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多数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厘米。但“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重要和常用,学生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地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充分感知“米”这一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对于学困生,以和他们玩游戏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感知1米的具体长度,从多角度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并让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亲身体会,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 
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标签、1厘米的纸片、10厘米纸条1米的长条、信封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 
师:游乐园里真好玩儿,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也要到游乐园去玩,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什么情况了。(PPT出示情境图) 
师: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那么1米是多长呢?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 
(一)自制米尺 
1、贴出10厘米(多媒体出示学习单(一)) 
(1)小组合作,1厘米1厘米地贴,贴10个1厘米 
(2)反馈:你贴出了什么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贴出10厘米,巩固1厘米有多长,10厘米有多长] 
2、贴出100厘米(多媒体出示学习单(二)) 
(1)小组合作,接着刚才贴出来的10厘米,10厘米10厘米地往下贴,贴100厘米。 
(2)反馈:你贴出了多少厘米? 
(3)1米=100厘米(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贴出100厘米,探究1米有多长,知道1米=100厘米] 
(二)认识米尺(多媒体出示) 
(三)比一比,量一量 
1、小组合作,量一量: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是1米。 
2、量一量,比一比,1米有多长。 
3、量一量教室有多长。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呢? 
 门高约2( ) 一拃长约15( ) 
黄瓜长约20( ) 橡皮长约3( ) 
李老师身高约175( ) 树高约10( ) 
2、填一填。 
1米=( )厘米 5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400厘米=( )厘米 
3、修改数学日记。 
11月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星期一,早上我洗完脸后,用60米长的毛巾擦脸。 
 第一节课,我用长约17米的铅笔趴在80米高的课桌上,写了一页生字。 
 第二节课后,是升旗仪式,在学校同学的注目下,国旗升上了高约8厘米的旗杆。 
4. 
四、课题总结 
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1米有多长 
1米=100厘米 
1m=1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