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精练
6.老山界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瑶民(yáo)
歇脚(xī)
军阀(fá)
缴租(jiǎo)
B.苛捐(kē)
欺侮(wǔ)
攀谈(pān)
煮粥(zhōu)
C.盛饭(shèng)
峭壁(qiào)
骨碌(gū)
咀嚼(jué)
D.点缀(zhuì)
澎湃(bài)
疲倦(juàn)
倾斜(qīng)
2.下列各组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画线,并在括号内改正。
A.悬涯峭壁
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
(
)
B.故弄玄虚
刺入饥骨
苛捐杂税
(
)
C.鼾然入梦
勇敢无畏
不可捉摸
(
)
D.美好景致
寒风凛洌
扶危济困
(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阳光少年。
B.“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C.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
D.市川剧团精心打造的《惊蛰》,是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现代川剧。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还是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
③尤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让人心醉。
④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⑤无论是醇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朴的乡邻情谊。
A.①④⑤②③
B.④①⑤②③
C.①⑤②③④
D.④⑤②①③
5.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
D.本文通过记叙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素能进阶
6.为了迎接我们伟大祖国的71岁华诞,某校举行了主题为“传承长征精神,扬我青春风采,振兴中华民族”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你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
“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陆定一《老山界》)
材料三:“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一些!”(王愿坚《草》)
(2)某班打算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开展诗歌朗诵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三、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1分)
红军战士的生活
①在国外,中国士兵的名声很差。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枪主要是装饰品,他们唯一打的仗是用鸦片烟枪打的;如果有步枪交火,都是事先商定,朝天开枪;战局用银洋决定胜负,士兵用鸦片发饷。对过去的大部分军队来说,这种说法有一部分确是如此,可是现在装备良好的第一流中国士兵(红军白军都是如此),不再是滑稽戏中的笑话了,这在不久就会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未能击退日本的进攻并不是判断的标准:除了上海曾经进行过后来受到破坏的抵抗以外,迄今没有进行认真的抵抗。
②中国依然有着很多滑稽戏式的军队,但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型中国战士,他们不久就会取代那些旧式的战士。内战,特别是红军和白军之间的阶级战争,付出的代价一直很高,打得往往很猛烈凶狠,双方都没有宽恕或妥协的余地。中国这十年的内争,如果说别无成就,那至少已建立了对运用现代技术和战术有经验的一支战斗力量和军事头脑的核心,这不久就会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再能够被看作是银样蜡枪头了。
③问题从来不在于人材本身。我在一九三二年的淞沪战役中就知道,中国人同任何别国的人一样能打仗。撇开技术上的局限性不谈,问题完全是统帅部自己没有能力训练麾下的这种人材,赋与军事纪律、政治信念和致胜意志。红军的优越性就在这里——它往往是战斗中相信自己是为一定目的而作战的唯一一方。红军在建军的教育工作方面的成功,使他们能够抵抗住敌人的在技术上和数量上的巨大优势。
④中国农民占红军的大部分,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这在长征中已经表现了出来,这也在红军日常生活的严格要求上表现出来。可能也有外国军队能够吃得消这种同样的风吹雨打、食物粗粝、住所简陋、长期艰苦的生活,但我没有见过。我对美、英、法、日、意、德的军队都比较熟悉,但是我相信只有最优秀的军队才能吃得消红军战士这样紧张艰苦的日常条件。
⑤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虽则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是刷了白粉的泥土。他们难得有桌子或书桌,把砖头或石头堆起来就当椅子用,因为大部分家具在敌人撤退以前就给毁坏或运走了。
⑥每一个连都有自己的炊事员和后勤部门。红军的饮食极为简单。咖啡、茶、蛋糕、各种糖果或新鲜蔬菜,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东西,他们也不想。咖啡罐头比咖啡更有价值;没有谁喜欢咖啡,它的味道像药一样,但是一个好罐头却可以做成一个耐用的饭盒!热开水几乎是唯一的饮料,喝冷水受到特别禁止。
⑦红色士兵不作战时,一天到晚都很忙,实际上,在西北,像在南方一样,经常长时期没有活动,因为占领一个新地方后,红军就要休整一两个月时间,成立苏维埃或者进行其他的“巩固”,只派少数人去前哨值勤。敌人除了定期发动大“围剿”以外,几乎总是处于守势。但是在红军和敌人各自的攻势之间往往有很长间隙的闲暇。
⑧红军士兵不作战或不值勤时,每星期休息一天。他们五点钟起床,晚上九点钟吹“熄灯号”睡觉。每天的时间表包括:起床后即进行一小时的早操;早餐;两小时的军事训练;两小时的政治课和讨论;午餐;一小时的休息;两小时的识字课;两小时的运动;晚餐;唱歌和开小组会;“熄灯号”。
⑨跳远、跳高、赛跑、爬墙、盘绳、跳绳、掷手榴弹和射击方面的激烈竞赛,受到鼓励。看了红军跳墙、跳杆和盘绳,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报纸因为他们行动敏捷和爬山迅速而给他们起了“人猿”的绰号。由班到团,在运动、军事训练、政治常识、识字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集体竞赛中,都颁发奖旗。我在获得这类荣誉的部队的列宁室里,看见这些奖旗陈列在那里。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7.选文叙述了红军战士的生活,请补充表格中的相关内容。(4分)
自然段
内容概括
自然段
内容概括
⑥
红军战士饮食极为简单
②
新型中国战士取代旧式战士
⑦
红军战士不作战时很忙碌
③
⑧
④
红军战士坚忍卓绝,任劳任怨
⑨
鼓励红军战士参加竞赛并颁发锦旗
⑤
/
8.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3分)
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报纸因他们行动敏捷和爬山迅速而给他们起了“人猿”的绰号。
9.文章第①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4分)
10.中国红军战士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分)
11.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简要概括中国红军的精神,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6分)
6.《老山界》答案与解析
1.B本题考查字音。A.“歇”应读xiē。C.“盛”应读chéng。
D.“湃”应读pài。
2.【解析】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与改正。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识记字形。
【答案】A.涯一崖。B.饥一肌。C.鼾一酣。D.洌一冽。
3.D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主谓搭配不当,“涌现”应改为“培育”。B.动宾搭配不当,“热情”应改为“热潮”。C.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还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4.B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回答本题,可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作答。语段围绕“温情”来写,而④句“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可作为总起句。①句“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引出下文,故④①句放在前面,②③⑤句中含有“无论是……还是……尤其是……”的句式,故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⑤②③。
5.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战士们与瑶民攀谈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有密切的联系。
6.【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的能力。三则材料写作的对象都为红军。后两则材料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出红军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且这些精神是革命胜利的关键。(2)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的能力。开场白是戏曲或某些文艺演出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也泛指文章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这道题要紧扣“传承长征精神”这一主题,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开场白富有文采。还要注意语言要有现场感,情感要真挚。
【答案】(1)(示例)我们的军队就是凭着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顽强精神走完长征,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
(2)(示例1)金秋的风,送来缕缕的暗香;霜中的菊,献出片片芳菲,青春岁月,金色年华,让我们对祖国的声声赞颂融入爱国诗篇的诵读中吧!
(示例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样的诗句激励着我们当代中学生勇往直前,乐观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今天,让我们饱含敬佩之情,来诵读红军精神的诗歌,再次感受他们伟大的精神吧!
7.【解析】
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概括。解答时,先要整体阅读选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概括文段内容。由第①段中“在国外,中国士兵的名声很差……可是现在装备良好的第一流中国士兵(红白两军都是如此),不再是滑稽戏中的笑话了”可概括为“以前中国士兵和现在中国士兵的对比”;由第③段中“中国人同任何别国的人一样能打仗……在战斗中相信自己是为一定目的而作战的唯一一方”可概括为“中国人能打仗且红军在作战时相信自己有一定目的”;由⑤段中“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每人只有一条棉毯”可概括为“红军住宿条件差”;由第⑧段从红军士兵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中可以看出“红军时间管理非常严格”。【答案】①以前中国士兵和现在中国士兵的对比③中国人能打仗且红军在作战时相信自己有一定目的⑤红军住宿条件差
⑧红军时间管理非常严格
8.【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作答时可从用词、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人猿”一词,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中国红军比作“猿”。结合句子内容,用“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感情”的格式回答即可。
【答案】“人猿”一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中国红军比作“猿”,生动形象地体现出红军动作敏捷、迅速的特点,表达了对红军的高度赞扬。
9.【解析】
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作答时,首先要了解常见的写作手法,然后根据文段进行判断,指明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最后结合选段内容,分析写作手法相应的作用。第①段先写了以前的中国士兵在外国人眼中的印象,再写现在装备良好的第一流中国士兵,是运用了对比手法;第①段先描述了以前的中国士兵在外国人眼中的不好的印象,而后文主要是赞扬现在的中国士兵,这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答案】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把之前中国士兵在外国人眼中的印象进行描述,再写现在中国士兵是装备良好的第一流中国士兵,在对比中凸显现在中国士兵的好形象。从全文结构来看,第①段对中国士兵之前的印象描写,为后面更好地赞扬中国士兵起了反衬作用,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
10.【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分点陈述。
【答案】①中国红军战士能征善战:文中说到中国建立了对运用现代技术和战术有经验的一支战斗力量和军事头脑的核心。②吃苦耐劳:文中多次提到了红军的艰苦条件和紧张的训练。3知识丰富:红军的训练任务多种多样。④具有爱国精神:非常看重集体荣誉。
11.【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个性感悟。答题时,要先结合文章内容点出红军精神,如抓住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等精神,再写出自己对红军精神的理解,并结合原著进行回答。
【答案】(示例)红军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怕艰辛、勇于付出的奉献精神。我们现在的社会安定、国家安全都是伟大的红军战士用鲜血拼搏得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我深刻体会到,如果没有当年他们那么英勇无畏、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这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心怀敬重和感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