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019·杭州模拟)如图为某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
B.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C.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图中的细菌、真菌能把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
2.(2019·衡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南岳衡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土壤→草→虫→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C.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2020,长沙)《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对世界农业科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对菜地的管理有“有草锄之”的论述。种菜要锄草,因为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
B.合作
C.寄生
D.共生
4.(2020·随州)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牵动着人们的情感,人们又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花草树木,谱写出了许多名篇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花草树木”和“人”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非生物因素、生产者
B.生产者、消费者
C.非生物因素、消费者
D.消费者、分解者
5.(2019·德州)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温度
D.空气、阳光
6.(2020,开封)下列说法中,能够被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一片麦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
C.一片树林中的树木、小草及空气
D.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
7.(2019,天水)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森林可保持水土
D.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8.(2020,郴州)在一生态系统中,能构成食物链的4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大致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能量的最终来源是②
B.“②→①→④→③”可以表示一条食物链
C.当①的数量大量减少时,短期内对④没有直接影响
D.如果有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那么③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少
9.[2020·广安]有关动植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能固定太阳能,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C.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使生物圈中的碳得以周而复始的循环
10.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一孩”调整为“全面二孩”,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
A.数量太少
B.性别比例失调
C.死亡率太高
D.年龄结构不合理
11.如图表示在某个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变化关系,A.B.C三种生物之间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推测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最可能是(
)
A.C
B.A
C.B
D.A和B
12.(2019·达州)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鹰
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13.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B.其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
B.C和D
C.H表示细菌和真菌等腐食性的生物
D.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包含六种生物
14.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
)
A.蚂蚁数量
B.甜度
C.温度
D.亮度
30只
甜食
30℃
明亮或阴暗
30只
甜食
30℃
明亮或阴暗
15.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16.如图是1960年至2000年某山区树林内同种的黑、白蛾在数量上的变化,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白蛾数量的减少是缺少食物的结果
B.黑蛾与白蛾在树林中有不同的天敌
C.由于白蛾数量的减少,黑蛾的数量会愈来愈多
D.树林环境愈来愈不适合白蛾的生存
17.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中的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
B.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
C.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
D.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8.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温州市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濒危鸟类-黄腹角雉,还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等共8种;另外保护区内的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南方红豆杉、莼菜等4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腹角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B.黄腹角雉的细胞无细胞壁,红豆杉的细胞有细胞壁
C.自然保护区所有的黄腹角雉是一个种群
D.整个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群落
19.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红萍适合生于荫暗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B.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C.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
D.有害昆虫作为鸭子的食物,属于生产者
20.(2019·杭州校级月考)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生产者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二、填空题
21.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昆虫,目前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已造成一定灾情。
(1)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用来防治草地贪夜蛾,这两种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治方法:将草地贪夜蛾爱吃的草种在农作物(如玉米)的四周,并释放捕食蝽去捕食草地贪夜蛾,进而降低灾情。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3)草地贪夜蛾对农田生态系统会造成毁灭性破坏,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却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________就越弱。
22.(2020,荆门)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有: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请分析下列事例,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
__。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
__。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中,草与豆苗的关系是__
__。
(4)荒漠中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的十多倍,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和荷叶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上述事例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
__。
23..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D分别代表
。
(2)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
形式进行传递。
(3)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
24.(2018·杭州十五中二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芦苇等;还生活着各类昆虫、鱼类、蛙、各种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回答以下问题:
(1)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
(2)小冬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下列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表。(“√”表示有此类残骸)请你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鸟类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
动物
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
植物
昆虫
鱼类
蛙
昆虫
√
鱼类
√
蛙
√
√
鸟类
√
√
√
(3)小冬认为西溪湿地中的野生植物太杂,应有计划地清除,并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你认为此举对提高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
(选填“有利”或“不利”)的,原因是
。
25.(2019·杭州富阳区二模)如图为某人工的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字母代替生物写出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
(2)经测定发现,食物链中下一级生物只能得到上一级生物的一部分能量,原因包括
。(从供选答案中选择,填序号)
①各级生物体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
②保留在上一级生物体内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级生物利用
③遗体中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3)碳元素在生物体(群落)与非生物因素(无机环境)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
(4)在养殖过程,该生态系统每年7~8月份突发“鱼病、鱼死”现象,且有进一步严重化趋势。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26.图(一)为南充市南部升钟湖湿地生态公园内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里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请据图K3-4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一)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 部分。
(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青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 能力是有限的。
(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这样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
27.(2019·衢州校级一模)如图是学校菱湖生态系统食物网和部分生物间的能量(单位:J)流动情况调查结果(A.B.C.D.E、F、G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菱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有____。
(2)A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太阳能通过A的转化而进入该食物网。
(3)从A→B→C变化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
28.(2020江?区?模-37题)近期,东?多国遭受?规模蝗?灾害,导致当地农作物完全丧失。沙漠蝗?在?壤含?量低较为?旱情况下,产卵密度?。蝗?在若?状态下尚不能起?,若想存活,需要天?转向湿润,植株??。?去年底以来,本应处于早季的?些地区持续强降?,?旱和暴?的轮替?为蝗?提供了繁衍滋?的理想条件,终发展成超级蝗群。沙漠蝗?具有极强的迁徙能?,
?天之内蝗?多可以??200千?,吋速约17公?。
沙漠蝗?分有群居和散居两种类型,当绿?植物??繁盛的时候,它们习惯独来独往,当?旱来临,植被变得像?地上棕?的-块块补丁的时候,若?通过蜕?,会变化出较鲜艳的具有警示性的体
?,会聚集起来,使种群的密度变?。阅读以上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沙漠?壤中____________的不?,蝗?难以?规模繁殖成灾;
(2)某地区的散居沙漠蝗?和群居沙漠蝗?属于同?_____________;沙漠蝗?活?式的改变,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适应的;
(3)从蝗?的??能?,分析说明东?沙漠蝗?不能横越??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019·杭州模拟)如图为某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
B.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C.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图中的细菌、真菌能把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
【答案】C
2.(2019·衡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南岳衡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土壤→草→虫→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C.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B
3.(2020,长沙)《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对世界农业科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对菜地的管理有“有草锄之”的论述。种菜要锄草,因为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
B.合作
C.寄生
D.共生
【答案】A
4.(2020·随州)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牵动着人们的情感,人们又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花草树木,谱写出了许多名篇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花草树木”和“人”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非生物因素、生产者
B.生产者、消费者
C.非生物因素、消费者
D.消费者、分解者
【答案】B
5.(2019·德州)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温度
D.空气、阳光
【答案】C
6.(2020,开封)下列说法中,能够被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一片麦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
C.一片树林中的树木、小草及空气
D.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
【答案】D
7.(2019,天水)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森林可保持水土
D.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答案】D
8.(2020,郴州)在一生态系统中,能构成食物链的4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大致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能量的最终来源是②
B.“②→①→④→③”可以表示一条食物链
C.当①的数量大量减少时,短期内对④没有直接影响
D.如果有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那么③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少
【答案】B
9.[2020·广安]有关动植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能固定太阳能,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C.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使生物圈中的碳得以周而复始的循环
【答案】A
10.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一孩”调整为“全面二孩”,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
A.数量太少
B.性别比例失调
C.死亡率太高
D.年龄结构不合理
【答案】D
11.如图表示在某个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变化关系,A.B.C三种生物之间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推测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最可能是(
)
A.C
B.A
C.B
D.A和B
【答案】A
12.(2019·达州)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鹰
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答案】C
13.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B.其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
B.C和D
C.H表示细菌和真菌等腐食性的生物
D.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包含六种生物
【答案】D
14.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
)
A.蚂蚁数量
B.甜度
C.温度
D.亮度
30只
甜食
30℃
明亮或阴暗
30只
甜食
30℃
明亮或阴暗
【答案】B
15.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答案】C
16.如图是1960年至2000年某山区树林内同种的黑、白蛾在数量上的变化,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白蛾数量的减少是缺少食物的结果
B.黑蛾与白蛾在树林中有不同的天敌
C.由于白蛾数量的减少,黑蛾的数量会愈来愈多
D.树林环境愈来愈不适合白蛾的生存
【答案】D
17.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中的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
B.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
C.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
D.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B
18.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温州市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濒危鸟类-黄腹角雉,还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等共8种;另外保护区内的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南方红豆杉、莼菜等4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腹角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B.黄腹角雉的细胞无细胞壁,红豆杉的细胞有细胞壁
C.自然保护区所有的黄腹角雉是一个种群
D.整个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群落
【答案】D
19.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红萍适合生于荫暗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B.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C.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
D.有害昆虫作为鸭子的食物,属于生产者
【答案】B
20.(2019·杭州校级月考)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生产者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答案】B
二、填空题
21.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昆虫,目前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已造成一定灾情。
(1)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用来防治草地贪夜蛾,这两种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治方法:将草地贪夜蛾爱吃的草种在农作物(如玉米)的四周,并释放捕食蝽去捕食草地贪夜蛾,进而降低灾情。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3)草地贪夜蛾对农田生态系统会造成毁灭性破坏,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却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________就越弱。
【答案】(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草→草地贪夜蛾→捕食蝽(合理即可)(3)自动调节能力
22.(2020,荆门)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有: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请分析下列事例,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
__。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
__。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中,草与豆苗的关系是__
__。
(4)荒漠中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的十多倍,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和荷叶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上述事例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
__。
【答案】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竞争;生物适应环境;
23..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D分别代表
。
(2)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
形式进行传递。
(3)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
【答案】生产者、分解者;二氧化碳;草→食草鸟→猫头鹰;自动调节;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
24.(2018·杭州十五中二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芦苇等;还生活着各类昆虫、鱼类、蛙、各种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回答以下问题:
(1)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
(2)小冬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下列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表。(“√”表示有此类残骸)请你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鸟类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
动物
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
植物
昆虫
鱼类
蛙
昆虫
√
鱼类
√
蛙
√
√
鸟类
√
√
√
(3)小冬认为西溪湿地中的野生植物太杂,应有计划地清除,并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你认为此举对提高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
(选填“有利”或“不利”)的,原因是
。
【答案】(1)分解者;(2)植物→昆虫→鸟类(或植物→鱼类→鸟类);(3)不利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5.(2019·杭州富阳区二模)如图为某人工的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字母代替生物写出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
(2)经测定发现,食物链中下一级生物只能得到上一级生物的一部分能量,原因包括
。(从供选答案中选择,填序号)
①各级生物体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
②保留在上一级生物体内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级生物利用
③遗体中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3)碳元素在生物体(群落)与非生物因素(无机环境)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
(4)在养殖过程,该生态系统每年7~8月份突发“鱼病、鱼死”现象,且有进一步严重化趋势。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1)D→C→B;(2)①②③;(3)CO2;(4)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
26.图(一)为南充市南部升钟湖湿地生态公园内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里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请据图K3-4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一)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 部分。
(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青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 能力是有限的。
(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这样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
【答案】(1)2(2)非生物(3)草(4)自动调节(5)分解者
27.(2019·衢州校级一模)如图是学校菱湖生态系统食物网和部分生物间的能量(单位:J)流动情况调查结果(A.B.C.D.E、F、G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菱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有____。
(2)A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太阳能通过A的转化而进入该食物网。
(3)从A→B→C变化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
【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生产者;(3)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28.(2020江?区?模-37题)近期,东?多国遭受?规模蝗?灾害,导致当地农作物完全丧失。沙漠蝗?在?壤含?量低较为?旱情况下,产卵密度?。蝗?在若?状态下尚不能起?,若想存活,需要天?转向湿润,植株??。?去年底以来,本应处于早季的?些地区持续强降?,?旱和暴?的轮替?为蝗?提供了繁衍滋?的理想条件,终发展成超级蝗群。沙漠蝗?具有极强的迁徙能?,
?天之内蝗?多可以??200千?,吋速约17公?。
沙漠蝗?分有群居和散居两种类型,当绿?植物??繁盛的时候,它们习惯独来独往,当?旱来临,植被变得像?地上棕?的-块块补丁的时候,若?通过蜕?,会变化出较鲜艳的具有警示性的体
?,会聚集起来,使种群的密度变?。阅读以上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沙漠?壤中____________的不?,蝗?难以?规模繁殖成灾;
(2)某地区的散居沙漠蝗?和群居沙漠蝗?属于同?_____________;沙漠蝗?活?式的改变,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适应的;
(3)从蝗?的??能?,分析说明东?沙漠蝗?不能横越??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20江?区?模-37题)
(1)?分?
(2)种群;?物的形态结构、?活?式与环境?
(3)—天之内蝗?多??200km,远?于??洋窄处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