战争
A.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B.推动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C.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D.推动了世界民主法制发展
24.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说:疾病与战争是人类自古至今主要的灾变异数,但它们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往往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具有的普遍共同性的各种关系互动的结果,因而人类在本质上有一部共同的历史。这反映出作者
A.强调疾病与战争的影响 B.揭示人类文明的互融性
C.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14分,26题12分,27题14分,总分40分
25.(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后,原本只在边疆设置的藩镇逐渐在内地増设,城市普遍驻兵。各地驻军频繁发生“军乱”,城市秩序遭受严重破坏,军中维持军纪的虞候逐渐参与城市治安管理,一些城市被分为左、右厢,由都虞候负责治安管理。由于军卒日益成为城市治安的主要威胁,负责维持军纪的虞候、都虞候逐渐侵夺城市治安管理,城市管理呈现军事化的特点。《唐米文辩墓志》记载:大和中,米文辨任贝州临清镇遏都虞候,“关河肃静,屏息欺邪,门绝屈词,案无停牍”,社会治安秩序井然。唐代后期,由于城市人口的増长,坊市制越来越难以应对城市管理所岀现的新问题,厢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管理组织,虞候在城市治安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在宋代得到确认。
——摘自梁克敏《变革与出路:唐宋之际虞候与城市治安管理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虞候职能转变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虞候参与城市治安管理的影响。(7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为东汉画像石,刻画了春秋时期两位中国思想家的一次见面:孔子带领他的弟子问礼于老子。衣袖中伸出大雁头的人像正是孔子,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大雁是孔子送给老子的见面礼。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
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三个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3年,美国拉上英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出师的借口是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实则是趁机清除反美的萨达姆政权。这场战争致使16.2万伊拉克人丧生,数百万平民沦为难民。
材料二 2015年9月2日,年仅3岁的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在偷渡途中溺死,遗体俯卧在土耳其伯顿海滩上的照片顷刻间传遍世界,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反应和同情。一时间,“救救难民”成了席卷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正确”。然而仅仅10多天后,这种“一边倒”的“政治正确”却出现了迅速而微妙的变化:许多不久前才表示对难民“有条件接纳、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接纳”的欧洲国家,如今正迫不及待“关门大吉”。
——《欧洲难民问题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国家应该在这一问题上负责?(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对待难民问题,材料二中前后态度有何变化?(4分)为什么难民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ABDAB    6-10 AACBC  11-15 CADBC  
16-20 BCBDA   21-24 DDA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14分,26题12分,27题14分,总分40分
25.(1)“军乱”严重破坏城市秩序;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唐宋“城市革命”。(每点2分,4点7分)
(2)稳定社会秩序;城市管理呈现军事化、制度化;推动商品经济规范、有序发展;为后世城市治安管理提供借鉴。(每点2分,4点7分)
26.(12分)示例1:孔子和老子两位先贤躬身互拜、以雁为礼的谦敬之姿,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写照。孔子问礼于老子,是儒家所提倡的虚心好学之风的反映。画像石宣扬的是儒家学派谦虛好学、尊老敬贤的美德与精神。画像石也是儒、道两派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历史见证。儒、道两家虽有不同的思想主张,但在先秦时期就彼此吸收、融合,并不互相排斥;儒道两家在两汉时期交流融合,共同成为汉代人民的精神信仰。汉代人将二位先圣躬身互拜的场景刻在砖石之上,反映的是两种思想的交流与融合,为的则是铭记和传承。
示例2:孔子和老子两位先贤躬身互拜、以雁为礼的谦敬之姿,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写照子问礼于老子,是儒家所提倡的虚心好学之风的反映。画像石宣扬的是儒家学派谦虚好学、尊老敬贤的美徳与精神。自汉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画像石也是两汉时期儒学兴盛的真实写照。“孔子问礼于老子”作为历史典故勃刻于石,一方面反映了汉人对于儒学的崇敬与虔诚,另一方面用以垂教后世,希望子孙后代铭记传承先贤的道德操守,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
27.(1)原因: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国家:美国。(4分)
(2)变化:由最初的愿意接纳难民到后来关闭国境不愿提供援助。(4分)
原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恐怖主义等问题依然存在。(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