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炫耀明朝国力 B.开拓殖民地
C.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发展对外贸易
2.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3.下图史实反映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4.“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他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对材料所描述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目的是“示中国富强”
B.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在位的皇帝是明成祖
D.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5.近期央视新闻频道多次对“南澳一号”沉船考古进行现场直播.发现明代古沉船的广东汕头市南澳岛县在明朝有“海上互市之地”之美誉,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郑和下西洋成功实现的条件不包括( )
A.国力强盛 B.造船业发达 C.指南针的应用 D.蒸汽机的应用
6.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家军英勇作战,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一万多人的地点是( )
A.广州 B.幽州 C.明州 D.台州
7.从郑和下西洋促进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到戚继光抗倭的民族冲突的变化,起根本原因的是( )
A.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B.明朝国力由强变弱
C.皇帝不理朝政 D.政府黑暗
8.“戚维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
A.率领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B.抗击倭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C.收回葡萄牙在澳门的全面管理权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9.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交往,也有战争冲突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10.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郑和远航目的是为了“示中国富强” B.郑和船队远航时在位皇帝是明成祖
C.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D.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半岛
11.史载,郑和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主要是用于
①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②发展相互之间友好关系;
③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④进行殖民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直接原因是
A.明朝国力的衰退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西方列强的侵略 D.八股取士的影响
13.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某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美洲
15.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地区不包括( )
A.广东 B.福建 C.浙江 D.辽东
1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出自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是
A.俞大猷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17.“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二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B.赶走了英国殖民者
C.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D.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发展。
18.明朝时期有一些国家对我国进行骚扰和侵略,其中包括
①日本②荷兰③葡萄牙④英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19.评说历史人物
(1)材料中的人物是谁?材料中的“倭”是指今天的哪个国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以上人物能打败倭寇的原因有哪些?
(3)请用一句话对以上人物进行评价。
20. 材料一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明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全国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到洪武二十四年,国家税粮收入是元代的2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苏州、杭州的丝织业发达,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国内……的造船业发展迅速。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
(2)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首次率队的人数?
(3)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4)谈谈材料二中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
1--10ADCDD DBBAD 11--18AADDD BAB
19.(1)戚继光;日本
(2)勇敢的战斗精神;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戚继光身先士卒:明政府的支持:抗倭斗争符合人民利益;各支抗倭队伍互相配合(答出任意2点即可)
(3)戚继光是一位民族英雄.
20.(1)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造船业发展迅速
(2)1405年-1433年;七次;2.7万余人
(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4)时刻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