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二单元 音乐实践--我有一只小羊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二单元 音乐实践--我有一只小羊羔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9 09: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葫芦丝练习《我有一只小羊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有一只小羊羔》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全曲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4/4拍,大调式。这首短小精悍的儿歌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流畅,颇有一气呵成之感。歌曲以同音重复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小羊羔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的性格和形象,表达了小主人公对小羊羔真挚、亲切的感情,非常适合葫芦丝初学者的音准和气息练习。
学情分析:
三年级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乐器,非常喜爱葫芦丝及其音色,学习兴趣浓厚,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水平低,这种乐器对气息又有严格的要求,故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设计思想:
本课音乐设计以音乐体验、扎实基础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帮互学互评,培养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1、能充满自信,状态积极地演奏所学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2、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演奏方法。
3、能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奏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葫芦丝表现并熟练演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教学策略与手段:
创设音乐环境策略、评价体验策略。
课前准备:
1、乐器准备
2、音乐准备
3、黑板曲谱板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
生:旋律唱:
5
3│5
3│5
3
5
6│5
-‖




老师


节奏拍手:×
×│×
×
×│×·×
×
×│×
×
×‖
师:
请坐!
二、故事导入
师: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在傣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想听吗?生:想
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的小伙子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播放背景音乐)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三、新课教学
(一)复习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葫芦丝,现在大家手中的葫芦丝就是这支金葫芦,也能吹奏出美妙的乐曲。请同学们起立,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注意演奏的姿势。7个孔全部按住是哪一个音?
生答:“5”
师:对了,7个孔全部按住是“5”这个音,要用指头的指肚按住每一个音孔,不能留一点缝隙,左右手的食指不能依附在附管上,不能压着附管,手形应做到“松、通、空”,不要紧张,自然地把每一个音孔按实。
1、长音练习:
从低音“5”开始,由低到高,每一个音吹奏四拍,5---
6---
7---
预备


注意:音吹奏的越高,气息的力度越轻,气流要轻缓,不可强吹。
2、单吐音练习: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单吐音,吹奏单吐音时,舌尖从上颚的牙龈根部向前弹,要轻快、有力。从低音“5”开始,由低到高,每个音吐奏四拍。
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把葫芦丝放回到盒子里,拉链拉上三分之一。
(二)学习旋律
1、分析乐曲
看黑板板书,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歌曲的节奏型是怎样的?
请同学回答……
2、学习歌曲的旋律,逐句教唱,观察旋律结构特点。
3、讲解乐曲中出现的符号的名称和含义,黑板板书。
4、按照旋律中标记的符号,用吐奏音来视唱旋律,注意连音线和换气记号。
(三)吹奏练习
1、引导学生逐句练习,讲解正确的演奏姿势,换气方法。
2、齐奏旋律,指出不足之处并及时纠正。
3、学生自主练习,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
4、全班齐奏乐曲。
5、分组练习进行评比,互相学习,让学生指出不足,加强练习。
6、请小组代表上台进行吹奏表演,给予掌声鼓励并指出不足及时处理。
四、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随着旋律节奏轻轻地摆动身体,一边吹奏一边律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演能力。
2、师生齐奏乐曲,引导学生身体律动伴着自己演奏的乐声寻找音乐的美感。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非常棒,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并能以良好的状态演奏乐曲,有很大的进步,课后请同学们多练习,注意乐曲中的吐音、换气记号和连音线。下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