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陶罐和铁罐
【简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字词,回顾文章脉络,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明白寓言所传达的道理。
教学目标
复习生字新词。分角色朗读,体会标点符号和称呼也可以传达情感特征。明白寓言所传达的道理: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共事。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1.体会标点符号和称呼也可以传达情感特征。2.明白寓言所传达的道理: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共事。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阅读,能发现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视频故事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巩固生字,复习旧知,回顾文章脉络图,为学习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新授
探究一:默读课文,发现秘密。1.默读课文2—9自然段,说说除了从提示语可以感受到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外,你还从哪里也感受到了。2.“小标点,大秘密”3.“小称呼,大秘密”探究二:了解结局,体会道理1.默读,了解结果2.品读,体验价值3.联系,感悟道理探究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1.读懂故事,明白道理2.对比阅读,感悟写法3.师生讨论,共同分析
练习
在生活中,有遇见类似的事情吗?和大家分享一下。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的寓言故事,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谦虚,不能骄傲。
作业
1.基础作业:口头作业,改写这则寓言故事,赋予陶罐和铁罐相反的性格,题目就是《铁罐和陶罐》2.拓展作业:阅读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
【详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新词。
2.分角色朗读,体会标点符号和称呼也可以传达情感特征。
3.明白寓言所传达的道理: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共事。
4.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1.体会标点符号和称呼也可以传达情感特征。
2.明白寓言所传达的道理: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共事。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阅读,能发现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视频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
1.巩固生字,复习旧知
(1)巩固生字
在上一节课的故事之旅中,我们学习了新的生字,老师把它们组成了新的词语,你还能认出来吗?
陶瓷
罐子
骄阳似火
谦谦君子
虚弱
懦夫
懊恼
代价
指名读,全班齐读。
(2)复习旧知
全都对了,真棒!让我们再次跟着文章的脉络图,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吧!
(PPT出示第一课时板书)
设计意图:
巩固生字,复习文章脉络图,为学习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默读课文,发现秘密。
1.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说说除了从提示语可以感受到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外,你还从哪里也感受到了。
2.“小标点,大秘密”
预设:
生:从标点符号也可以看出陶罐的性格是谦虚温和的,铁罐的性格是骄傲暴躁的。
生:铁罐说的话,基本是用感叹号结尾的,语气都很激烈。
生:陶罐说的话,基本是用句号结尾的,语气比较温和。
小标点们也有大秘密,我们来找一找,是不是这样的。是呀,从标点符号也能看出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征,孩子们,太能干了!
3.“小称呼,大秘密”
孩子们,再来找找,哪儿还可以看出它们的性格特征。
预设:
生:我找到啦!铁罐在称呼陶罐的时候,先是称呼它“陶罐子”,又叫它“懦弱的东西”,最好还说它是“算什么东西”,从称呼上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不礼貌,很不客气的铁罐。
生:我也发现了!虽然铁罐很不礼貌,但是陶罐却没有这样,它对铁罐的称呼还都是比较友好的,叫它”铁罐兄弟”,没有加不好听的称呼。
3.总结性格特点,再分角色朗读
孩子们,你们真会发现,短短几次对话,竟被你们找出了这么精彩的奥秘,不仅标点符号可以看出它们两者的性格差异,从对对方的称呼中还可以看出,当然我们上节课发现的,从——提示语中也可以看出性格。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这是怎样的陶罐和铁罐呢?
预设:
生:骄傲蛮横,没有礼貌的铁罐
生:谦虚善良,温柔的陶罐
让我们带着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理解,再来分角色读读2——9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
在层层递进和层层剖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握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才能真正读好角色。
探究二:了解结局,体会道理
1.默读,了解结果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默读第10——第17自然段,思考:许多年以后,陶罐和铁罐有怎样的结局?
预设:
生:两个罐子都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
生:许多年以后,陶罐变得很有价值,而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
设计意图:
在这里,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个性化理解,教师相机整合即可。
2.品读,体验价值
(1)读出场景。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而铁罐无影无踪了。
自由读,都清楚当时的场景。再读,评读,读出意味深长的感觉。
(2)发现价值。
自己再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你有什么发现吗?
教师相机点拨,把人们的表现和陶罐联系起来:由人们的表情“惊讶”“高兴”体会到陶罐的宝贵;由人们的动作“捧起”“清理”感受到陶罐的宝贵;由人们的语言“多美的陶罐啊!......”感受到陶罐价值连城以及人们对陶罐的赞美、爱惜之情。
3.联系,感悟道理。
(1)整体读文,感悟道理
(2)创设情境,感悟道理
创设对话情境:陶罐被考古队挖出来,奉为至宝,可铁罐却不见踪影。陶罐面对脚下的土地,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对铁罐说——铁罐兄,虽然,你不一定听得见我的话,但有几句话,我还是想对你说......
试着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相机总结: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和睦共事。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寓言,同桌互说,然后在指名发言的基础上,试着归纳,明白的道理具有个性化,允许学生讲出自己的合理发现和见解。
探究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读一读《北风和太阳》,想想北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和同桌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2.对比阅读,感悟写法。
想一想:《北风和太阳》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没有相似之处?
3.师生讨论,共同分析。
同学们,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很简短,但都向我们传达了深刻的道理: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过在故事中并没有描写出北风有骄傲的性格。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的概念,掌握理解寓言的方法。
三、练习(口头练说)
小故事大道理,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见类似的事情,分享你见到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的寓言故事,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谦虚,不能骄傲。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口头作业,改写这则寓言故事,赋予陶罐和铁罐相反的性格,题目就是《铁罐和陶罐》
2.拓展作业:阅读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
设计意图:
从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拓展、延伸,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性格:谦虚
;
骄傲道理: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